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鐵血戰士打過施瓦辛格,打過異形,也打過蝙蝠俠

鐵血戰士打過施瓦辛格,打過異形,也打過蝙蝠俠

「鐵血戰士」(Predator)系列電影、漫畫和電子遊戲,名稱本身就有許多困擾。

2018年版《鐵血戰士》海報

在最新電影《鐵血戰士》(The Predator)里,女主角凱西(奧利維亞·瑪恩飾演)問:「為什麼要叫他們『捕食者』(Predator)?」得到的答案是說,這種外星生物喜歡追蹤獵物,並以此為樂。凱西說那就不對了,「捕食者的殺戮行為是為了生存,而你所描述的更像是一名『鱸魚獵手』(bass fisherman)。」

稍微解釋一下,「bass」是中古英語,鱸魚在現代英語叫做「perch」,而之所以稱為「bass」,是因全美最大的海釣運動協會簡稱叫做「B.A.S.S.」。海釣運動,尤其是釣鱸魚是美國非常時興的休閑體育項目。

按照2018年最新電影里的說法,「捕食者」(Predator),要比「體育獵人」(sports hunter)聽上去酷多了,那麼為什麼在中文世界裡要翻譯成「鐵血戰士」呢?

1987年,鐵血戰士形象首次出現在大銀幕上

自晚清以來,中國翻譯工作者都喜歡給譯作起個別緻的中文譯名,比如嚴復翻譯赫胥黎的《Evolution and Ethics and Other Essays》,取的中文書名叫《天演論》而不是《進化、倫理及其他論文》。1987年第一部《Predator》在香港上映,當時的翻譯老師就給它起了《鐵血戰士》這個中文片名,片名實際指代的並不是片中的外星生物,而是電影里與外星生物作戰的特種兵們。到了1990年《Predator 2》上映,儘管前一部里的那些特種兵們基本都死了,中文片名蕭規曹隨叫做《鐵血戰士2》。所以華語世界的觀眾有一種獨特煩惱,因為被稱為「鐵血戰士」的外星生物,它們並不是「鐵血」,而只能說是「嗜血」。

這種「嗜血」,從1987年第一部電影便開始了,基本上該系列電影在美國都是「R級片」,血肉橫飛的大特寫鏡頭,可以說沒有最血腥,只有更血腥。但鐵血戰士的設定里又有一點骨骼清奇的地方,這種外星生物雖然嗜血,但不冷血,它只喜歡獵殺各個星球上最強大的生物,對於老弱病殘孕沒有多大興趣。這點在2018年版電影里也有體現,當凱西瑟瑟發抖蹲在地上,鐵血戰士走了過來,瞄了一眼就離開了。

這麼有「原則性的」外星生物,跟該系列的最初創作者托馬斯兄弟有關。20世紀七八十年代好萊塢賣得最火的電影是史泰龍主演的《洛奇》系列,這位冷麵拳王在電影里打遍天下無敵手,由此好萊塢流行起一個玩笑「should see Rocky taking on an alien」(只能讓洛奇跟外星人比一比了)。吉姆和托馬斯兩兄弟得到靈感,寫出了外星人與地球人肉搏的故事。這則軼事甚至寫入了施瓦辛格的傳記里,後者便是1987年版《鐵血戰士》的主演。

施瓦辛格與鐵血戰士,1987年版里,鐵血戰士由凱文·彼得·霍爾扮演

不過,還有一派認為《鐵血戰士》的創作靈感早於第一部《洛奇》(1976年),源自托馬斯兄弟童年時讀過的《格林童話》以及英國作家約瑟夫·康拉德的叢林小說《黑暗的心》。

而把托馬斯兄弟的文字敘述轉化為現在我們看到的鐵血戰士形象,歸功於斯坦利·溫斯頓。後者可謂是好萊塢造型界的大拿,拿過四次奧斯卡小金人,為人熟知的作品除了《鐵血戰士》外,還有《終結者》《侏羅紀公園》《異形》等。

