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眾生行業不可思議,眾生業力不可思議

眾生行業不可思議,眾生業力不可思議

眾生行業不可思議,眾生業力不可思議

「眾生行業」這個問題,這個世間的成就,你說它是內心所投射出來的現象,所以應該是我所看到的,跟你所看到的應該不一樣。但應該是這樣講說,世間外在的這個部分是隨著我們每一個人心境的不同,感受不一樣,而不能夠講看的不一樣。假如我看的這花黃的,你看白的,不是你白內障,就是我黃內障。對不對?塵境一定是這樣子。但是你要知道,我們這個塵境之所以大家都能看得到,共同看得到,那是我們的共業,眾生的行業,在這個業上是一樣的。可是你要知道,它雖然是黃色的花,你看了以後喜歡不喜歡那是你的事,我喜歡不喜歡是我的事,你喜歡到百分之幾,那也是你的事,我喜歡百分之幾也是我的事。這個地方可能層次就不同,所以這是感受的部分。

應該來講是感受的部分不同。那感受部分不同,就是你內心情境的一種反射,任何境界都一樣,所有六塵境界都一樣。你的識性所能看到的部分,都是我們的共業所展現。那麼你內心的反射去分別選擇,願不願意,喜歡不喜歡,討厭不討厭這個部分,這個部分是個人感受的部分。就像吃榴槤一樣,有的是趨之若鶩,有的是避開唯恐不及,那你說它好吃不好吃?好吃拿去吃吧,不好吃的人不要吃,就只有這樣子,同一個東西啊,對不對?為什麼有人那麼喜歡,為什麼有人對著它走遠一點好,很簡單一個東西,那麼具體的為什麼會產生那麼大的差異?你說你看到的是榴槤,我看到的是蘋果?不會吧,榴槤就是榴槤,可是你喜歡跟我不喜歡之間,那是我們個人的事。看得到,這是共業。所以我們講說,這世間的成就,是一切眾生的行業,是絕對這樣。

我們再舉幾個例子。台灣今天來講,福報是相當大的,我們的父母輩,他們在我們這個年齡的時候,他們享受不到今天台灣的福報,那麼就證明說我們這一代的人有這個共同的福報,我們父母親他是生命尾端這一端,才能享受得到,是不是這樣?那我們的子女就不是,他們很可能是生命的前端享受到,生命的後端還不知道。你能保證二十年後還這個樣子嗎?不一定。二十年後說不定比現在好得太多,以他們的標準來看,你沒有福氣。二十年後,照這種速度發展下去,物質文明的福報來講,那我們沒有福報,可能我們的尾端才有了。我們再活二十年大概沒問題,我們再未端的那一端,台灣尾巴那一端,可以享受得到。但是上面這一端就只能享受現在的福報。

好,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你也可以看到,雖然有這麼大的福報,有些人就享受不到。譬如說,香皂就好了,我記得小的時候沒有香皂,跳到河裡頭,爬起來就算洗澡完畢了,因為在家裡洗澡還要去挑水回來,誰在家裡洗澡,都跳到河裡去洗,那時候哪還有什麼香皂?後來我們政府就是鼓勵什麼家家有水,弄個水籠頭裝上去以後,才會說買個香皂洗澡。後來香皂一大堆,高級的、液體的,通通出來了。照講你只要願意花錢就可以享受到了,很抱歉,現在有很多人有皮膚病,不能用香皂洗澡,有沒有這種人?你去享受吧,這個就是有共同的這樣福報,但他就是享受不到。然後你自己要弄一個不知道什麼東西洗的,恢復到三十年前去,所以「眾生行業」,真的不可思議,眾生業力不可思議!

你看我們大家都坐在這裡聽經,我告訴你,你所修的福德就完全不一樣。不要說功德,生命品質提升的部分,那太抽象,你現在在修生活品質改變的部分,那就眾生業力的部分,光是這個部分就不可思議了。這麼一堂課講下來,這麼多人在聽,每一個人所獲得的不一樣。你說我們以前在這裡錄音的張先生,我們一開始講,他就坐在那邊睡覺。另一個來錄影的聽經就聽得很高興,他說我以前所學的還都不知道,在這裡都用上了。你看兩個人,一個錄音,一個錄影,一個聽到睡著了,一個聽得精神煥發,他們都是兼差的,一個是來錄音,一個來錄影,那你看看,完全不同。

所以你不要以為說,這一會教下來一樣,不一樣啊,每人內心所得完全不同,你要怎麼獲得,自己來,你不能夠說師父講的多歪心,都講給你聽,都不講給我聽,師父也沒辦法,應人講法,眾生隨類,你得解不得解我也不知道,看你個人的領會。這裡面領會的,有的是程度深淺的問題,有的是取向的問題不一樣。你稍微感受一下自己,你從修學中可以知道,你下輩子一定往生哪裡。你只要用一個迴向,就可以了。

舉一個例子,看看你們聽經用心有沒有用到這裡?你都在做筆記,你腦筋這樣轉一次看看,你記的筆記當中,你都記哪一類的東西,你去注意這一點。你是記哪一類的東西,告訴你,那些東西決定你下輩子往生哪裡,你相信不相信?不是往生六道哪裡,往生哪個世界去,你不要怕,你在這裡會作筆記,下輩子的世界絕對比娑婆世界好,你放心。

那就是你性向取向的問題,就取向的問題。當然層次有高低,也會有,但是你的取向上面已經確定了。有些人對自己如何增長智慧方面,他會去一直做記錄;有些人對於如何行菩薩行救度眾生上面,去做摘要;有些人對某一部分某一部分,那每個人都不一樣,因為都是你的個性,你的性向,那就如來神力出現了,到時候你到哪裡去,「法應如是」又來了。

你既然到了,眾生行業通通出現了。那裡有佛菩薩在教化,佛國土是不是都出現了,很清楚的事。只是你不會反省而已,你腦筋轉一下,馬上就知道我下輩子到哪裡去很清楚了。我要不要特別去求說,我一定要往生哪裡,不必了,從你現在就可以確定,就可以確實了,好簡單的一件事。所以眾生行業是真的不可思議,我們從這個地方自己慢慢的去體會看看。

有很多人聽過好多人講經,那你看這個師父這樣講,他是哪裡來的你也很清楚,他再怎麼講,他都特別喜歡講什麼,有些師父是地獄來的,動不動就說「你要下地獄」,因為他從地獄來,這開口怎麼樣都是說人家要下地獄,這很清楚,你會不會這樣反省而已,哪有那種人說,動不動就叫人家去地獄,他不是從地獄來他怎麼會叫人家去地獄?他怎麼對地獄那麼清楚?

他從凈土來的,就不是了,他會一直鼓勵人家到凈土去;然後他講的,到凈土那條路就很清楚。天上來的,天上來的修法,他所講的不一樣。你可以從他所講的地方,稍微轉一下,這不是評分,稍微轉一下說,哎呀,這個師父的性向如何,你要不要跟他去你就聽下去,你不去,就不要聽。你想要去,跟著他走,聽下去,這很簡單的道理。要不然我們為什麼一直跟下去?這很明確的東西。所以「眾生行業」,我們自己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擷自《世界成就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你要做個自然人,活得自在一點
修余道者莫能知,普賢行人方得悟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