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一個中年婦女在家庭與事業之間的垂死掙扎

一個中年婦女在家庭與事業之間的垂死掙扎

作者:Autumn QT

來源:清醒貪心記(ID:qtnotes)

作為打著「職場媽媽」標籤的寫手,有過麥肯錫、亞馬遜、互聯網創業公司這些聽上去不怎麼輕鬆的職業經歷,我被問過最多的,當然是——

請問如何保持職場與家庭的平衡?

問的人當然都是女人。

我以前從未正式回答過這個問題——因為我覺得這種平衡,不存在的。而沒有答案的事,總想繼續尋找答案,不甘心沒有。

現在呢?現在我放棄尋找答案了。

在職場 vs. 養娃上,我反覆過幾個回合。

一開始養娃為重,保胎4個月,產假休足9個月,因為自覺是個沒法一心二用之人,要多一點時間適應媽媽的角色。幸運的是,麥肯錫支持停薪留職、延長假期。

假期再長,總還要回去上班,誰讓你生出了一台碎鈔機——先不說奶粉尿布、鋼琴英語,父母來同住,突然多了至少30平米建築面積的剛需。

麥肯錫挺人道的,安排我上了一個不用出差、不用見客戶的研究項目,讓新媽媽的生活相對可控。(所以這個項目上集中了2個孕婦、2個泵奶媽媽)

每天下午3點例會,我在北京、另一個泵奶媽媽在台北,準時各自關進小黑屋,脫下西裝、解開襯衫、綁上泵奶器,開會泵奶兩不耽誤。戴著耳麥,對著電腦,忽略自己脖子以下正在發生的事。

孩子一歲多斷奶以後,我自認為已經非常hands-on地把養娃項目帶上了正軌,團隊(父母、老公、阿姨)集訓磨合完畢,我又可以出去大殺四方了——從此只要把把方向、抓大放小,給客戶(女兒)足夠多的face-time、維護好關係就行了。

於是我心情愉快地跳槽+轉行。先去亞馬遜,又跑去十分早期的創業公司當CXO。項目平穩運行兩三年,客戶和團隊基本happy。

可是呢,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項目、這個客戶,她會變的!

她第一年上幼兒園十分順利,飯量大、笑點低,屬於比較討喜的。但是中班開學後的一天,小人兒從二樓教室噔噔噔跑到了大門口,對著門衛要求「警察叔叔帶我去找媽媽」。老師追下來、領回去,她又再次沖了出來。

出差在外的我,接到電話,當然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趕快買票回京。(那天隊友的表現很贊,一直在安慰我,沒有擴大負面情緒)

那一陣子,我父母和我公婆半年輪崗換人,我家阿姨膝蓋受傷回去休養,我的出差正好變多,又趕上升中班換老師。

於是,我女兒的世界是——

我媽不見了!

我外婆不見了!

我阿姨不見了!

我老師也不見了!

作孽啊。

我和隊友先畢恭畢敬地接受了幼兒園老師「你們家怎麼回事」的聆訊,然後小心翼翼在家圈養女兒10天以修復受傷的心靈,再經歷了3周每天1小時左右幼兒園門口的告別安撫……這個坎兒算是過去了。

打那以後,這個客戶的優先順序在我這裡必須調高了。我這才算是進入養娃和工作排名不分先後的並軌操作。

在跟女兒的更親密陪伴過程中,我不得不承認,陪伴是個極其有用的事情。

她不討厭彈鋼琴,但更喜歡在深情款款的注視下彈鋼琴。

她喜歡iPad里的某叔講故事,但她更喜歡賴在我身上聽講故事,以及期間不停問十萬個為什麼。

在她問出比較高級的問題——譬如《頭腦特工隊》中住在大腦里的情緒小人「憂憂、怒怒、樂樂」的大腦里,是否也各有一組憂憂怒怒樂樂呢——我也不由萌生出「是該好好培養」的鴻鵠之志來。

當「如何兼顧」這個問題變得更為突出和明確以後,這個答案,我也基本肯定了。

嗯,這個平衡,不存在的。

不存在,因為我們追求的平衡,並非僅僅是時間與精力如何公平適當地分配,而是這種適當分配後,兩邊的結果都要依然很好。

注意是「很好」,不是「還好」。

有人說中國當前的主要矛盾是學霸家長和學渣兒童之間的矛盾。我承認學霸家長們接受「還好」而不是「很好」的胸懷,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公平適當的分配,總能做出決定。一天就24小時,一部分給它,一部分給ta。

但兩邊的結果都要依然很好,能保證么?

