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政府這場勝仗打的最窩囊,打的法國內閣倒台,還向對方跪地求饒

清政府這場勝仗打的最窩囊,打的法國內閣倒台,還向對方跪地求饒

原標題:清政府這場勝仗打的最窩囊,打的法國內閣倒台,還向對方跪地求饒


鎮南關大捷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奇蹟,這一仗打出了國人的威風和信心,自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一落千丈,東方老大帝國的皇冠被打落在地,國人的信心似乎也陷入了另一個極端,在此後數十年里,但凡與列強開戰,清軍必敗無疑,在洋槍洋炮的威懾下,清軍似乎喪失了作戰信心,一觸即潰,然而在對法戰爭中,清王朝卻創造了一個奇蹟,鎮南關一戰讓法國費里政權垮台,成為了近代史上為數不多的輝煌之一。


1881年7月,法國國會通過向越南增加軍費的議案,八個月之後,法軍派出軍隊二次侵犯越南北部,不久之後便攻佔了河內大部分地區,越南朝廷支撐不住,寄希望於清政府,希望清政府迅速派兵支援,然而清政府早已被列強嚇破膽,雖然派軍駐紮在邊境,但一次次強調不可首開戰釁。



1881年5月,劉永福率領的黑旗軍與法軍發生戰爭,此戰大敗法軍,法軍損失慘重,數十名軍官被打死打傷,隨即法國內閣憤怒至極,全面開展侵略越南的戰爭,越南無奈只好向法軍求和,簽訂《順化條約》,承認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法國侵佔越南的目的實際上是想侵佔我國西南地區,其狼子野心雖然早已昭然若揭,但是此時的清政府還在步步退讓。


法軍為給清政府施加壓力,增兵山西,不久攻下太原,清軍屢戰屢敗,清廷頓覺顏面無存,為掩飾敗績,便撤換了以恭親王為首的軍機處,並委派李鴻章與法軍和談簽訂條約,法軍要求清軍退出越南,而駐紮在越南的清軍卻以未接到命令為由請法軍稍待,可萬萬沒想到法軍竟然發動戰爭,開槍打死數名清軍戰士,隨即雙方發生戰爭,清軍又大敗,此時清王朝已經意識到再不宣戰必然會喪失民心,於是1884年8月26日,清廷頒發上諭,譴責法國"橫索無名兵費,恣意要求","先啟兵端",令陸路各軍迅速進兵,沿海各地嚴防法軍侵入。這道上諭實際上是對法國侵略者的宣戰書。正是有了這道宣戰書才有了後來的鎮南關大捷。



1885年中法戰爭進入了白熱化,2月,法軍進攻諒山,廣西巡撫潘鼎新嚇的不戰而退,僅僅十天法軍便侵佔了鎮南關,然而由於兵力不足法軍將鎮南關一把火焚燒,退出關外,準備補充給養後再次侵犯,此時老將馮子材正在廣西幫辦軍務,得知法軍準備侵犯鎮南關之後,迅速布置,加固城防,3月23日正式與法軍展開決戰,老將馮子材此時已經年近70,然而卻虎膽雄威,率領士卒揮刀衝出城牆,與法軍開展了激烈的肉搏戰。



此戰法軍被打的丟盔棄甲,清軍士氣大增,又攻克了許多城池,連法軍統帥尼格里都被打的身負重傷,法軍無奈只好求和,法軍戰敗的消息傳到巴黎後,法國舉國震驚,他們沒有想到那個貧弱不堪、原始落後的雜牌軍竟然會爆發出如此巨大的戰鬥力,法國議會對此感到不可思議,便以306對149票否決軍費追加案,總理儒爾·費里旋引咎辭職。


鎮南關大捷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對外取得勝利的戰爭,此戰打破了列強不可打敗的神話,讓軍心民心大振,但是清王朝卻並沒有乘勝追擊,李鴻章提出見好就收,抓緊機會和法軍簽訂和約, 1885年2月,海關總稅務司赫德在清政府同意下,派其僚屬英籍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稅務司金登干赴巴黎促進中法和議。



4月4日,金登乾和法國外交部政務司司長畢樂在巴黎匆促簽訂停戰協定(《巴黎協定書》)。並下令北越駐軍分期撤退回國;法國解除對台灣和北海的封鎖。中法戰爭至此停止,慈禧太后頒發了停戰詔令。清政府竟然承認了法國對越南的保護權,從此法國打開了中國的西南門戶,此戰雖勝卻十分恥辱,成為了國內外的笑柄。

參考文獻:《中法戰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儒知天下mp 的精彩文章:

鄔思道幫助年羹堯取得西北大捷,沒想到最終卻害了年羹堯!
歷史快評:崇禎皇帝是個小男人,為了面子,連江山都不要了!

TAG:鴻儒知天下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