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能自研洲際導彈為何發射車卻需進口?全球曾只有一個國家能造

中國能自研洲際導彈為何發射車卻需進口?全球曾只有一個國家能造

原標題:中國能自研洲際導彈為何發射車卻需進口?全球曾只有一個國家能造


中國在軍工出口方面限制相當寬鬆,目前已轉讓的最先進技術之一,當屬向白俄羅斯轉讓的A200遠程火箭炮技術,稱為:「波羅乃茲」。關於這個轉讓項目,讓許多人感覺很是奇怪,中國與白俄羅斯的關係似乎不是非常密切,白方卻以前所未有的優惠待遇,不僅是完全轉讓,還可以追加後繼的技術,比如:M20,更擁有對外出口權,等於可以與我們搶市場。


A200


還有一點,這款遠火連我軍自已都沒有列裝,為何技術卻完整轉讓給白俄羅斯?其實,原因很簡單,白俄羅斯方面對我們也一樣大方,轉讓了多項先進技術給中國,其中之一:重型軍用越野卡車技術,目前相關產品已廣泛應用於我軍的各個領域,主要用於東風導彈發射車,至於在民用市場也有不小的份額。



A200

中國能自研洲際導彈,為何發射車卻需進口?沒錯,看似簡單的發射車,確實為高技術,當年全球曾只有一個國家能造,那就是白俄羅斯,僅由明斯克重型車輛廠生產。到目前為止,美歐國家,則由需求與理念問題,至今沒有形成類似產品的生產能力。全球也只有三個國家可以實際生產,一個是俄羅斯,近年才利用擁有許多配套企業的關係,也組建起自已的重型車輛生產線,另一個是中國。



以前用拖車


直到上世紀70年代我們才第一次接觸到這一技術,當時從埃及獲得一輛MAZ-543導彈車,後來隨著我軍試圖發展機動發射能力,從80年代開始研發自已的產品,但是性能並不理想,尤其是更重型的車輛技術掌握不了,比如:8軸車,故而早期的東風31導彈只能算是拖車發射方式,後來才有了從白俄羅斯引進的相關技術,這才實現機動發射的要求。


早期的發射車


也許我們自已努力下去,也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所需的時間與成本將相當高。重型軍用越野卡車雖說為卡車技術的一個衍生品,但是其要求過高,不是簡單的放大一點的問題,即要求有相當的載重能力,又要求有相當的機動性,尤其是越野條件,那麼造成的後果就是技術上的複雜性,白俄羅斯之所以能掌握這一技術,屬於長期大量試驗的結果,在研發早期投入相當大的精力,故而解決起來已有相當的經驗。



國產品


我們直接從白俄羅斯引進技術,實際可以大大加強相關項目的研發進度,否則真要花費不少。再加以自身的不斷努力,我們已經完全掌握了相關的技術,形成自已的重型軍用越野卡車系列,現役東風31AG導彈,以及東風41導彈都可以使用國產車輛進行機動與發射,具備了極強的戰場機動性。


巴鐵也在用


如今不僅具備滿足了我軍自用的需求,而且還可以出口給了巴基斯坦等幾個國家,成為國際市場上,少量可以供應此類產品的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浴火百鍊 的精彩文章:

這國為緊隨我們公開核航母計劃:不僅安裝激光炮,還要搭載六代機
俄制防空系統在敘利亞屢建奇功:如今再推新品打算搶佔全球市場?

TAG:浴火百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