如果我說,我知道怎麼平衡,但平衡的結果不能保證兩邊結果都很好最好非常好,這個答案你喜歡嗎?這算有答案嗎?

所以你看,我們問的,並不是如何平衡,而是平衡到都保證很好。

嗯,不存在的。

這個結論,首先基於我對「1萬小時」定理的認知,大意就是——要想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必須經過1萬小時以上的錘鍊。

網上也有人反對這個定理,但細看之下,反方的意思是「1萬小時投入不會有用,1萬小時的高質量刻意練習才行」。也就是說,1萬小時還不夠!

學習如何發生,事情如何做成,能力如何提升?大抵不過是了解、練習、犯錯、反思、再來。

有些時間省不掉,有些步驟跳不掉。

生完小孩後,我一直震驚於人類文明到了這個地步,每個新媽媽還必須把浩如煙海的知識技能從頭自學。從餵奶到哄睡,從發高燒到食物過敏,並沒有一個程序可以把最佳答案直接下載到腦海里。(注意,下載到手機上不能算下載到腦海里。)

女兒2個月大時,有過連續20天每天腹瀉10次以上。我和隊友跑了3家醫院共計10次,面對大夫們莫衷一是的委婉答案、彼此衝突的診療方案,我明白了現代醫學並不如我曾經以為的那麼全知全能。

於是,作為養娃這個項目的靈魂人物,每個媽媽都要投入這許許多多個1萬小時,奮鬥在這親力親為、去偽存真、融會貫通、因地制宜的理論結合實踐的路上。

人類所有的研究與經驗,都是你的資源,但它不會自動生成一個答案,不會自動鑄就你的生活,不會自動灌溉出你的孩子。

有天在計程車上閑聊,我媽忽然說:

「昨天來給鋼琴調音的師傅說,咱們鋼琴買貴了,應該買從日本進口的二手鋼琴,據說日本牌子供應日本市場的質量最好,二手的還便宜,但要懂的人去挑,……」

我說:

「媽呀,我現在已經回到中學時代了,語數英物化生史地政音體美,功課種類特別多。

學籍學區買房租房貸款裝修,閱讀英語奧數鋼琴舞蹈繪畫手工,生理心理語言動作習慣教養……自己還要讀書健身美妝穿搭,還要搖號買車理財保險旅行海淘……六個大人但凡誰得了慢性病,還不得學貫中西醫,你看,最近我又得研究疫苗了……

哪個領域都有大量的專門知識,大量的信息不對稱。我小時候雖然是學霸,畢竟高考有範圍的,現在我終於懂了什麼叫「知識的海洋」!

你饒了我吧,這海洋我遨遊不動了,這錢就讓賣鋼琴的人賺了吧。」

這個海洋的邊界,隨著孩子的長大,還不斷蔓延生長,尤其如果你生活中剛好有幾個遨遊得特別歡實的學霸家長。

在女兒音樂班上,一個學霸家長介紹經驗——

為孩子學琴練耳,家裡剛換了一台配置高級音響設備的車,行車途中放經典CD,從而保證她360度無死角生活在品質音效中。

作為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我的大腦瞬間自動生成了這個項目的思維導圖——

要買一輛新車,要賣一輛舊車,要辦理證照保險,要挑選CD沿途播放,要準備錢,最重要的,其實是鼓起勇氣,翻過二手車交易、車載音響等多座信息不對稱的大山,迅速用知識武裝自己,不厭其煩地完成各項後勤手續。

電光火石之間,我和老公交流了一個眼神,心領神會地自我放棄了。

你看,我們知道不能什麼都想要。但是,你能全部放棄么?

那麼,工作方面這1萬小時能不能省呢?

任職過麥肯錫、亞馬遜、4年就在紐約上市的創業公司,我敢說一句,我見識過「敬業」兩個字是怎麼寫的。

但凡做出過點成績的人,誰還沒幾個懸樑刺股的故事了。想做好一件事,固然有方法與運氣,但時間和心血,總是要扔下去的。

一天扔8個小時和一天扔16個小時的人,能一樣嗎?

不可能一樣。

那麼,積累1萬小時的速度慢一點,人家花三年的,我花五六七八年,行不行呢?

