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魚子醬文化CEO雷瑛:從偶像到親子,我們要做圈層文化的發起者

魚子醬文化CEO雷瑛:從偶像到親子,我們要做圈層文化的發起者

文:蠟筆小心

2018年是綜藝爆款疊出的一年,各種題材類型層出不窮,而回顧開啟「偶像元年」的爆款節目,自然非《偶像練習生》莫屬,其內容製作邏輯和營銷模式,為行業開闢了先河,背後的節目製作公司魚子醬文化,也在2018年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圈層奇蹟。

在初秋的上海靜安區酒店,記者見到了魚子醬文化CEO雷瑛,共同探究內容生產與品牌營銷背後的邏輯。

「親子內容最重要的核心是陪伴」


結束完忙碌的親子內容營銷推介會後,雷瑛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初見的第一印象,就像她的名字一樣溫柔幹練,雷厲風行的性格,談話間的爽朗的笑聲,讓周圍人不自覺被她的魅力所吸引。


魚子醬文化CEO雷瑛:從偶像到親子,我們要做圈層文化的發起者



作為資深電視人出身的雷瑛,在湖南衛視十年的時間為她以後的創業打下了堅實基礎。從湖南經視記者,到娛樂無極限制片人、新聞中心副主任,這一路她走的穩健而紮實,2004年,她創立了金鷹卡通衛視,並擔任頻道總監和金鷹卡通有限公司董事長,對於現在的魚子醬文化著力打造的親子板塊倍伶倍俐文化來說,似乎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

「我覺得無論什麼經濟形勢,省什麼錢都不會省孩子成長和教育中的錢,其他消費上確實會有收縮,在這種前提下,怎麼藉助這個親子圈層達成各種交互和互動,是我們的目標。」

在全民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孩子的教育投資在家庭中仍然是剛需般的存在,對於親子市場來說,優質內容和傳播平台是關鍵而親子圈層濃郁的文化氛圍和高門檻,意味著篩選機制會更加嚴格,在這種背景下,倍伶倍俐文化與央視和愛奇藝的合作是當下的「最優選擇」。

「合作很簡單,我們就是要頭部的平台和頭部內容的合作機會」。選擇央視少兒合作的原因,被雷瑛簡單概括為「親子渠道當之無愧的NO.1」。2017年伊始,由魚子醬文化擔任製作方,中國首檔動畫益智挑戰類少兒節目《零零大冒險》上線央視少兒頻道,實現了首播收視平均1.07的佳績,隨後,魚子醬文化親子板塊開始全天候包盤運營央視少兒頻道的資源。


魚子醬文化CEO雷瑛:從偶像到親子,我們要做圈層文化的發起者



當時間來到2018年,選擇與愛奇藝合作,對於雷瑛來說更多是基於大數據的考慮,「愛奇藝兒童內容量超8萬小時,佔據了全網流量的50%,愛奇藝在網路傳播上也是No.1」。通過與頭部平台的強強聯手,進行內容上的深度合作,繼而打入親子圈層,擊中親子消費群體的痛點,這是倍伶倍俐文化進擊親子圈層的「野心」。

在2018年,倍伶倍俐文化將重點打造四檔優質少兒節目,《零零大冒險》第二季、《星空下的童話》、《了不起的兒科醫生》《國王的晚宴》。當記者問及雷瑛總裁相比較更喜歡哪個節目時,她坦言說更喜歡《國王的晚宴》,理由是因為這檔節目「很特別」。

「孩子們從小都有個夢想是成為小王子小公主,而真正的城堡是什麼樣子呢?童話中的城堡和現實中的城堡的差異,這種社會認知的過程其實就是孩子學習的過程。通過了解一些國家的人文歷史和特殊背景,對於小朋友來說是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角度」。

如同雷瑛口中所說的,真正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看世界,激發孩子興趣點才是一檔少兒綜藝最重要的前提。而對於成功打造出多檔爆款IP的魚子醬內容團隊來說,製作親子綜藝的邏輯與製作音樂節目的邏輯完全不同。

「對於親子綜藝,不會使用爆款內容的概念,而是同步內容的概念,製作「陪伴型」家庭綜藝,從不同角度去切入親子文化」。

對於已為人母的雷瑛來說,倍伶倍俐文化是她一個美好的寓意和希望,「我希望每個人都擁有美好的童年」。從內容到品牌再到IP,從強互動到直接c端的互動,對於打造親子圈層文化來說,魚子醬文化想做的是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閉合。

