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貼敷治療丨4則貼敷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案例(止咳效果顯著)

貼敷治療丨4則貼敷治療急慢性支氣管炎案例(止咳效果顯著)

↑ 點擊上方

【養生正道】

關注我們 ↑

導讀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癥狀。「咳」指有聲無痰,「嗽」指有痰無聲,臨床一般聲痰並見,故並稱咳嗽。

根據發病原因,可分為外感咳嗽和內傷咳嗽兩大類。外感咳嗽是由六淫外邪侵襲肺系引起,內傷咳嗽則為臟腑功能失調,內邪擾肺所致。

咳嗽多見於西醫疾病上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炎、肺結核等。(編輯/三木)







咳嗽雖有外感、內傷之分,但可互相影響為病,外感咳嗽遷延日久,可致臟腑病變,轉為內傷咳嗽;肺虛衛外不固,則易受外邪而引發外熱咳嗽,故兩者可互為因果。




現代臨床案例



1

 案一:寒咳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李氏

觀察寒咳貼(由麻黃、細辛、白芷、皂角、鬱金、前胡、百部、川椒、附子、乾薑、龍腦冰、薄荷冰組成)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

每對大貼30g(成人用),小貼20g(兒童用),每包1對,

貼於前胸膻中至天突穴,後背大椎、大杼到肺俞穴,每貼連續使用10日,隔日再用第2貼,療程治療時間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之間的寒冷季節。結果:有效率為80%,且病程在5年以內者有效率86%,而20年以上患者有效率57%。

貼敷藥粉




按釋:


方中麻黃、細辛、白芷溫肺經,散寒邪,宣肺平喘,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減少支氣管黏膜腫脹;附子、乾薑、川椒溫通三經,祛寒解凝;皂角利氣化痰散結,能治頑痰膠固;鬱金行氣散瘀;前胡增強呼吸道分泌,利痰排出,使肺部瘀痰、毒素、致癌物質隨痰排出體外;百部為止咳良藥;龍腦冰、薄荷冰芳香利竅,增強體表通透性,利於藥物吸收以達病所。諸葯合用,共奏溫經散寒、化瘀祛痰、止咳平喘之效。本膏前貼膻中至天突穴,涵蓋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後貼大杼至肺俞穴,涵蓋風門、定喘、大椎、身柱、陶道,均為止咳平喘主穴;膻中為心包之募,氣之所會;肺俞乃肺經經氣的輸注之穴;身柱「身之支柱也」,內應肺系,外在肺俞之中。


李勇,寒咳貼治療慢性支氣管類280例,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7,22(5):56-57.



2

 案二:三伏天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支氣管炎1



章氏對120例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在夏季三伏天穴位貼敷肺俞、風門、膏肓(雙側)治療。

將白芥子2g、延胡索2g、生甘遂1g、生川烏1g、牙皂1g、桂枝1g研粉後,用生薑汁加麻油(或菜油)調成藥餅,在葯餅中間加公丁香粉0.2g,隔10日外敷1次,連敷3次為1個療程。結果:臨床有效率達70.8%

紅細胞C?b受體花環率、淋巴細胞絕對值及植物血凝素皮膚試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明其具有調節免疫功能。

公丁香




按釋:


據現代研究,肺俞穴可使肺功能得到良好改善,增加肺通氣量。風門穴具有益氣固表、祛風解表的作用,可調整肺通氣量。膏肓穴具有補虛益損、調理肺氣的作用。




章惠陵,陳松泉,張潤玉,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支氣管的臨床研究. 中國針灸,1995,(3):9-10.



3

 案三:三伏天穴位貼敷治療慢性支氣管炎2




孫氏在

三伏天運用中藥貼敷穴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328例。甘遂1份,細辛1份,延胡索、白芥子各2份,混合乾燥研成淡黃色粉末備用),丁桂散(丁香、肉桂等份研末)適量,另取生薑(以老薑為優)洗凈搗爛榨汁,瓶裝冷蔵備用。用時取淡黃色藥粉,放入碗中,加入生薑汁調勻,將調勻之葯泥分別置於塑料蓋,在中間撒上少許丁桂散。然後把塑料蓋貼敷於雙側定喘、肺俞、膏肓穴。結果:總有效率89.94%。

背部貼敷




按釋:


方中白芥子、細辛、生薑均辛溫,有溫肺化飲、散寒止咳之功;延胡索有解痙平喘的作用;丁香、肉柱亦有辛溫之性,肉桂還有溫腎之用。肺俞為足太陽膀胱經穴位,屬於背俞穴,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穴位;膏肓穴主治咳嗽、氣喘;定喘穴屬經外奇穴的背部穴,對肺臟其有相對的特異性,三穴相配可宣肺降氣平喘。




孫文嘉. 中藥貼敷穴位治療慢性支氣管炎328例療效觀察.浙江中醫學院學報,2003,27(5):63.



