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OpenWorld 2018:Oracle努力發展雲業務 AI成主攻方向

OpenWorld 2018:Oracle努力發展雲業務 AI成主攻方向

Oracle的OpenWorld大會已經走到了第21個年頭,與以往一樣規模龐大且熱鬧喧囂。今年OpenWorld大會接待了來自175個國家的6萬多名Oracle客戶和合作夥伴。不僅如此,還有1900萬線上參與者觀看主題直播。

OpenWorld 2018:Oracle努力發展雲業務 AI成主攻方向

Oracle聯合創始人、執行主席兼首席技術官Larry Ellison

如果沒有聯合創始人、執行主席兼首席技術官Larry Ellison參與的OpenWorld就不是真正的OpenWorld。被《福布斯》雜誌列為世界第十大富豪的Ellison仍然在發號施令,沒人否認Oracle仍然有很強的戰鬥力。Oracle參與任何細分領域的競爭向來都是自上而下承諾會贏得主導的市場份額,拿下所有重點企業客戶並擊敗所有競爭對手。

今年在舊金山Moscone中心舉行的OpenWorld大會上,Ellison毫不諱言地稱Oracle還沒有在公有雲領域穩住地位。本周一,Ellison在首日主題演講中展現了一日既往的形象。他在發布最新版本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的時候,深入探討了該版本精良的雲優化設計,同時抨擊了主要競爭對手的類似解決方案,也就是來自AWS的公有雲資料庫即服務產品。

Ellison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猛烈抨擊AWS。然而,他在OpenWorld 2018上發表主題演講的時候特別提到,Oracle毫無疑問還不是公有雲的領頭羊。

事實上,從市場份額來看,Oracle甚至都不在前三名。根據RightScale的2018 年雲狀態報告,只有5%的企業採用了Oracle Cloud,AWS為68%,微軟Azure為58%,Google Cloud Platform為19%。雪上加霜的是,Oracle的公有雲業務收入增長仍然令人失望,Oracle試圖通過戰略收購和有機開發相結合,努力鞏固已經推出有7年時間的公有雲產品。

Ellison的進攻

所以和以往一樣,Ellison在攻擊AWS起來就毫無顧忌了,儘管很明顯兩者在公有雲市場中遠遠不是唯一可畏的競爭對手。關於AWS的雲資料庫,Ellison提出了以下幾個競爭觀點:

- 健壯性:Ellison分享了一些基準測試結果,該測試將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對來自Amazon的關鍵產品進行了比較:Aurora、Redshift、甚至是在Amazon Relational Database Service上運行的Oracle Database,他強調Oracle提供了99.995%的服務水平協議保障,相比之下,Amazon的可靠性和可用性為99.95%。他還聲稱,與AWS的雲資料庫不同,Oracle Autonomous Database可以應用補丁並從硬體和軟體故障中進行恢復,而無需關閉資料庫:「如果[Oracle]資料庫伺服器出現故障,資料庫會繼續運行。如果資料庫軟體出現故障,資料庫也會繼續運行。它可以自動備份,自動恢復。」相比之下,據Ellison稱:「他們[AWS]沒有主動數據保護,沒有災難恢復,沒有伺服器故障恢復,沒有軟體故障恢復,也沒有自動補丁。」

- 安全性:他力推Oracle的第二代雲具有的自治安全特性,同時認為AWS是不具備自治功能的。「所有的安全都是自動的。如果發現有威脅,就可以在資料庫還運行的時候自動終止威脅。」

- 功能性:他宣稱,Oracle資料庫可以處理更高級的應用,例如「物聯網」和實時流,以及同一個資料庫中的報告和事務處理這一基礎組合,並聲稱AWS是不支持這些工作負載的。

- 性價比:Ellison稱,Oracle的計算速度比AWS快45%而成本只是AWS的1/3,比混合工作負載速度快了80倍,塊存儲速度快5倍,網路速度快2倍。

所有這些聲明都是需要商榷的,毫無疑問,AWS已經準備好做出反駁了。但是,這位高調的科技億萬富翁的抨擊行為是否能讓Oracle在公有雲領域贏得青睞,這一點遠遠不夠清楚。

