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打開醫療領域突破口 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擦出火花」

打開醫療領域突破口 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擦出火花」

目前,人工智慧發展不斷加快,醫療等領域成為了重要的商業落地突破口。未來,一旦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進一步深入融合,將會迎來更為可觀的市場機遇。

隨著人工智慧加速崛起,新一代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洶湧來襲。如今,醫療領域正日趨深化科技應用,傳統醫療產業逐步發生改變,醫療人工智慧開始走向落地。憑藉技術優勢,人工智慧不僅在醫療領域快速滲透,同時在實體經濟整體發展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

據業內專業機構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約為220億元。預計到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市場規模將達到340億元。其中,醫療人工智慧佔據比列較高,未來幾年內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人工智慧迎來新機遇

深度學習技術的突破,為人工智慧的爆發打開了窗口。目前,人工智慧熱潮席捲全球,各國紛紛加強布局,我國也發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予以支持,國內人工智慧產業發展愈發活躍,技術創新成果顯著,市場增長形勢大好。

眼下,人工智慧技術日漸成熟,應用範圍不斷擴張,已經覆蓋了金融、交通、安防、教育、醫療等諸多領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追捧。不過,相對而言,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受到了更多業內人士的期待。隨著市場潛力加速釋放,騰訊、阿里等科技巨頭以及很多初創公司都開始憑藉自身技術、資本優勢,開發醫療人工智慧產品,拓展相關市場。

在與醫療領域的融合過程中,人工智慧可以在多個環節促進醫療診治水平以及效率的提升。具體來說,在前期診斷時,人工智慧可以輔助醫生進行醫療影像識別,判斷患者的病情發展;在進行治療時,人工智慧可以為醫生提供診治參考,也能化身手術機器人;在藥品研發環節,人工智慧也能幫助篩選藥物,提高研發成功率。

改變癌症診斷現狀獲關注

一直以來癌症都是人類健康的最大威脅之一,人們幾乎是「談癌色變」。之所以如此,除了多數癌症難以治癒外,治療費用高企也是主要原因。據悉,目前世界上已知的癌症種類高達100餘種,這使得醫生在診治時面臨著巨大困難。當前,人工智慧技術的深入應用,醫療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為癌症診斷與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在國內,2017年騰訊發布了首款醫療人工智慧產品「騰訊覓影」。據了解,「騰訊覓影」是一款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主要應用於食管癌早期篩查,發現準確率達到了90%。此外,阿里巴巴也發布了一款「ET醫療大腦」,可以藉助學習海量的病例數據來提升醫療診斷的效率和精準度,從而改變癌症診斷選現狀。

當然,人工智慧技術仍有很大成長空間,對癌症診治的影響還比較有限,更多的作用可能還是集中在收集、分析醫療數據,扮演醫生助手的角色。從現在來看,通過完善醫療體系與法規,進而降低癌症診治與抗癌藥物費用顯具現實意義。不過,我們也無需對人工智慧失去信心,畢竟其積極作用已經有所展現,未來必然會起到愈發重要的作用。

加速融合實體經濟值得期待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關鍵在於商業化落地,因此與實體經濟的產業融合將是必然趨勢。除了助力傳統製造業升級,促進醫療領域變革外,人工智慧還將對更多實體經濟產業產生深入影響。也就是說,醫療人工智慧只是一個突破口,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的全面融合才是挖掘更大經濟價值的核心。

當然,要想推動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協同發展,還需要解決前者面臨的一些障礙。目前,我國人工智慧領域在基礎理論研究、高端人才、核心技術等方面仍然有著很大不足,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距離並非一兩年就能彌補的。

因而,針對這一現狀,我國要準確把握全球人工智慧發展大勢,正確應對人工智慧各項挑戰,繼續通過完善法律法規與標準規定為產業發展奠定基礎,並加強對人工智慧晶元、感測器、軟體系統等關鍵領域的攻關,不斷以技術創新來推動行業進步。如此一來,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都將獲得巨大契機,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英國無人機政策「兩手並舉」 監管、發展兩不誤?
國慶之後垃圾堆如山?未來環衛機器人將成破局關鍵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