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粗獷豪放——從風格內容看金元玉器特徵

粗獷豪放——從風格內容看金元玉器特徵

元代玉器在藝術表現手法方面,變化不甚明顯。但與宋代玉器纖細秀麗的風格迥然不同,元代玉器比較講究作品的氣韻和粗放性,不求具體描繪,不講究細部的刻畫,頗具元人健壯豪邁的氣魄。

金 玉節約

元代墓葬出土玉器相對較少,傳世玉器相對較多,部分繼承了遼金玉器的內容風格和題材,依然崇尚富有野味的圖紋意趣。器型主要有桃形杯、玉帶鉤、玉佩飾、玉帶板、玉押印、玉瓶等。

金 花形玉帶銙

元代玉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元代玉器出現了反映蒙古族人生活習俗的畫面。尤其在元人承襲漢制服飾的玉帶上,各類圖紋尤為突出。他們大多頭戴尖形帽,身著窄袖過膝長袍,腰扎一條帶子,腳穿一雙皮靴,或靜或動,造型各異,明顯地表現出本民族的風格和特色。

元 鏤雕龍紋玉帽頂

2.山林野趣題材較多。遼金以來反映原野密林、春山、秋水等題材的玉器,在元代仍在流行,並且大有發展趨勢。紋飾大多雕琢花鳥、飛禽、動物、森林等。風格粗獷開朗,富有廣闊的視野和迷人的情趣。

元 浮雕龜雲紋玉帶穿

3.普遍採用多層透雕的技法。元代繼承和完善了金代所創的多層透雕的表現手法。常見的器物有帶扣、器鈕、飾件等。器面上大多把一些動物、水鳥花草等分成二、三層進行琢磨,蜿蜒曲折,縱橫交錯,層層有景,處處有物,再現了北方自然的原始風貌,立體感很強。

元 鏤雕花卉紋玉帶穿

4.粗獷豪放,善用重刀。元代玉器工藝手法大多較粗獷,帶有游牧民族豪放的習性,一般都留有碾琢後的鉈、鑽痕,不加修飾整理,不甚注重器物的細膩光潔,善用重刀。如動物的四肢、腮、頸等大的結構分界部位,花草的葉莖相接部位,飛禽的翅膀、羽毛、脖子等部位一般都有重刀出現。

元 鏤雕花卉紋玉帶穿

總之,金元玉器深具北方民族粗獷豪放的性格,特別是在工藝上,更加註重突出作品的整體效果,特別是那些多層次的、穿枝過梗的立體玉器,不但主題紋飾突出、精美,而且枝條翻卷自如,穿插得體,別開生面。

圖15 元 玉魚

同時制玉大師們還巧妙地利用其材料和空間,以次要紋飾襯托主要紋飾,暗部襯托明面,葉莖襯托花果,景緻襯託人物、動物,遠景襯托近景等技法,使畫面前後掩映,虛實相依,使花草與禽鳥、動物與自然景緻融為一體,達到了生活與藝術的高度統一。但其細部卻少有修理,刀工大膽有力,深具北方民族的個性特點。

原文作者:夏文峰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8年9月刊《金元玉器特徵探析》

(因篇幅問題,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不同題材的橄欖核雕為你傳來的祝福是什麼?
世界上最厲害的5種兵器,中國獨佔其四,最後一種讓日寇膽寒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