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淵求李世民放過13個孫子,聽了這個名字後,李世民立刻痛下殺手

李淵求李世民放過13個孫子,聽了這個名字後,李世民立刻痛下殺手

李淵求李世民放過13個孫子,聽了這個名字後,李世民立刻痛下殺手

文/清者論史

大家都知道,封建社會是一個集專製為一體的社會,它不像我們現在這麼,有民主的選擇和自由的平台,它包含更多的是等級和階層,以及權力的集中。封建社會在我國存在了幾千年,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封建社會的黑暗和壓迫讓人非常難受,但是在那個時代,人們沒有享受過真正的自由和平等,自然在那種環境中逆來順受。對於百姓來說,有一個開明的君主是很重的,對於一個君王來說,怎樣讓百姓滿意也是很重要的。在我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君王,人們對他的評價兩極分化。李淵求李世民放過13個孫子,聽了這個名字後,李世民立刻痛下殺手。

在古代,計算已將立好太子,也很有可能有變數。皇位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具有極大誘惑力的,更別說距離皇位很近的皇子們。太子是皇上定的人選,可是最後太子卻並不一定能成為下一個皇帝。比如在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就憑藉自己果決的處事方法當上了皇帝,父親李淵在接連失去幾位皇子後,也選擇主動退位。

李世民在坐上皇位後,就決心繼續鞏固自己的地位,為了保證自己的皇位穩固,他必須取出一些隱患,於是,他的十三個侄子就成了他最大的目標。父親李淵知道兒子的想法,處於對孫兒的關切和失去兒子的悲痛,他找到李世民,希望兒子能顧念兄弟之情,不殺死自己的孫子,李世民為了大局考慮,只好答應了父親的請求。

李世民在答應父親後,本來這十三個人是可以幸免於難的,但是李世民在應到一個人的名字後就馬上後悔了,並下令處死了自己的侄子。這個人就是劉安。大家很少有人聽過劉安的名字吧,其實劉安是劉邦的孫子,是原淮南王的兒子,劉長由於勾結謀反被抓捕,但是當時文帝原諒了他。

但是在劉安即位後,他不感恩,反而在心裡埋下仇恨的種子,現在李世民也面臨這樣的局面,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害怕出現以前的情況,所以立馬認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所以趕緊反悔了。在聽到劉安這個名字後,就立刻決定不答應父親的請求,殺掉自己的十三個侄子,以免以後再生禍端,威脅自己的統治。

在封建社會,上層貴族之間更多的是封建等級地位的制衡,更多的是利益之間的糾葛。親情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唯一。雖然古人很注重孝道和忠義,但是作為君王,在維護自己的統治,鞏固自己地位方面,是不會存有私心的。一個「合格」的君王,也不會把私人感情放在第一位,可能也就因為這樣,他的統治才會長遠,在治理國家的時候,才不會被其他的事情所左右。

你們喜歡這樣的文章嗎?記得關注、點贊、分享哦!想說的話就寫在評論里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猶如那愛笑的優悅 的精彩文章:

TAG:猶如那愛笑的優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