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煽動中美對抗有癮:美軍退役高官又在作妖,發出聳人聽聞的言論

煽動中美對抗有癮:美軍退役高官又在作妖,發出聳人聽聞的言論

作者:指點江山

10月25日,環球網報道稱,美國陸軍駐歐洲前司令本霍奇斯,於24日在華沙安全論壇上,先是針對俄羅斯,向美國及其歐洲盟友作了一番警告性的言論。隨後,本霍奇斯把矛頭指向了中國,赫然稱「美國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歐洲支柱。我認為15年後,我們很有可能與中國開戰。美國還不具備在歐洲以及在太平洋對付中國威脅所需的一切能力」。

接著,本霍奇斯又別有用心地稱,近日中美軍艦幾乎在南海相撞只是「中美兩國關係日益緊張,在所有不同領域的競爭日益激烈」的跡象之一。總的來說,這位本霍奇斯認為中美兩國在15年之後必有一戰,而且已在南海初露跡象。

從特朗普擔任美國總統之後,中美兩國看起來可能顯得比以前更加對立。經濟上,特朗普向中國揮起的「貿易大棒」仍然還沒有收回,造成世界第一、二經濟體之間仍然在互相傷害;軍事上,特朗普也頻頻做出對中國的挑釁動作,並且在中國最為敏感的台海、南海不時作出危險性舉動。

如10月22日,美國「威爾伯」號、「安提塔姆」號兩艘驅逐艦,便大搖大擺從鵝鑾鼻海域由南向北航經台海,遭到中國軍艦全程尾隨監視。種種跡象顯示,中美兩國之間的關係看起來確實在不斷降溫。然而,本霍奇斯此言仍然是在包藏禍心,有意挑起聳人聽聞的言論。

中美兩國雖然矛盾重重,甚至去年12月18日,特朗普將中國定性為美國的「長期戰略對手」,但是不得不說,這只是特朗普政府的激進化表現之一。如果從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看,美國主要由兩黨輪流執政,且每一屆美國政府都與前一屆之間不怎麼具有兼容性。就近來說,特朗普上台以後就將奧巴馬時期制定的多個政策或簽署的協議撕毀。比如TPP、巴黎氣候協定,甚至伊朗核協議這種有關安全戰略大局方面的協議。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特朗普政府並不能長期代表美國。況且15年後的美國更加不可能由特朗普說了算。

當今世界,最為重要的雙邊關係仍然是中美關係。中國與美國固然在意識形態方面存在著根本性衝突,但經過幾十年來的融合發展,中美之間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儘管特朗普政府如今仍在積極圍堵與遏制中國,但這種複雜的中美關係不可能一下斬斷的。所以說,中美兩國之間的全面對立,是不可能真正出現的。萬一要有,那必將是全世界的災難。這樣的後果無法想像,中國固然承受不起,美國也一樣。

如同本霍奇斯所說,在南海海域,中美兩國的確不時出現了許多不愉快。但無一不是美國單方面挑起來的,而中國方面則一直表現出了極大的戰略定力。對於南海九段線之內的海域,中國擁有不容置疑的主權。但特朗普政府卻一直對浩渺而富饒且具有超高戰略價值的南海垂涎欲滴,一面在試圖挑起該海域聲索國,與中國鬧出它想要看到的爭端;一面則親自派出海上力量在南海耀武揚威。

如9月30日,美國的「迪凱特」號導彈驅逐艦便趾高氣揚地在南沙游弋,可當即便遭到了中國強行驅逐。雖然驅逐過程十分驚險,但遠不到能引發戰端的危險地步。最主要的是,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沒有真正要開戰的深層意願,相信美國也只是做出這種強硬姿態而已。

其實美國方面也的確出現了要「教訓」中國的論調。如10月3日,美國海軍高層向白宮建議,要在台海「有爭議海道」對中國展示武力,以此作為對中國的警告。可即便美國真的在此「展示武力」,也只可能是老一套宣示「航行自由」的把戲,把戲演完自然也就收場,並不敢對中國作出實質性的侵害行為。

儘管特朗普政府正在掀起一場反對全球化的逆流,但全球化的大勢不是特朗普所能阻擋的。而中美之間的合作關係,就是全球化的重要體現。中美兩國之間有合作也有鬥爭,但總之是斗而不破。如本霍奇斯之流故意煽動中美對抗的妖言,充其量只是在為愈來愈近的美國中期選舉增加一點注意力,妄圖為特朗普加分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院34號 的精彩文章:

真是防不勝防!美軍剛剛又中冷槍,接連遭「自己人」暗算
「通俄門」之後,特朗普又被媒體捅出新醜聞:非法獲取近4億美元

TAG:軍院3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