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72年,有人想用棺槨做傢具,結果在羅泊灣1號墓發現了國寶銅鼓

1972年,有人想用棺槨做傢具,結果在羅泊灣1號墓發現了國寶銅鼓

原標題:1972年,有人想用棺槨做傢具,結果在羅泊灣1號墓發現了國寶銅鼓


傢具是現代生活中的必須品,可是你聽說過有人想用棺材板製作傢具嗎?有讀者看到這裡,都會心存不屑地道:別聽小編的,他又開始胡說八道了。


小編是一個實在的人,沒有例子不說話,1972年的時候,羅泊灣1號墓就因為有人想用墓主的棺槨板材做傢具,這才能出土了一面國寶銅鼓,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經過,那就讓小編給您從頭揭秘吧!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1972年,廣西貴縣有一個羅泊灣,看好了,這個是羅泊灣,不是羅布泊。當時縣裡面要在這裡修建化肥廠,在挖地基的時候,一個民工一鍬下去,竟挖出了一個鉤狀的青銅器。

這個青銅器遍生銅銹,這幫幹活的民工們,還以為挖到了「金子」,一時間他們「幹活」的熱情高漲,很快,一座古墓就被挖了出來。


施工隊的隊長看著墓室中,由28根方形杉木並排平鋪而成的槨室蓋板,他急忙騎著自行車,到附近的單位給貴縣的博物館打了一個電話,貴縣博物館的領導接到電話,急忙派張科長領著幾名精幹的文物工作人員,來到了現場。可是張科長剛走進墓室,就在洞壁發現了一個盜洞——一種不祥的預感,開始縈繞在張科長的心頭。



隨後一波三折的發掘古墓的工作便開始了。文物考古,是一件需要強大的耐心,而且必須要按照操作規程來做的細緻工作。


要知道,貴縣只是一個小縣城,張科長雖然參加過幾次廣西省裡面的考古培訓,但那些都是書面知識,真正的考古工作一展開,他就有些手忙腳亂了。

張科長組織人手,首先移開槨室上的方形杉木,那口保存還算完整的杉木棺材終於露了出來,可是他們沒有費多大的勁兒,就將棺木的蓋子給啟開了,因為盜墓賊早就光顧了這座古墓,棺材幫上,還有一個盜墓賊用斧子砍出來的大洞。


諾大的棺木,空空如也,可恨的盜墓賊,別說裡面的冥器,甚至是墓主的骨頭,都沒給考古工作人員剩下一根半根。


一個四十多歲的考古工作人員不甘心,他經過仔細的尋找,終於在盜墓賊用斧子砍下的槨室木屑中,找到了一隻谷紋玉杯——真是謝天謝地,總算髮現了一件盜墓賊漏掉的文物,也算是不虛此行了。


其他的工作人員陸續撤離,墓室里只留下張科長和他的助手,兩個人做完最後的記錄,正準備放棄這座「虎頭蛇尾」的古墓時,就聽「咕嚕嚕」的幾聲響,槨室底部枕木下竟傳來了一陣水泡聲。


水泡聲——莫非枕木下面有一個暗室。張科長找來了一根細木棍,經過穿過枕木的空襲探查,下面果真有一個不小的空間,只不過這個空間全都積滿了黑水。


張科長害怕夜長夢多,急忙通知下班回家的夥伴們趕快回來,挑燈夜戰,一定要查清枕木下的積水中,到底都有什麼。


積水被抽水機抽走,礙事的枕木被移開,果然枕木下面出現一個不小的空間,下面並排放著七口圓形棺木,打開棺材蓋,裡面是一男六女,七具殉葬的屍體。


在這七具簡陋的圓棺中,張科長不僅發現了一具裝有酸梅的陶鼎,還有漆耳杯,鐵劍,漆奩,木簡赫爾竹笛子。

三天之後,張科長將這七具木棺中的文物提取完畢,這才滿載而歸,在化肥廠幹活的民工們一見墓室棄管,他們紛紛沖了進來,目的是想搞點「洋落」。


可是經過張科長領人,對墓室文物「仔細」的提取,不管值錢和不值錢的文物,可以說是一件都沒有剩下。




其中有幾個膽大的民工,對留在墓坑中的槨室木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為他們覺得,將這敲之有聲的衫木板材取出來,還可以製作幾件不錯的傢具——您真的沒有看錯,他們真的想用槨室的板材,製作傢具。


這幾名民工找來鐵鍬、大鎬和撬棍,半個小時後,三塊厚厚的槨板被撬了下來,可是第四塊,也就是最下面的一塊槨板撬下來的時候,那個民工用眼睛往槨扳後面一瞧,他驚喜地叫道:寶貝,這裡面有寶貝!


誰也沒有想到,墓主人在槨室的外面,埋下了一批珍貴的青銅實用器,這些器物有羊角鈕銅鐘、扶桑樹形青銅九枝燈,銅盤口鼎,銅蒜頭扁壺等等,當然最重要的一件就是翔鷺紋銅鼓。




張科長接到工程隊長的電話後,急忙領人又一次趕來,他們看到將近兩百左右件寶貝,真的有一種目眩的感覺。


翔鷺紋銅鼓作為廣西先民曾經使用過的「神器」,不僅花紋精美,而起技術精良,它就是這批文物中的一哥,可以說是非常難得的國寶。


考古工作中,最需要注意的是哪一點,那就是「避免疏漏,避免疏漏,避免疏漏!」重要的事情一定要說三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解密坊 的精彩文章:

宋徽宗病逝於上京,留下了簡單的遺言,用這種奇怪的方式下葬!
慈禧曾經愛吃這些「菜」,它們全都成了名,唯有這道菜消失不見了

TAG:歷史解密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