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剛剛,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任務三級異常!商業航天前路依舊漫漫

剛剛,中國首枚民營運載火箭任務三級異常!商業航天前路依舊漫漫

2018 年 10 月 27 日下午 4 時,藍箭航天在酒泉基地嘗試發射中國第一個可以入軌的民營運載火箭「朱雀·南太湖號」,火箭發射後飛行正常,一二級工作正常,整流罩分離正常,但在發射的最後階段,因為火箭三級出現異常,導致任務不順,遺憾未能將所搭載的「未來號」衛星送入軌道。

圖丨朱雀·南太湖號發射現場(來源:藍箭航天)

雖然發射不順,在場科研人員難免失望,然而這一次尚無前例的勇敢嘗試也讓年輕的藍箭團隊經歷了一次堅實的歷練,中國商業航天事業也更有希望在挫折過後練就更加強大的內功,打下踏實的基礎。畢竟,他們所在的酒泉基地也是從篳路藍縷到今日規模,也是在遇到了無數的挫折過後才創造了無數的傳奇。

火箭發射對於如今的中國人來說早已不再陌生,而在中國四個主力發射場中,酒泉無疑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它不僅建立的最早、發射次數最多,而且還是中國目前唯一可以執行載人航天任務的發射場,可以說,它支撐起中國航天的大半壁江山。

60 年前的 1958 年 10 月 20 日,十多萬人在中央「發展以原子彈、導彈為代表的國防尖端科技事業」的號召下,奔赴這片內蒙古與甘肅交界的大漠深處,成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東風航天城),正式開始了在荒漠戈壁中的艱苦創業。

2800 平方公里一望無際的黃土之中,一切的基礎設施都需要從零開始,而建設團隊在不到兩年半的時間裡,就完成了導彈和火箭測試的必備設施。自那以後的 60 年來,東風拔地、長征刺天,100 余顆衛星、11 艘飛船、11 名航天員和兩個空間實驗室在這裡升空。從「東風」、「長征」到「神舟」、「天宮」,這裡見證了中國的航天事業是如何一步步從稚嫩走向成熟、從弱小走向強大。

圖丨朱雀·南太湖號(來源:藍箭航天)

1960 年,中國在東風 1 導彈的基礎上開始了東風 2 彈道導彈的研發,期間遍嘗艱辛,在經歷了 1962 年 3 月的首次試射失敗之後,兩年多的的卧薪嘗膽終於在酒泉基地換來了 1964 年 6 月 29 日的發射成功,以及 1966 年 10 月 27 日的兩彈結合試驗,標誌從此中國擁有了可用於實戰的核彈道導彈。

在隨後的歲月里,東風家族不斷發展壯大,1966 年、1970 年和 1980 年,東風 3、4、5 相繼成功試射,個中型號時至今日依舊劍指蒼穹,將幾十年的技術積澱化成最銳不可當的利器,時時刻刻捍衛著祖國的空天。

圖丨東風 5B 洲際導彈

但逃離地心引力的澎湃動力不僅僅可以用於保家衛國的導彈,中國科研工作者也借著東風之力「化劍為箭」,參與到人類遠征太空的宏大事業之中。

1970 年 4 月 24 日 21 時 35 分,由長征一號火箭托舉的「東方紅一號」人造地球衛星在夜色的襯托下成功飛天,標誌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製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至今它仍然在軌道上靜靜運行。而這次事件也有影響深遠,2016 年,經國務院研究決定,把 4 月 24 日這一天設為「中國航天日」。

圖丨東方紅一號

2003 年 10 月 15 日 09 時整,這一刻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再次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神舟五號飛船和航天員楊利偉從這裡出發,在經歷了 21 個小時、14 圈的繞地飛行之後順利返回,幫助中國成為「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玩家,太空開始變得觸手可及、不再遙遠。

2011 年 9 月 29 日 21 時 16 分 03 秒,又是一個值得自豪的時刻,又是在酒泉,「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升空,在接下來的兩年中,神舟八、九、十號飛船分別與與進行多次空間交會對接,中國載人航天「三步走」工程開始向 2022 年建成中國空間站的目標挺進。

圖丨中國空間站建成後概念圖(來源:TMRO)

回首幾十年艱苦卓絕、險阻重重的探索史,除了一件又一件的大國重器之外,最值得銘記的應該是那一個個隱姓埋名的航天人,是那些曾在第一線奮鬥過的科研工作者,他們的貢獻不可埋沒、將不會被遺忘。

中國民營火箭的努力,才僅僅是商業航天前進路上的一小步,中國的商業航天創業者前承六十餘年先輩奮戰之餘志,後啟萬億太空市場之未來,漫漫長征路,已經出發,前途尚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谷歌推出數據集搜索引擎,可支持中文搜索
麻省理工學院正在研發可以消耗二氧化碳的電池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