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究韓愈在宣城的生活和對宣城韓愈文化研究開發的建議(下)

探究韓愈在宣城的生活和對宣城韓愈文化研究開發的建議(下)

原標題:探究韓愈在宣城的生活和對宣城韓愈文化研究開發的建議(下)


探究韓愈在宣城的生活和對宣城韓愈文化研究開發的建議(下)


蘇金涌

微信版第388期


04 韓愈之古文源於宣城


「一言而為天下法」。自明人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出,「八大家」之名為大家所肯定,韓愈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亦為大家所共識。不僅是他時代最早,年齡最長,還在於韓愈是中唐「古文運動」的領袖。就他現存的文章看,都是古文,這說明他一開始就寫「古文」。這與韓愈在宣城讀書,師事梁肅、蕭存等古文運動先驅有直接關係。


雖然韓愈能寫「四六駢文」,亦很有功力,如《進學解》一文可證,然他不以迎合時俗和為應付進士考試而寫「時文」。他不像柳宗元、歐陽修那樣性格融通,為考進士,得官職,先務「時文」,得到官職,有了衣食之具後再務「古文」。故他一考再考,文章寫得再好,亦不中試官之眼,總是落第。可見韓愈性格執著於「古文」,終生不渝。他在貞元八年(792),年25歲,中進士時,就提出「修辭以明其道」的主張,舉起了古文革命的旗幟。並陸續寫了不少優秀的古文,為提倡「古文」樹立了範式。團結一批熱心「古文」的志士,培養和組織了寫作「古文」的隊伍,一個新興的「古文運動」蓬勃展開了。


李翱就是這批青年中的佼佼者,且享譽貞元間,故「古文運動」的繼承人宋人歐陽修等人講到中唐「古文運動」時,稱「韓李」而不稱「韓柳」。後世稱「韓柳」者,是因為宗元文章寫得好,差可與韓愈比肩,非為宗元與韓愈一同發動和領導「古文運動」使然。宗元是在韓愈的號召和創作影響下,於元和初被貶永州後,才開始致力於「古文」寫作的。大約在元和三年(809)才提出「文以明道」的口號,已經比韓愈晚了十五年之久。所以中唐「古文運動」的領袖、旗手是韓愈,不是宗元。韓愈位居唐宋八家之首,不僅是年長與宗元,更在於他所處的領袖地位和旗幟作用。故韓愈創作的「古文」,就成為唐宋散文乃至如今散文寫作的範式。宋人魏了翁所謂「韓愈一言為天下法」,就成為文壇的共識。


05 對宣城韓愈文化研究開發的建議


韓愈是中國文學星空中最為耀眼的北斗星。自唐以來,歷代學者從未停止過對韓愈的研究,對其文學成就評價頗高,備受推崇。宋代文學大家蘇東坡讚美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作為韓愈的成長地,宣城文化滋養了韓愈思想文化的形成,成就了千古一文聖。就宣城而言,千年以後的今天,我們應當好好思考,如何才能更好開發利用韓愈文化資源,把對韓愈的研究成果轉化為社會價值,讓韓愈文化反哺宣城,提升城市自身的地位和知名度。


(一)弘揚韓愈「尊師重學」精神,傳承宣城千年文脈

尊師重學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漢書?蕭望之傳》:「國之將興,尊師而重傅。」南朝梁江淹《齊太祖誄》:「聿尚登學,嚴道尊師。」在韓愈的身上,不論是少年時期在宣城的學習生活,還是對「韓門」弟子的傳道授業,「尊師重學」都體現得淋漓盡致,應當說「尊師重學」是韓愈文化中最不可或缺的精神特質。



今年9月,潮州市委市政府通過開展「傳承韓愈文脈,延續潮人輝煌」的一系列活動。著力發揮潮州崇文尚學的傳統優勢,構建學校、社會、家庭「三位一體」教育網路,深入開展尊師重學系列活動,進一步傳承韓愈文脈,努力在全社會形成人人尊師重學的良好風氣,推動潮州教育事業發展再上新台階、歷史文化名城效應再放大。在整個社會形成強烈的尊師重學的社會輿論,使之成為一種社會風氣,成為文明社會的一種標誌。這對於宣城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宣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不僅是少年韓愈讀書成長的地方,也是孕育韓愈文化的沃土。自古以來崇文尚學風氣鼎盛,造就了一代代有影響力的文人賢達,韓愈就是宣城文化最好的例子。當前,宣城正處於改革創新、振興發展的關鍵時期,應進一步弘揚韓愈尊師重學、興學育才的精神,在全社會倡導尊重教師、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社會風尚,為宣城創業發展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為宣城的發展提速增添動力。