一開始,片方找的是波士電影工作室設計鐵血戰士造型,後者設計了黃眼珠、鳥顱骨、四根手指、反關節小腿的外星人形象,很快就在片場被證明是場災難,最初扮演鐵血戰士的尚格·雲頓一氣之下就走了。

憑著施瓦辛格在《終結者》一片建立起的老關係,他介紹來了溫斯頓,溫斯頓的鐵血戰士方案里還融入了卡梅隆的建議(是的,卡梅隆導演的《異形2》在1986年上映),可見《鐵血戰士》與《異形》的相逢,並不是偶然。

溫斯頓接受項目後,畫出的鐵血戰士最初形象草圖

這裡稍微提一下鐵血戰士的血液,按照設定,這種血液可以讓鐵血戰士存活千年以上,並且可以中和具有腐蝕性的異形血液。最開始用的是橙色熒光液,但後來發現不夠用了,改用了更為廉價、易獲得的綠色熒光液代替。此後,綠血就成為鐵血戰士的標配。

總之,1987年那部預算只有1500萬美元的《鐵血戰士》獲得將近1億美元的票房,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其中就包括黑馬漫畫公司。

黑馬在美漫諸雄里相對成立時間較晚(1986年),但它旗下不乏全球聞名的漫畫形象,最著名的便是地獄男爵。

黑馬於1989年6月至1990年3月推出了4本鐵血戰士漫畫,講述了偵探薛弗在調查毒品交易案件時發現鐵血戰士,後推測鐵血戰士是為追尋「某位特種兵」,之後偵探在鐵血戰士、毒梟、政府間周旋、戰鬥的故事。漫畫中的偵探薛弗正是施瓦辛格扮演的薛弗少校的弟弟。

黑馬在1990年2月發行的《Dark Horse Presents #36》里,講述了鐵血戰士大戰異形的故事

電影《鐵血戰士2》於1990年11月在美國上映,本片有個鏡頭掃到了異形的頭骨

鐵血戰士與異形的羈絆由此形成,高潮便是2004年和2007年上映的兩部《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系列電影。

2004年《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劇照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系列(Alien vs. Predator),逐漸成為一個品牌簡稱叫做「AVP」,出了電影、漫畫、動畫、電子遊戲、小說等。

《異形大戰鐵血戰士》漫畫一則

這個故事體系自然也得到了「異形之父」雷德利·斯科特的「加持」,具體關係圖如下

目前的對於異形和鐵血戰士兩個系列故事關聯的官方設定

再說鐵血戰士那一塊,又分成暗黑和叢林兩派勢不兩立的鐵血戰士,反正不管怎麼鬥來鬥去,鐵血戰士的成年儀式就是要獵殺一個異形。

在這一格漫畫里可以看到,鐵血戰士們在開宴會,圓桌中央的食物即為異形

鐵血戰士的跨界之旅在漫畫層面走得更遠,2007年,DC與黑馬聯合推出了《超人和蝙蝠俠對決異形和鐵血戰士》(Superman and Batman versus Aliens and Predator)

在漫畫里,蝙蝠俠被鐵血戰士「完爆」

說回2018年最新一部《鐵血戰士》,該片導演沙恩·布萊克曾在1987年版里扮演一個小配角霍金斯,在31年前的那部電影里,霍金斯是片中第一個死掉的角色。該角色沒有什麼可以多講的,他那幾句台詞都難登大雅之堂,各位有興趣不妨回頭看看,他在片中講了個三俗笑話。

上圖為布萊克在1987年版中的扮相,下圖為布萊克在2018年版片場

之所以專門提一句,是因為兩部相隔三十多年的電影,在有些台詞上還是有些「尬」。不過儘管有些惡趣味,本人還是蠻欣賞新片中的一句台詞:「你知道烏比·戈德堡嗎?(鐵血戰士)長得就像一個來自外星球的烏比·戈德堡。」(You know Whoopi Goldberg? It』s like her, except an alien)

對哦,細琢磨,這臟辮,這臉龐,還真有點像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蟻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神奇動物在哪裡2》中國首映,小雀斑攜手「鄧布利多」又回來了
國漫水平直線上升打造全新《白蛇傳》,網友:男主原型是吳亦凡吧

TAG:大蟻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