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古代青樓的女老闆為何被稱為老鴇,老鴇是個啥東東?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之一,幾千年的封建統治,一直遵行著儒家的治世理念,講究禮義廉恥孝悌忠信,因而,華夏文明才能歷經數千年而不斷代。雖然如此,被認為是腐蝕人性的青樓業,在兩千多年的封建時代,卻一直興旺不衰。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對於青樓一業,人們是在愛之恨之的矛盾心理中容忍著它的存在。因為有需要,所以它一直存在;因為鄙視它的存在,所以又稱支撐著這一行業的女CEO為老鴇。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最早倡導青樓業的,是齊國大夫管仲,他為了振興齊國經濟,為了收取花捐,專門設置了女閭,也就是官辦的營業機構。齊國雖然只是周朝下面的一個諸侯國,但是,女閭機構卻多達七百多處。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在管子的治下,這些女人不但成了交易的商品,而且她們還要把自己交易所得的一部分交稅,這是一種典型的異性服務合法化。「管子治齊,置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此即花粉錢之始也。(褚學稼《堅瓠集續集》)」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青樓業的出現,是在私有制社會的必然產物,隨著統治階級的日益鞏固,隨著商人的出現,權力和財富日益集中,一部分人就有了聲色犬馬的消費需求,因而,這一行業才能在幾千年的封建時代長盛不衰。期間,雖然有些王朝也曾出台禁令,要關停青樓業,但是,由於需要的力量太強大,加之官府也可以從中撈到油水,結果都是不了了之。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雖然,青樓業為國家另闢了一條斂財之路,也為達官貴人及富商巨賈開闢了一處享樂的戰場,但是,青樓業的名聲卻一直不好,所以,人們稱呼從業的女老闆為「老鴇」——這是個貶義非常明確的稱謂。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鴇的本義是某種鳥,現已絕跡難見。在《詩·唐風·鴇羽》中就有關於鴇:「肅肅鴇行,集於苞桑。」詩中描述的是鴇鳥飛行和棲息的形象。另據《說文》的解釋:「鴇,鳥也。肉出尺胾。」這裡的鴇是一種多肉肥大(大塊肉稱胾)的鳥。只是,這些「鴇都」與青樓的從業者的鴇兒無關。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鴇與青樓的從業者直接發生關聯的,最遲應在明朝時期。明朝人宋權在他的《丹丘先生論曲》中說:「妓女之老者曰鴇。鴇似雁而大,無後趾,虎紋。喜淫而無厭,諸鳥求之即就。」這裡,宋權對鴇的描述更加形象了,說它是像大雁而又比雁大的鳥兒,羽毛呈虎紋狀,且無後趾。最重要的是,這種鳥很不正經,只要有鳥兒(不一定是同類,只要是鳥,估計公雞也行)的召喚,它就會跑去私會、濫交。所以,鴇,又有了個綽號,叫「淫鳥」。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老鴇為什麼會如此墜落呢,因為古時候有人發現,這種鳥,只有雌鳥,沒有雄鳥,它們要繁衍後代,可以和任何其他品種的鳥類交配,為萬鳥之妻,所以,人們就用這種鳥來稱呼青樓業的老闆娘為老鴇(不過,後來有人指出,鴇其實是有雄性的,只不過雌雄個體樣貌、體積差距太大,所以看起來像兩種不同的種類)。

古代的青樓業為何屢禁不止?

而老鴇的前半生,也都是普通的青樓從業者,服務期滿找不到從良的機會後,只能繼續操持舊業的,但是,由於年老色衰,沒有銷售業績,才不得不轉崗做了管理。仔細想想,她們也是一幫受害者,真正應該讓人鄙視的,是那些懷揣大把銀子到處亂消費的款爺富哥兒。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黃說事 的精彩文章:

這個仇富的明朝人,憑啥能和郭沫若一同名列「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楊廣為何被稱為隋煬帝?與他乾的幾件事有關

TAG:老黃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