(二)設立「韓愈散文獎」,舉辦全國性散文大賽

韓愈因領導古文運動而走上中國文學高峰的頂端。古文運動中的古文,既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散文。古文運動是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運動以韓愈為領軍人物,代表人物還有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並稱「唐宋文章八大家」。他們提出並闡發了「文以明道」的理論,並對文體文風進行了改革,不僅在理論上奠定了散文創作的基礎,更重要的是在創作實踐上作出了典範,他們將濃郁的情感注入散文之中,將散文向抒情文學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天地。


唐宋八大家中只有兩位唐代文學家,就是韓愈、柳宗元。恰巧兩個人都是跟宣城有著緊密的關聯。柳宗元少年時隨父親來到安徽宣城,並在宣城生活了一段時間。兩位文學大家都在宣城讀書學習,受宣城文化熏陶成長。所以宣城應當是散文的發祥地。宣城文化通過宣城學子韓愈、柳宗元之手,以散文的形式發揚光大。


舉辦散文比賽,以文聖韓愈之名命名,設立「韓愈文學獎」,足以媲美好萊塢的金像獎。通過舉辦比賽,進一步提升宣城文化高度,並把五湖四海的文人吸引到宣城來,為宣城的文化添磚加瓦、為宣城的山水渲染春色。


(三)舉辦「敬亭山詩歌節」,打造詩歌界的聖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宣城是江南文化名城,宣城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就是敬亭山,敬亭山因詩而名,被稱為「江南詩山」,飲譽海內外。


敬亭山位於宣城市區北郊,原名昭亭山,晉初為避帝諱,改名敬亭山,屬黃山支脈,東西綿亘十餘里。有大小山峰60座,主峰名「一峰」,海拔317米。自南齊謝眺《游敬亭山》和唐李白《獨坐敬亭山》後,敬亭山聲名鵲起。詩仙李白先後7次登臨敬亭山,留下了「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的盛讚詩篇。謝李之後,白居易、杜牧、韓愈、劉禹錫、梅堯臣、湯顯祖、施閏章、梅清、梅庚等慕名登臨,吟詩作賦,繪畫寫記,歷代吟頌敬亭山的詩、文、畫達千數。抗日戰爭時期,陳毅將軍率部東進,途經宣城即興吟《由宣城泛湖東下》七絕一首:「敬亭山下櫓聲柔,雨灑江天似夢遊。李謝詩魂今在否?湖光照破萬年愁。」


韓愈在詩歌創作上成就不如其文章,但也是獨劈一徑、獨樹一幟,在唐代的詩歌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他的作品,比較廣泛真實地反映了中唐時期的社會動蕩、政治黑暗和民生疾苦,體現了關心國運民生的進步思想。其表現手法又融入了散文的清新筆調,加上才力充沛,想像雄奇,使他的作品成為「唐詩之一大變」,是繼「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之後詩壇的有一座高峰,後世人稱「詩霸」。


以詩歌為主題,以敬亭山為地標,舉辦「敬亭山詩歌節」,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的瑰寶古典詩詞,繼承和發揚宣城文化,擦亮「江南詩城」文化品牌,叫響「宣城自古詩人地,敬亭山色育詩魂」口號,打造世界級的詩歌聖地,建造詩歌界的好萊塢。



(四)關於韓愈文化園建設的建議


嘉靖己亥年,即公元1539年,在宣城敬亭山的南崗上,有人替曾在宣城居住過的唐代大文學、哲學家韓愈修了一座祠。祠修得非常壯觀,「為堂,為門,為垣,匾曰:「唐昌黎伯韓先生之祠。」(明?鄒守益《昌黎別業碑記》)祠的左邊,一條小道,兩邊長滿竹子,幽深而出;。祠的後面有一座亭子,上書「敬亭仰止」。門右邊,循山坡而上,松泉曲折,半里路光景,有一座橋,橋兩側的門柱上書有「昌黎別業」幾個大字。時過境遷,昌黎別業已經不復存在。


如今的宣城正在打造國家級旅遊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是否能藉此契機,在敬亭山南麓的韓家莊,或者在建的韓愈文化園,選址按照史書記載原貌重建「敬亭山南岡昌黎別業」。


(作者系廣東潮安人,中共潮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綜合科科員,中國當代文學學會會員、潮州市作家協會會員、潮州姓氏文化研究會特約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徽商在浙江蘭溪的經營特色和管理創新(下)
宣城對韓愈的影響(上)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