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你聽說過「洪喬主義」嗎?

你聽說過「洪喬主義」嗎?

南昌鳳凰洲,有投書渚,此地得名於東晉官員殷洪喬。殷洪喬出任豫章太守的時候,臨行前,很多人托他帶去百餘封信,到了石頭渚(江西贛水西口),殷洪喬把書信全部扔到江里說:「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致書郵。」投書渚因此得名。後來人們就把託人捎信無果的情況,叫做「付諸洪喬」。讀到這裡,人們都會覺得殷洪喬太不近人情了。

古代交通不便,不像今天有專門的郵政,那時候只有公文設立有專門的驛使,私人信件只能託人捎帶,而私人信件大部分又是家書,杜甫有云:「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殷洪喬既然不願意捎信,為何又要表面答應?這不是耽誤別人嗎?連語言學家王了一也說「殷洪喬這事做得痛快,同時也覺得他有點兒『過火 』,不近人情。」

作為豫章太守的殷洪喬,這所作所為,讓讀者心生疑惑。關於此事,還有另一個版本:殷洪喬來到石頭渚時,啟開這些書信,發現大多數都是託人情辦私事的信,他為人本身就憤世嫉俗,對此非常反感,於是將信都拋進了江里,才有了:「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喬不能做致書郵。」這句話。他的話中還有另一層意思,即昏庸無能之輩自然會被淘汰,而經世之才自然會被重用。

王了一教授在《洪喬主義》一文中,說到現代人貪圖小利託人辦事,是一種損人利己的手段,因為託人同時也耽擱了別人的事,看似節省了自己的花銷。「假使殷洪喬在現代,有人托他帶信到豫章,他一定當面把信扔到地上,再吐上一口痰,還有耐心帶到石頭渚才把它扔進水裡嗎?」「中國人喜歡佔小便宜,只要自己得到好處,就顧不得別人辛苦,甚至利用別人的勞力,來博取自己的人情。」誰能說那些托殷洪喬帶信的人不是藉助他的名聲辦事呢?帶信事小,毀了名節事大。

王了一用十分詼諧的語言寫到「我明天要到重慶去了,今晚張三托我帶一件衣料給他的太太,李四托我帶一雙鞋子給他的未婚妻,蔡大嫂托我帶一件舊褲子給他的阿毛……我從昆明到北平,張太太托我帶三斤大頭菜,我從天津到上海,李小姐托我帶一簍小白梨……我自己的行李力求簡便,竟像為的是保留著有餘的地位,替親友們效勞!」讀完忍俊不禁,但現實的確是如此,只不過時代不同,形式不同罷了。在文章的結尾,王了一總結道「我提倡一種主義:凡是托我們帶信的,我們付之一炬;凡是托我們帶衣物的,水果可以供我們在火車上解渴,腊味可以供我們在旅館裡下飯……慳吝的人我們該使他破財,喜歡佔小便宜的人我們該使他吃大虧,這就是我們的『洪喬主義 』」

洪喬不在,風骨尚存,而王了一提倡的「洪喬主義」在今天仍有指導意義。各位讀者,你們贊同這樣的「洪喬主義」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在飛花紅 的精彩文章:

魯迅眼中寫狐鬼花精,煙花粉黛的奇書,造詣堪比《聊齋》
李清照竟然寫過如此凄美的詞,相見難,別亦難!

TAG:自在飛花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