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打綁腿曾是軍隊的標配, 為何會突然退出軍事舞台?

打綁腿曾是軍隊的標配, 為何會突然退出軍事舞台?

原標題:打綁腿曾是軍隊的標配, 為何會突然退出軍事舞台?


綁腿在中國的軍事裝備時間那是非常久遠了,最早到什麼時候,不清楚,但是在整個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綁腿曾經是我軍最耀眼的裝備之一,看上去就是那麼威風凜凜,以至於後來在拍建國前革命鬥爭題材影視片的時候,如果出現了一列沒有打綁腿的我軍士兵,那就是很大的一個穿幫鏡頭。綁腿在實際的軍事行動中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在我軍沒有機械化部隊的時期,全靠士兵兩條腿實現大規模運動作戰,綁腿對於提高士兵行走能力功不可沒。但是,從什麼時候起,綁腿就基本消失了呢?



遠征軍綁腿


大凡看過國產戰爭片的朋友都會發現,從抗戰開始,我國軍隊的廣大官兵給人的整體印象是,軍裝雖然不奢華,但有一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行軍作戰時,人人打綁腿。

不僅僅我國軍隊,外軍在軍需裝備上,也曾依賴過綁腿,這點,從國外的影視劇中可以得到印證。二戰時。美軍還有士兵打綁腿,日軍也有士兵打綁腿,軍官則穿皮靴。



美軍綁腿



日軍綁腿


只是,他們適應戰場形勢快,更加及時將原始的綁腿更新為戰靴了,這樣操作更容易,也更安全。


士兵打綁腿到底始於何時,編者沒作具體考證,但據說,在現代化戰爭以前的先民,就認識到護腿的重要性,所以,古時部隊裝備中也有綁腿一項。


有過戶外運動經驗的朋友都知道,暴走、爬山時間久了,雙腿就會不舒服,有個形象的說法是,雙腿灌鉛似的。這些就是因為長時間用腿,血液不迴流所至。打綁腿的目的就職促進血液迴流,保證用腿安全。



運動護膝

現在的戶外運動愛好者,遠行時,往往會配上彈力襪,其作用與行軍綁腿是一樣的。這種彈力襪的全名叫"分段壓力型彈力襪",其特點就跟上面講的打綁腿一樣,腳踝部彈力最緊,越往上越松。另外,現在的護腿、護膝、護腕等等小裝備,就是綁腿的升級版。


打綁腿的具體做法很簡單,將醫用的彈力繃帶或一般的布條,從腳踝處開始,一圈一圈地往上綁,一直把整個小腿給綁完。這個方法既經濟,又有效,只要把腿綁好,就算走上很遠也不會覺得酸、脹、麻、重了,所以,才一直受到國共雙方部隊的青睞。



抗戰劇照


打綁腿的正確方法是,就是腳踝附近的部分要綁緊些,再往上就不用綁那麼緊,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血液迴流。以前新受訓時,都會有綁腿課。


綁腿的回憶


行軍綁腿也好,分段壓力型彈力襪也好,之所以都遵照下緊上松的原則,這是因為腳踝部的血液要迴流,克服的重力作用最大,所以要綁得最緊;越往上,重力作用越小,所以可以綁鬆些。而且下面綁得緊,上面綁得松,這兩者的壓力差也有利於血液往上面迴流。


作為行軍打仗的軍人,綁腿的作用遠遠不止如此,它還有許多附加功能。比如:


防止山蟲螞蝗與荊棘,代替三角巾固定傷損的骨頭,多條綁腿布連接絞成繩索當爬高盪遠的牽引繩,製作成簡易擔架的捆綁繩,捆綁俘虜的「刑繩」……可謂是小物件,大用途。


打著綁腿的從軍少年


我軍到底是在什麼時候最終取消綁腿的呢?是在抗美援朝時期。這裡面是有血的教訓的。我軍在剛入朝鮮的時候是打著綁腿的,不過在後來的資料片裡面就看不到了。我們剛剛入朝打著綁腿的士兵們,在對美作戰中,很快就發現了綁腿簡直就是要命的東西。這些剛剛經歷了國內戰爭的士兵們,是非常熟悉國民黨軍隊的軍事裝備的,他們也和我們一樣打著綁腿,他們使用的武器對於單兵來說,主要是子彈和破片殺傷,當然也有衝擊波傷害,不過這不礙綁腿什麼事,甚至於綁腿由於是布帶,還可以用於包紮,體現了綁腿的良好作用,而被繼續使用。在抗美援朝作戰中,美軍的裝備,我們就搞不懂了,美軍的大規模殺傷武器,那是我們從沒有見過的。