公平地說一句,也許可以。但是更多情況下,並不可以。

如果,

公司文化整體比較支持女性發展;

默認夜晚周末假期是私人時間;

工作時間地點有靈活度;

行業和公司節奏穩定,氛圍不是往死里拼;

你多少積攢了經驗能力和信任度,有一些談判的價碼……

上述條件成立若干項,職場媽媽的境遇會好很多。

但是,這不是中國(和全球)職場的標配,同時我們自己也會出於各種原因,權衡放棄相對舒服的環境。

《瘋狂動物城》里表現兔子Judy在警官學院的努力,深夜一邊做仰卧起坐一邊看書,配著很燃的BGM——這個畫面就是大多數老闆團隊客戶投資人對我們的期待。要燃,要很燃,要非常非常燃。

那麼,一邊摟著孩子(更多是被死死抱著),一邊回答十萬個為什麼的媽媽們,還能一邊看書一邊仰卧起坐嗎?

像陳粒的歌里所唱,

「看我痴狂還看我風趣又端莊,要我美艷還要我殺人不眨眼,圖我情真還圖我眼波銷魂……」

最後的結果呢,職場媽媽的狀態就是這首歌名,叫做《易燃易爆炸》。

我沒有否認,工作和養娃是有協同效應的,彼此促進。要養娃的媽媽,雖然在職場上心有牽掛,但總體是更珍惜工作的——要麼為了經濟原因,我得給孩子更好的條件;要麼為了精神原因,我不能為孩子失去自己。

在工作中,帶娃這個事情,逼著我這個半輩子從未學會「排優先順序、抓大放小、授權團隊」的人,不得不開始練習。不算壞事。

身為職場媽媽,也讓我和共事的職場媽媽更能協作——

我們知道各自的娃每天幾點倒,所以幾點可以重新上線;我們知道最近誰家的娃發了燒、蛀了牙、配了眼鏡;誰老公又雙叒叕出差,誰買房被上家毀了約,誰跟老公親媽和/或婆婆撕了一場……

這一坨坨五光十色的雞毛對工作產生或大或小的擾動,職業婦女們相互關照、團結奮進。

而帶孩子這個事情,用上了我在職場上歷練出的所有技能——當我五歲的女兒流利地說出,「媽媽明天要交暑期生活的PPT,文件太大了你帶個U盤」,我揉揉眼睛,確定不是我老闆附體了么。

可是,即使有協同效應,坦白說,養小孩這個事情,讓我成為一個我自己更想成為的人,但並不一定讓我成為一個我老闆更想要的人。

人生中,有的代價你願意給,也許也給得起,但並不等於沒有代價。不要自己騙自己。

所以呢,我朋友馬曳一向對Sheryl Sandberg的《Lean In》不以為然。她寫過:

「站在SS的位置上說女人其實可以擁有一切,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它暗示你如果事業不夠強,或者家庭不夠好,是因為自己不夠強大。

如果我在她的位置上,那麼至少有98%的會議我可以自己安排時間,同時,家庭事務里凡是可以用錢解決的問題,一概可以用錢解決。這樣的生活,當然會比我們的看起來遊刃有餘的多。」

確實如此,剛剛退隱的天后安室奈美惠一直是個好媽媽,據說每天早上6:00起床給兒子做便當,同時堅持18:00以後不排工作,很值得尊敬。

不過,19歲就是天后的她,是選擇不賺一些錢,是選擇可能不夠紅。我等凡人,你跟老闆去劃一個18:00以後堅決不排工作的線看看。分分鐘要失業。

馬曳的讀者留言里有一條說,「所以Lean in就是以中產階級女性為目標用戶,實際上講的卻是金字塔頂端才能實現的美國夢」。

所以,我自覺無論總結什麼經驗去指導其他職業婦女——常見的無非「排優先順序」、「適當外包」、「減少焦慮」這些要點,必然會有「何不食肉糜」的問題。

譬如我自己,一邊身心俱疲,一邊樂此不疲,無非仗著——四位老人還都身體健康,老公比較給力,有個年中無休的阿姨,以及工作時間有靈活度。

有些工種,就是不可能每天回家吃晚飯陪娃哄睡,即使我願意9點重新上線,做夠鍾數。(即使在2個孕婦、2個泵奶媽媽的項目上,我每天夜裡12點到家,再泵奶1小時)