4

 案四:貼敷治療急性支氣管炎




慈氏等

研究中藥(炙麻黃30g、杏仁35g、生石膏50g、桔梗20g、甘遂20g、白芥子30g、山豆根15g、生半夏30g、桑白皮30g、冰片20g,共為細末)貼敷天突、中府、定喘、肺俞穴治療急性支氣管炎73例的療效。每6日1次,2次為1個療程。結果:痊癒41例,總有效率97.2%。

桔梗




按釋:


方中炙麻黃宣肺平喘;杏仁、生石膏、結梗、甘遂、白芥子、山豆根、生半夏,桑白皮止咳化痰降逆;冰片芳香走竄,儘快引葯直達病所;薑汁調葯可增強化痰的作用。諸葯配伍,收到了清熱宣肺、止咳平喘、降氣化痰之功效。




慈玉瑩,張婧,王淑榮,貼敷治療急性支氣管炎73例. 針灸臨床雜誌,2003,19 (1):13.




點評


--Comment--


咳嗽作為肺系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有外感、內傷之分,外感咳嗽多屬邪實,應以祛邪宣肺為主;內傷咳嗽多屬邪實正虛,在祛邪的同時,應扶正補虛。貼敷部位以手太陰肺經穴位、足太陰牌經穴位、背俞穴為主,並根據證型的不同,分別配合其他穴位。針對一到寒冷季節就出現咳嗽或病情加重的患者,可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在三伏天進行貼敷,通過鼓舞正氣,達到祛病防病的目的,但過敏體質、瘢痕體質患者應慎用貼敷療法。





風寒咳嗽藥物多用麻黃、杏仁疏風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如兼見寒飲伏肺,症見咳嗽遇冷加重,或平素伏而不作,每遇寒即發,咳痰量多,清稀者,可加用乾薑、細辛、白芥子等葯,以溫肺化痰止咳;風熱咳嗽藥物可選用牛蒡子、青蒿等葯,以增強疏風清熱,止咳化之效;痰濕咳嗽多選用半夏、茯苓等健脾燥濕、化痰止咳的藥物;痰熱蘊肺之咳嗽多用魚腥草、海蛤殼、青黛等清肺化痰之品;陰虛燥咳可選用沙參、麥冬、玉竹等葯,可起到滋陰潤肺、化痰止咳的目的,兼有氣虛之證,可加用党參、紅參等健脾益氣之葯。




對於咳嗽的預防,平時注意保暖,慎避風塞。嗜煙、酒者,應戒絕。



附:咳嗽辨證


1.外感咳嗽


多為新病,病程較短,起病急驟,或兼有表證。兼見咳嗽聲重,咽喉作癢,咯痰色白、稀薄,惡寒.發熱,無汗,鼻塞,流清涕,頭痛,肢體酸楚,苔薄白,脈浮緊者,為外感風寒;咳嗽,咯痰黏稠、色黃,咽痛,身熱,惡風,汗出,鼻流黃涕,頭痛,苔薄黃,脈浮數者,為外感風熱;乾咳,無痰或少痰,痰黏不易咯出,喉癢,咽干痛,口鼻乾燥,皮膚乾燥,微惡風寒,身熱,鼻塞,頭痛,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者,為外感風燥。



2.內傷咳嗽


多為久病,常反覆發作,病程較長,可兼臟腑功能失調癥狀。兼見咳嗽痰多,色白,黏稠,胸脘痞悶,神疲納差,苔白膩,脈濡滑者,為痰濕侵肺;咳嗽,氣粗,痰多,色黃,黏稠,不易咳出,面赤,身熱,口乾欲飲,苔黃膩,脈滑數者,為痰熱蘊肺;氣逆咳嗽,引脅作痛,痰少而黏,面赤咽干,口苦,苔黃少津,脈弦數者.為肝火灼肺;乾咳,咳聲短,以午後黃昏為劇,少痰,或痰中帶血,潮熱盜汗,形體消瘦,兩頰紅赤,神疲乏力,舌紅少苔,脈細數者,為肺陰虧虛。




登場書籍

中國貼敷治療學(第二版)》


全書分為上、中、下、附四篇。上篇從宏觀上介紹了貼敷療法的發展歷史、作用原理、應用範圍等。中篇介紹了貼敷常用藥物的作用及不同劑型的製造及功用。下篇則對內、外、骨傷、婦、兒、皮膚、五官等科近200種常見病,以病為綱,以古書中記載的貼敷方為目,分別介紹具體的製法、臨床操作及注意事項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

《中國貼敷治療學(第二版)》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由

田從豁,彭冬青 ◎ 主編

,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時請註明出處。

圖片為出版社在攝圖網所購版權圖片

,請勿盜圖。


商業合作或投稿:whkpbjb@163.com

點擊

「閱讀原文」

優惠購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正道 的精彩文章:

呼吸功能鍛煉,幫助哮喘患者自由呼吸
角膜軟化症,夜盲,結膜乾燥,能吃來調養的除了胡蘿蔔還有那麼多!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