「不僅是內容生產者,是圈層文化的發起者」


從《歌手是誰》、《黃金單身漢》到《2017快樂男聲》,再到《偶像練習生》、《中國音樂公告牌》等一系列節目,魚子醬文化一直致力於從圈層文化中挖掘優質內容。特別是2018年「偶練」播出之後,魚子醬文化將槍口對準偶像市場,不斷圍繞「偶像生態」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魚子醬文化CEO雷瑛:從偶像到親子,我們要做圈層文化的發起者


「我們的綜藝板塊不僅僅是一個內容的生產者,用今天的話講,是一個圈層文化的發起者。」

從《偶像練習生》用真人秀思維挖掘偶像文化,製造圈層爆款,再到《奇妙的食光》打造定製款「粉絲綜藝」,以及《中國音樂公告牌》瞄準「打歌+偶像」這一組合,魚子醬文化以內容為武器,在偶像生態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打法」。

「魚子醬文化從原來特別專註做內容,現在升級做偶像生態文化,包括粉絲運營,偶像本身,還有延展的一些內容,這都是魚子醬文化核心要去做的」。

「偶練」對於魚子醬文化的2018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播出之後所形成的「蝴蝶效應」,讓國內的偶像市場從門可羅雀到炙手可熱,僅僅就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粉絲經濟,藝人運營,後續IP熱度如何延續,這些在國內並沒有可以參考的先例,所以很多時候更像是「摸著石頭過河」。雷瑛在採訪中坦言道,這檔節目教會了她們三個東西,「共享、出圈和帶貨。」

「抱團是弱者做的事情,共享是我們要握成拳頭向市場去發力,在某一個領域的上中下游,激發大家的興趣共同去做一件事情。我希望魚子醬文化是偶像生態里非常重要的一環,跟大家一起來創造一個新生態」

在龐大的偶像生態的面前,個人並沒有辦法做到覆蓋前端至後端,最好的共贏方法,就是懂得合作和共享資源,創造一個能吸引更多人進入的良性生態。而在營銷上,魚子醬文化也深入挖掘並細分了粉絲經濟這一領域,例如通過「小哥哥」帶貨,打造充滿人情味的次節目IP,以及後續拍攝的一系列粉絲向綜藝節目,都是增強粉絲粘性的有效手段。

「粉絲經濟做好有個度,你不能無限制的挖掘,過量了就會崩塌,我覺得會慢慢走出自己的東西,就像今年魚子醬文化和愛奇藝最大的『寶寶』就是催生出了國產小哥哥」。


魚子醬文化CEO雷瑛:從偶像到親子,我們要做圈層文化的發起者



從青澀懵懂的素人到萬千粉絲追捧的偶像,這些本土培養出的「國產小哥哥」,對於雷瑛來說是一件充滿自豪感的事情,同時也意味著國內的平台公司已經具備了偶像造星的能力,在未來偶像生態產業鏈的不斷完善下,會催生出更多的可能性。

從專註的內容製作公司,到圈層文化的發起者,魚子醬文化的視野一直都走在了行業前端。通過「親子圈層」與「偶像生態」兩條腿走路,相信在2019年,魚子醬文化會為行業探索出更多的新形態。


魚子醬文化CEO雷瑛:從偶像到親子,我們要做圈層文化的發起者



對話:

記者:下半年的時候偶像產業也遭遇到一些挫折,您覺得今年的娛樂環境是比往年的更好還是更壞呢?

雷瑛:當某一件事情,它具有爆發能力的時候,好的和不好的肯定都相伴相生,我覺得對於中國來講,創造中國的流行文化這一定是個正道,而不是個歪道。在創造中國流行文化這個事情上哪些是可以做,甚至是要放大做的,哪些是要注意不要去產生負面的影響,我覺得所有的節目確實是應該有擔當。

記者:在這種背景下,2019年魚子醬文化還會有哪些布局?特別是在偶像生態上。

雷瑛:在整個偶像相關的內容和衍生產業上,魚子醬文化會有自己的一些布局。比如說圍繞《偶像練習生》,我們會生產一系列節目,如綜藝節目《奇妙的食光》《青春的花路》等,也會給新出道的偶像更多的展現個人和個性的機會。在音樂類節目的類型上,魚子醬文化也會一如既往的勇敢的去探索一些新形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