實際上,現在似乎對Oracle來說,機會窗口已經轉向了通過戰略收購來成為頂級公有雲提供商。這一策略是Oracle在企業應用市場中與對手SAP展開競爭所多次用過的策略——例如收購NetSuite、PeopleSoft和Siebel CRM Systems——預計在公有雲領域的收效會有所遞減。

即使大膽假設Oracle收購來自Google、IBM、VMware和阿里巴巴的競品(儘管這些都不太可能發生),Oracle仍然不會達到接近AWS領先市場份額的程度。而且吞噬公有雲競爭對手也可能不會削弱第二名微軟Azure令人印象深刻的發展勢頭,微軟取得這一位置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創新研發、全球部署、敏銳的營銷和激進的定價。

Oracle這次宣布對其雲平台產品組合進行的增強功能中,大部分內容僅僅是為了保持競爭地位所必需的賭注。主要的企業雲增強功能擴展了Oracle的全球業務,深化了安全功能,並發展了已經存在於產品組合中的、人工智慧驅動的平台管理功能。

Oracle下一步怎麼走?

展望未來,Oracle在公有雲領域的最大賭注將是發展已經令人印象深刻的企業軟體即服務應用組合,儘管Oracle在ERP和CRM方面分別位於市場份額領導者SAP和Salesforce之後。

從另外一位高管主題演講人——Oracle首席執行官Mark Hurd——那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技術創新是Oracle在SaaS應用市場中採取面向未來的戰略基礎。Hurd在第二天的主題演講中提出的幾個預測,是對Oracle在OpenWorld上諸多產品公告的支撐。他預測到2025年:

- 將把AI集成到全部雲應用中

- 在85%的時間裡客戶互動都是自動化的

- 數字化轉型將導致所有IT工作中有60%成為全新的工作類別,例如機器人管理員、智能城市技術設計師、AI輔助醫療保健技術人員

- 區塊鏈將成為「幾乎所有應用」中可信信息交換的一個組成部分

在這些趨勢背景下,Oracle本周的公告為深化其雲應用差異化提供了明確的基礎。 Wikibon對Oracle Cloud的ERP、HR、CRM和客戶體驗應用中嵌入新企業數字助理功能的廣度和精密程度印象深刻,這種數字助理支持AI驅動的預測、規範、個性化和上下文決策指導,Oracle稱之為「智能過程自動化」。同樣,Oracle還宣布了幾個新的企業級區塊鏈應用,用於供應鏈管理。

在企業雲SaaS應用程序市場中,Oracle在其解決方案中嵌入AI驅動的上下文指導方面遠遠領先於競爭對手。Wikibon建議,在接下來的一年中Oracle應該以多種方式深化和擴展該功能:

- 將其AI數字助理整合到機器人過程自動化解決方案中,讓知識工作者能夠構建智能軟體機器人,從而推動融合雲應用中支持的更廣泛的管理功能;

- 擴大由Oracle構建和訓練的AI(如基於雲的數字助理)提供支持的現有ERP、CRM、HR和供應鏈管理決策場景範圍;

- 將Oracle的區塊鏈平台與AI DevOps工具結合,這可能會為數據準備、建模、訓練和服務步驟的端到端透明度提供不可變日誌,用於監管和合規等用途;

- 公布最新推出的Oracle Linux Cloud Native Environment的案例集,幫助客戶開發容器化的、編排的雲原生AI數字助理微服務,用於公有雲、私有雲、邊緣和多雲部署;

- 將AI數字助理擴展到Oracle IoT雲行業解決方案產品組合中,以推動針對各行業和各項業務功能的各種邊緣設備的指導性指引;

- 為合作夥伴和客戶提供豐富的數據科學工具鏈工作台,利用最近收購的DataScience.com,支持AI的開發、訓練和部署,以滿足更多複雜的、專業的和定製的業務需求,並且這些需求可能會受益於應用內數字助理;

- 允許客戶在這些應用中嵌入他們自己定製的AI模型,以根據特定的ERP、CRM、HCM和供應鏈管理要求調整建議。

以上這些改進對於Oracle滿足企業數字化轉型全面需求來說是必需的,這將有助於Oracle在這個細分市場,不僅僅是企業關係型資料庫領域中脫穎而出,從而保持最大的市場份額:企業級SaaS解決方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Nutanix走向企業雲戰略,讓超融合帶上隱形翅膀
IDC: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安全一體機持續增長,UTM領跑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