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官方一張圖片,意外透露我國空軍「銅牆鐵壁」,領先美軍整整一代

官方一張圖片,意外透露我國空軍「銅牆鐵壁」,領先美軍整整一代

空警-2000預警機

有句話說得好:「站得高、看得遠」,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有一款飛機被認為是「空中指揮所」和「信息中轉站」,更是整個戰場中空域的核心作戰裝備,這就是預警機。在現代化作戰中,預警機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近年來,隨著我國先進技術水平不斷提高,我國預警機的力量也在不斷壯大。

眾所周知,雷達可以對目標進行精準的探測,但由於諸多因素的影響,地面雷達的探測距離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人們將雷達搭載到飛機機身進行探測,從而出現了空中預警機。無論是哪個國家的預警機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身上背著一個「大盤子」,據稱這裡面有個轉動的天線,與雷達的工作波長以及接受的靈敏度有關,而且其非常適合進行大集群作戰。

事實上,最初人們意識到預警機的優勢是在二戰時期,當時英國決定在一種轟炸機上安裝旋轉雷達天線裝置,主要針對目標就是當時德國的遠程偵察機,還可以發現浮出水面的德國潛艇。此外,著名的貝卡谷地之戰創造了82:0的空戰史奇蹟,充分證明了預警機在戰場中的價值。

央視報道截圖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我國曾嘗試從國外購買預警機,然而最終卻被拒絕,緊接著與別國的合作也在2000年的時候被撕毀合同。可見,我國「空中預警之路」走的很不順遂。不過,我國科研人員從零開始,首次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技術,僅用5年時間走完西方十幾年的歷程,空警-2000從此誕生了。

近期出版的《中國空軍》雜誌中,一張圖片格外引人注目,這是一張空警-2000和8架殲-10B同框畫面。央視網發消息稱,這篇報道可以看出我國空軍在體系化作戰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預警機既可以是小體系的信息支撐點,也可以是一個大體系的信息關機點,預警機將各種信息下發上傳,發揮體系優勢在空中形成了「銅牆鐵壁」。

畢竟想成為天空的主人,關鍵就在於擁有多麼厲害的「耳目」,能夠通過雷達遠程探測、指揮飛機空中作戰的預警機,恰恰好充當的就是「耳目」的角色。告別了傳統的天線式雷達,空警-2000全面採用相控陣雷達技術,使得65噸的飛機擁有與190噸飛機一樣的測控能力,更是比美軍的E-3C預警機整整領先一代。

央視報道截圖

談起空警-2000,總設計師陸軍欣慰地說:「我們僅用5年的時間就把所有裝置做到極致,可以說哪怕在20公里外劃一根火柴,空警-2000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如今我國預警機技術取得了越來越多的突破,不僅壯大了國防力量,也讓他國擁有了更多多樣的選擇,具備了向國外輸出先進空軍裝備的能力,這對我國航空工業以及「中國製造」來說都意義非凡!(叮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強國網 的精彩文章:

我國首艘自建破冰船下水,曾沒話語權的中國如今變得舉足輕重
砸5000萬,美國從烏克蘭買到一先進裝備,關鍵中國已大批裝備

TAG:強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