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篡改聖旨,這個事情是誰記入史冊的?

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篡改聖旨,這個事情是誰記入史冊的?

原標題:秦始皇死後,趙高李斯篡改聖旨,這個事情是誰記入史冊的?


提起秦始皇嬴政,我們最先想到的除了他建立秦朝的功績以外便是他的暴政。秦王嬴政,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大秦王朝,自稱為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用「皇帝」稱號的君主,他統一六國的功績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最令人銘心刻骨的,被歷史銘記的卻是他的暴政。他作為帝王,本該愛民如子,卻因自己貪圖享樂大興土木,建造阿房宮等用來享樂的地方。為修長城不惜每年讓近三百萬人服役。


百姓賦稅負擔繁重,苦不堪言。焚書坑儒,致使大量文學作品流逝,許多文人不幸慘死。他在位期間,不顧百姓死活,使得百姓民不聊生。就是這樣一位殘忍暴虐的帝王,最終卻在外出巡遊時,卻被自己的兒子和他最寵愛的宦官害死。



說起秦始皇的死,我們就要談談著名的沙丘事變。當年由於發生了幾件詭異的是,秦始皇命人卜卦,卦象顯示為不祥之兆,需秦始皇出遊來消災解難,始皇帝深信不疑,拖著病體便出了皇城前去迅游。不料,到沙丘之後,嬴政卻不幸去世。在去世前嬴政立下遺照,令大公子扶蘇為下一任皇帝,遺詔交於當時的丞相李斯保管並去交給扶蘇。不料,宦官趙高知曉此時,前去阻止李斯宣布旨意,並威逼利誘李斯,讓李斯和自己一起篡改了聖旨,下旨將大公子扶蘇賜死,並立秦始皇的二兒子胡亥為皇帝。


當時的扶蘇恰好因為不贊同秦始皇焚書坑儒前去為儒生求情惹怒了秦始皇,被派去大將蒙恬處與其一同鎮守邊關。旨意下達後,扶蘇認為是嬴政要讓自己死,覺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於是揮劍自刎。自此,大秦易主,由趙高,李斯等人扶持胡亥成為皇帝,史稱秦二世。



那麼,問題來了。參與沙丘事變的人,除了已死的秦始皇及其近臣外,其他都是謀朝篡位的亂臣賊子趙高李斯等人以及他們的親信爪牙。作為亂臣賊子,他們怎麼會把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記入史冊呢?究竟是什麼人將這件事記錄下來並寫進歷史的呢?沙丘事變到底是事實還是後人胡編亂造猜想出來的呢?



對於這個疑問,目前還是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沙丘之變是假的。不過,古有司馬遷受宮刑卻任堅持完成史記,誰又能保證當時沒有一個如司馬遷一樣對歷史真實性執著到不惜自己的生命的人呢?奸臣固然可怕,權貴固然不好惹,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著,許多人也都不會拋棄自己的良知。

比起荒淫無度的亡國之君秦二世胡亥來說,對大公子扶蘇銘記的人應該不會太少,為他說幾句真話的人也不會沒有。我始終相信絕大多數人類還是有良知的,他們懂得分辨是非對錯,他們也知曉客觀評判身邊的人的是非功過。他們不會讓歷史被隨意塗改填寫,他們有責任與義務保證歷史的正確與真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原始人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看見朱元璋的發明,大臣們實在哭笑不得,然而如今每家都離不開!
司馬懿一生演了3場戲,兩次騙了曹操,第3次直接抄了老曹家家底

TAG:原始人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