那麼,既然平衡是不存在的,我怎麼辦呢?總不能不過了。我只說一條吧,就是把所有用來糾結的時間都省下來。

折磨人的,總是那種反反覆復的自我懷疑。

你喜愛工作或者必須工作,找到一個勉勉強強的平衡,然而一有風吹草動,心裡又會驚起一灘鷗鷺。

這種風吹草動,包括但不限於,

你孩子病了,

你家老人病了,

你孩子班主任召見你了,

你孩子音樂老師說,最好同時學鋼琴和小提琴(於是上課接送陪練時間都要double),

或者僅僅是,你女兒軟萌甜糯嗲地呼喚一聲,媽媽你能多陪陪我嗎,

又或者,你遇到一個非常想拉黑的客戶,儘管你今生今世還從未拉黑過一個人,可這個客戶分分鐘在挑戰你底線,

可是,你若回家了,小孩重新drive you crazy,也難保看到舊友新知們生氣勃勃地曬出工作業績,不會懷念那個如火如荼、意氣奮發、升級打怪的世界。

……

就是這樣的反反覆復了。

作為一個人格極其分裂的天秤座AB型血,為了解脫自己,終於有一天,我把「為什麼要工作」的理由寫了下來。從此關上這個盒子,輕易不再打開。

我已對此做出負責任的思考,

我已對此做出負責任的決定,

我願意擁抱它的好處,

我願意接受它的壞處,

這未必是最好的決定,

但這是此刻我能做出最好的決定。

那麼,我認為自己必須工作的理由是什麼呢?跟大家也差不多。

1、我想賺錢。我絕對不算奢侈,但也沒打算降級生活方式。讓我回家帶娃,節衣縮食,窮游歐洲,我不肯。張愛玲寫過,一個人有樣本事,總捨不得放著不用。我也捨不得。

2、講真呢,我也工作,對孩子父親的養家壓力小一點。當我站起來想辭職的時候,他總會說好,do whatever you want,那麼我也想他有這個自由這樣做。

上面兩條寫得較為溫婉,幫你划下重點——窮。

3、活著總要一點存在感,一點成就感。無論是正式工作還是半夜寫公號,都是我不肯因為當媽就放棄的自我。這個成就感,光陪伴一個小朋友,我自認並不太夠。小朋友成長什麼樣,也要順其自然,我這個性格,把所有火力都集中到她身上,她會過得太慘。

4、每個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學,而我總覺得人還是要自己養得活自己的,尤其是中國女性。那麼我希望言傳身教。

我對全職媽媽沒有半分不敬的意思(其實我挺羨慕的)。如果我現在自己回家寫稿出書可以養家,我會欣然回家的,不過目前讚賞也就每天買半杯咖啡吧。

也許有一天,想法會起變化,想想明年她要開始上學做功課,頓覺窗外寒風凜冽。但是,此時此刻,這是我的選擇,不再糾結。

一旦不再糾結,其餘只是生活管理和自我管理上,持續地摸索、練習和局部優化罷了。

當家事需要我們站起來就走的時候,我們站起來就走,什麼也改變不了我們是母親的事實,不必上綱上線自我懷疑是否足夠敬業。(別人懷疑,自動屏蔽。)

當工作需要我們站起來就走的時候,我們站起來就走,什麼也改變不了我們要好好工作的事實,不必上綱上線自我懷疑是否算是稱職的母親。(別人懷疑,自動屏蔽。)

今年夏天,我早早安排了帶媽媽和女兒去度假,臨行前公司突然有全天的重要會議。我沒有取消休假,只是在湖光山色的酒店裡,打了整整9個小時電話。

遠程開會,效果多少打折;雖然休假,也沒陪好小孩。我只是已經放棄了豁出去選擇其中一邊做到極致的姿勢。代價總是有的,我只是接受了它。

夜深人靜時,會議結束、娃也睡了,我跑到樓下大堂對著湖光山色喝了一杯。明天還會降臨,會還要開,娃還要醒,但這一杯先開開心心地喝下去。

在這個意義上,我放棄了尋找答案。因為我想通了一樁事情——

我要探索的答案,從來不該是如何保證結果「一定很好」的平衡,而是在其實沒有辦法保證結果「一定很好」的情況下,依然與世界和自己,和平共處,百戰不殆。

作者簡介:Autumn QT,現居北京,五歲女孩的媽媽,七年麥肯錫諮詢,四年互聯網運營,目前創業中。天秤座AB型血的糾結星人,主寫職場與情場的選擇題。如果不更,那就是因為真的太忙了。公眾號:清醒貪心記(ID:qtnotes)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中年女人的婚姻生存指南
他是享譽世界的文豪,卻用死亡逃離了48年的婚姻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