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民國武術大師那麼多,為何沒殺幾個小鬼子?金庸這樣說

民國武術大師那麼多,為何沒殺幾個小鬼子?金庸這樣說

原標題:民國武術大師那麼多,為何沒殺幾個小鬼子?金庸這樣說


民國武術大師那麼多,為何沒殺幾個小鬼子?金庸這樣說

民國是英雄輩出的年代,在武術行業,也出現了眾多的武術大師。小說里以及流傳到今天的民國故事裡面都充斥著很多武林高手。有的身輕如燕,有的銅牆鐵壁。在很多電影里,我們也看到。這些高手很輕易的就把外國武術家打到擂台之下。但是我們內心裡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這些高手在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在抗日戰爭的時候,不挺身而出痛擊侵略者呢?難道說這些武林高手僅僅是假把式,不能實戰?



和今天一拳就能打倒一幫人的大師不一樣,那時候的武術家確實是需要真才實學。他們的名氣靠的不是吹捧,是真材實料,通過努力而來的。那時候所謂的武術其實就是搏擊技巧,強調實戰應用。一個練武術的人,最講究的就是師承。有名家傳授,再加上苦練,這才是真功夫的來源。


當時的武術講究基本功,而基本功紮實與否全靠苦練。例如形意拳,作為基本功的站樁,要天天不斷的練習,練習時間是一輩子。使用長槍的武術家,每天對空練習扎槍,每天練習500次,這樣要堅持兩年。民國時很多著名的武術家,例如王武、霍元甲等人都是真材實料的功夫好手。



舞台比武一對一單打,很多外國武術家都被中國武術家打敗過。例如日本武術家澤井健一。來中國與大成拳的王薌齋進行比試,在北京兩個人進行比武,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連續多次擊倒。被打服的澤井健一轉而向王薌齋拜師,虛心學習拳法。歸國後,成為了太氣拳的開創者,也算功成名就,至今太氣拳還有眾多愛好者。


當然民國不僅有這些能夠實戰的武林高手,還有以武術之名進行斂財的武林敗類。通過吹捧之後,就假裝武術家。就開始開武館、收弟子、斂錢財的也大有人在。


既然民國武林高手這麼厲害,為什麼不在戰爭中報效祖國呢?在現代戰爭中根本不存在單打獨鬥,特別是依靠拳腳來爭勝負。當時的軍隊就已經開始裝備槍械,即使你搏擊技能再高,身手再敏捷,又怎麼能跟子彈進行抗衡。


八國聯軍侵佔北京的時候,八卦拳名家程廷華,在北京街頭抗擊德國士兵。憑藉自身的技能擊倒多名德國士兵,可是最終還是被德國士兵用槍射死。二戰時,日軍侵佔北京,被稱作民國第一流高手的杜心五,看到日軍在殘殺小孩,只有痛苦落淚的份兒,因為他清楚自己根本就不是對手。



軍隊作戰和個人技能比試是兩碼事,一個用刀高手未必能打得過一個訓練有素的士兵。士兵練習之初,即以殺死對方為目的。比如拼刺刀,練習簡單有效,方法直接。而武術大部分僅僅是以制服對方為目的。


民國武術大師那麼多,為何沒殺幾個小鬼子?金庸這樣說:金庸曾借小說人物蕭峰之口告訴過大家答案。那就是「一個人無論你武功多高,在千軍萬馬中,你也施展不開。軍隊交戰和個人比武,不能相提並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吐槽 的精彩文章:

公主和駙馬分居一年,公主卻有了身孕,皇帝要賜死公主時才知實情
清朝的「從一品」和「正二品」差距有多大?說出來你別不信

TAG:歷史大吐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