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被低估的中國5G巨頭:高通排它後面,有望拿下6300億大訂單

被低估的中國5G巨頭:高通排它後面,有望拿下6300億大訂單

近日,高通在香港舉辦了4G/5G峰會。高通總裁Cristiano Amon表示,藉助於高通開發的Snapdragon X50 5G晶元,高通與愛立信在斯德哥爾摩實驗室撥通了全球首個5G通話。Amon不僅展示了未來5G智能電話的模樣,還公布了包括華碩、小米、OPPO、vivo等在內的一系列將會使用Snapdragon X50 5G晶元的OEM廠商。

但是,高通5G OEM廠商中缺少了一些熟悉的身影,那就是蘋果、三星和華為。這是因為,這三個巨無霸科技巨頭打算採用自己的5G晶元。摒棄高通5G晶元,獨自研發5G處理器,三星、華為、蘋果等之所以採用這種「高成本」模式,主要是因為5G技術在未來的科技世界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掌握核心的5G技術,才能夠在未來的科技競爭中增添強有力的砝碼。

目前,在全球5G技術領域,高通、愛立信、諾基亞等廣為人知。這是因為,它們在5G領域都創造出了許多「佳話」。高通、愛立信撥通第一個5G通話;愛立信拿下全球近一半5G訂單;諾基亞與美國運營商簽訂35億美元大訂單。這些5G巨頭們,似乎在全球內已經少有對手。

然而,在我國,存在著一個「被低估的5G巨頭」,甚至三星高通的5G技術實力也排在它後面,它就是任正非的華為公司。通常情況下,5G專利的數量最能夠體現一個公司的5G水平。據統計,華為目前共持有1481項5G專利,全球佔比28.90%,排名第一。而5G巨頭高通持有15%的5G專利,三星持有18%的5G專利。

華為公司在5G方面之所以能夠取得令人驚訝的成績,和華為重視研發密切相關。華為5G產品線副總裁朱慧敏表示,「敢於投入,捨得投入,投入早」最能概括華為在5G技術上取得全面領先的本質原因。

早在2009年,華為就展開了5G方面的研究;而2012年-2018年,華為推出了5G關鍵技術驗證樣機、系統測試原型機,參與5G標準的制定以及促進5G技術的產品化。目前,華為已經在全球多地(倫敦、首爾、北京、深圳、多哈、杭州等)建立了5G樣板點。例如,華為與中國移動在杭州打造了100多個樣板點;與中國電信在深圳建立了70多個樣板點;與中國聯通在北京也將建設100個5G樣板點。

近日,第三屆中東創新日成功舉辦,華為在該創新日上舉行了主題為「5G已來,邁向新eMBB世界」的5G生態大會。在此次大會上,華為不僅展示了其在無人機、VR、遙控駕駛等5G應用案例,還宣布它已經拿下了中東地區的6個5G商用合同。這意味著,華為在國外5G商用推廣進程中,又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不僅在中東,華為在歐洲的5G商用推廣過程中,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前段時間,華為與義大利運營商TIM和Fastweb簽訂5G大單,華為將為其提供端到端5G設備,建立首個符合3GPP標準的5G基站。

在近日,據外媒報道,華為下個月又將在德國建立一個信息安全實驗室,從而贏得德國對於華為5G設備的信任。華為之所以建立該實驗室,其實是在為贏得德國5G大單埋下伏筆。據統計,德國可能將在5G方面投資80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300億元)。這也就意味著,德國將會產生6300億的5G大單!

長久以來,華為一直與德國電信企業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早在2016年,華為和德國電信就憑藉它們在5G領域的密切合作和突出貢獻,獲得了5G全球峰會頒發的「5G最佳運營商合作獎」。2017年,德國電信聯合華為推出了全球首個5G商用網路。在2018年,華為攜手德國電信、美國英特爾,通過英特爾的新空口平台,更是完成了全球首個基於3GPP Release 15 NSA規範的5G互操作性與開發測試,進而推動5G產業的成熟。

作為全球5G技術領頭羊,華為完全有可能憑藉其超群的5G技術,以及與德國電信企業的密切合作贏得德國的6300億大訂單!

未來,華為在5G領域還將給我們帶來哪些驚喜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奔跑的小羅子 的精彩文章:

中國晶元巨頭沒落:市場份額蒸發50%,它曾是高通最強勁的對手
馬雲的另一張王牌:目前估值超過60000億,它在全球暫無對手

TAG:奔跑的小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