在初期的作戰中,我們就見識了美軍的燃燒彈和遠距離噴火器,那是化學燃燒劑,你用沙子也好,滿地打滾也好,根本無法撲滅,如果士兵的衣服被點燃,那就只有眼睜睜看著被燒光,即使撲滅了,這些燃燒劑會造成嚴重燒傷甚至是深度燒傷,對於士兵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與此同時,美軍也使用化學武器,如果是呼吸類的可以帶上防毒面具,但是如果屬於沾染類的,由於其很強的侵透性能和停留作用,對付這些武器的唯一辦法,就以最快的速度脫掉軍裝和褲子,但是,此時士兵的腿上如果還有綁著綁腿,那可就極其糟糕了。而我軍由於沒有接觸過這樣的武器而付出了大量的士兵生命,教訓十分慘重,而後,在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大家紛紛脫下了綁腿,是適應現代戰爭的自然進化。



美軍火焰噴射器


唯一擺脫困境的辦法,就以最快的速度脫掉軍裝和褲子,但是,此時官兵腿上的綁腿卻發揮了極大的負作用,大量官兵因此付出了生命。這個教訓十分慘重,此後,在沒有明令禁止的情況下,為了適應新戰爭形勢,大家紛紛脫下了綁腿。


當然,凡事都有兩面性,綁腿當然也有它與生俱來的缺點:


一、綁腿雖然在長途步行中有較好的效果,但因為壓迫了血管,就降低了爆發力和靈活性。也就是說綁腿在省力和減少酸痛的優點適用於平原、山嶽地區長途步行,但並不適合於平原衝刺和劇烈的山地活動;


二、打綁腿需要較長時間,要是遇到緊急情況,士兵很難有時間去完成綁腿的捆紮動作,完全不適合現代戰爭的需要;


三、用一條髒兮兮的綁腿布來勒緊血管前方,防上大出血是可以的,但直接捆覆在傷口上更容易造成感染,隨著單兵急救用品的普及,綁腿兼做紗布的功能其實已經毫無意義。而且一條長期受潮磨損的布條,用來攀越承重過於危險,雖然可以應急,但完全可以用比較專業的繩索代替了;

四、綁腿在河流較多,降雨量較大、較為濕潤的山林地區使用時,往往會帶來一些副作用。穿短褲,用天然纖維製成的綁腿,易磨損,易受潮,而且不易晾乾,而用化工纖維製造,受熱易粘連,皮膚還易過敏。要是穿長褲打綁腿就更麻煩了,容易存水,難以透氣,更容易「爛襠」。綁腿的優點只能發揮在我國北部和中南部較乾燥的地區,可在南部邊界那種極潮濕地區,反而成了缺陷;



五、冬季保暖性能差,一般綁腿勒緊後,衣服中層的存氣量會大大下降,直接影響到衣物的保溫效果,運動時可能感覺不太出來,但停下來後就會覺得很冷。


隨著時代的變遷,戰場環境的不斷變化。綁腿這個曾經士兵腿部重要的防護裝備,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也漸漸地退出了歷史舞台,最終成為一段不可重現的記憶。


知識拓展:


打綁腿的原理其實很簡單:擠壓靜脈的血液,促進血液迴流。不過綁的時候有個竅門,就是腳踝附近的部分要綁緊些,再往上就不用綁那麼緊。



如果踝部的綁腿緊張度是100,在小腿中間的部分就降至70、80,而到了膝蓋附近呢,緊張度只需要50、60就可以了。這是因為腳踝部的血液要迴流,克服的重力作用最大,所以要綁得最緊;越往上,重力作用越小,所以可以綁鬆些。而且下面綁得緊,上面綁得松,這兩者的壓力差也有利於血液往上面迴流。


如果嫌打綁腿麻煩,建議買一種專門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彈力襪。這種彈力襪在很多藥店里都有出售,價格也不算太貴,兩三百元就有。這種彈力襪的全名叫「分段壓力型彈力襪」,其特點就跟上面講的打綁腿一樣,腳踝部彈力最緊,越往上越松。

不過客觀地說,這個方法只能「治標」。不管是打綁腿還是穿彈力襪,都不可能修復老化的靜脈瓣,所以它的「病根」是治不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工科技 的精彩文章:

印度將採購三百多架光輝戰機, 捏著鼻子也得吃下國產貨
中國反隱身雷達總師:四代雷達具備了爭奪世界冠軍的能力

TAG:軍工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