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奇怪,為什麼馬賽克都要往眼睛上打?

奇怪,為什麼馬賽克都要往眼睛上打?


馬賽克自從發明以來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當然也許是不便),可以說是,無論上到九十九還是下到剛會走,無論你是紐約華爾街的金融高手還是非洲土著,都見過馬賽克。

奇怪,為什麼馬賽克都要往眼睛上打?圖片來源:新浪財經頭條

馬賽克使用的如此之廣,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過,馬賽克經常打在什麼部位呢???

仔細想一下,你會發現,馬賽克基本上打在兩個部位:

1:敏感部位。這種一般是涉及到性方面,不打馬賽克的話就成了FBI warning了。

2:眼睛。這是更常見的一種馬賽克打碼方式,就是打在人臉,確切的說是眼上。打在臉上我們可以理解,畢竟人的面部是人體的差異化主要特徵,去掉面部基本上難以辨別具體個人。但是為什麼選擇打在面部的眼睛位置,而不是其他位置呢?

其實,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首先,眼睛是面部的關鍵性特徵部位。

我們的面部有幾個結構,從上到下依次是額頭,眼睛,鼻子,嘴唇和臉。而這些結構里,眼睛是最關鍵的特徵部位,因為眼睛本身多變,不僅是瞳孔顏色的差異,還包括眼的形狀,以及最最關鍵的眼神。就像大家說的"給你一個眼神自己去體會"一樣,眼睛的動作可以傳遞人體諸多的想法,比如喜悅和悲傷,比如指令信息等,所以有人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1)。

奇怪,為什麼馬賽克都要往眼睛上打?圖片來源:https://m.baidu.com/tc?from=bd_graph_mm_tc&srd=1&dict=20&src=http%3A%2F%2Fent.aili.com%2F1913%2F2791269_3.html&sec=1540257377&di=6535eb267c684230&is_baidu=0

其次,眼睛大小保持相對恆定。

相信你一定對小孩子的大眼睛記憶深刻吧?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加,似乎眼睛越來越小了,要是到了成年還擁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那可真的是極大的外貌優勢了。不過這個觀察其實是錯誤的。因為,眼睛是我們人體非常奇怪的一個器官,那就是,它的大小變化較小。嬰兒的眼球有16-17毫米,到了成人也不過22.5-23毫米,而且過了13歲就發育完成維持不變了,變化才三分之一左右,反觀我們的身體其他部分,比如身高,從嬰兒到成人增加了好幾倍。所以小孩子的眼睛,相對於小孩子幼小的身體就顯得特別大,而相對於成人的眼睛則會顯得小(2)。

奇怪,為什麼馬賽克都要往眼睛上打?圖片來源:http://www.40tbfacts.com/page/2

正是因為眼睛既具有明顯的多樣信息,又可以維持相對穩定,所以人們在判斷他人的時候會選擇用眼睛作為一個判斷的標準。而一旦把眼睛遮住了,那麼我們就很難認出這個人了,這也是馬賽克打在眼睛上的道理。

奇怪,為什麼馬賽克都要往眼睛上打?圖片來源:齊魯網

當然了,那些明星們外出的時候,戴上墨鏡也是一樣的道理,遮住了眼睛,除了骨灰級粉絲,其他人基本上認不出來。

奇怪,為什麼馬賽克都要往眼睛上打?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相信看到這裡,你基本明白了為什麼打馬賽克會打在臉上的原因了吧?

馬賽克和虹膜識別有關嗎?

不過一定有好奇寶寶會聯想到另外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虹膜識別,在各種影視劇里經常看人們把眼睛靠近一個裝置,然後才可以開啟開關或者解鎖相關的設備,這就是虹膜識別。

什麼是虹膜識別呢?

人的眼睛外觀由鞏膜、虹膜和瞳孔 3 部分構成。虹膜是位於鞏膜和瞳孔之間的環形區域,約佔眼睛總面積的65%,虹膜包含了豐富的生物學特徵信息,而且在幼年固定下來後維持終身不變,可以說是一個人的終身身份證(3)。

奇怪,為什麼馬賽克都要往眼睛上打?圖片來源:搜狐新聞

正因為如此,所以虹膜被作為人體生物識別的重要指標之一,比起DNA識別取樣難度高識別慢,虹膜識別具有快速準確等諸多優勢,成為了個體識別的重要手段。

那麼,馬賽克和虹膜識別有關嗎?

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否定掉這一點,就是假如一個人閉上了眼睛,我們可以認出來他嗎?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下圖是一個影視明星,哪怕他閉上了眼睛,相信大部分追劇的人都可以認出這個人來。

奇怪,為什麼馬賽克都要往眼睛上打?圖片來源:百度貼吧

但是如果給明星眼部打上了馬賽克,那麼就難以識別了。

由此可見,人類對人臉的識別,更多的是依賴於眼部的信息,而非眼珠的內容。

奇怪,為什麼馬賽克都要往眼睛上打?圖片來源:百度貼吧

內容說到這裡,我們就要做一個簡單的小總結了:

馬賽克之所以打在眼睛上,是因為人的眼睛是人面部上具有分辨作用的重要部位,模糊掉這個部位就會讓人們難以識別對方。但是,這個識別主要是眼睛這個總體部位,而非眼珠。

當然了,必須指出,這個識別是只人對於他人的識別,要是換做機器去識別的話,那就是另一碼事情了。畢竟對於機器來說,判斷人的眼睛是一個重要的步驟,一旦人閉眼了,機器就容易抓瞎了。

參考文獻:

1、黨德玉,武海濱,王潤輝.一種人臉識別中眼睛定位演算法[J].計算機應用與軟體,2005(12):115-117.

2、Cunningham, edited by Paul Riordan-Eva, Emmett T. (2011-05-17). Vaughan & Asbury"s General Ophthalmology (18th ed.). 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

3、李瑾,李勝廣,周千里.公安虹膜識別規模化應用建庫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24(02):57-62.

(本文中標明來源的圖片均已獲得授權)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李雷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作者寫於2018-10-2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海淘告別免稅時代後,我們怎麼買買買?
分歧者3 | 這部美國政治片你看懂了嗎?!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