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夜半之思

夜半之思

原標題:夜半之思


  董改正


讀書到夜半,餓得發慌,遍尋不得,只好喝水哄騙自己,忽地憶起宋仁宗的「夜半之思」來。

仁宗趙禎辦公到夜半,也如我一般餓了,想吃烤羊肉。不是現在的羊肉串,而是切成五七斤重的大塊羊肉,叉在鐵叉上烤炙。想一想:一滴滴羊油嗞嗞地滴到火紅的炭火上,不時燃起一陣好聞的羊膻氣青煙,令人喉管律動,舌下生津。


管事的太監見狀,連忙過來請示,要不要立馬宰殺,立時燒烤?


如果有一架飛機可以飛抵仁宗所在的一千年前的夜空,在世界一片黑暗中,東京汴梁卻是燈火通明。夜禁制度的取消,打開了東京深夜食堂的大門,許多市井傳奇開始上演。在州橋夜市,自州橋往南,當街有水飯、爊肉、干脯呈現。王樓前,懸掛著獾兒、野狐、肉脯和雞。尋常肉鴨魚、蘿蔔青菜豆腐之類,就不說了。像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等,每個不過十五文,很便宜。


如果再過個把月,正值夏月時,酒足飯飽之後,還要吃點甜點:「水飯、水晶皂兒、生淹水木瓜、葯木瓜、雞頭釀砂糖、冰雪冷元子、綠豆甘草冰雪涼水、杏片、梅子姜、香糖果子、間道糖荔枝、越梅、滴酥、紫蘇膏、荔枝膏……」等等等等。水飯類似於酒釀,水晶皂兒是糖泡槐豆,冰雪冷元子是冰鎮湯圓,綠豆甘草冰雪涼水就是冰鎮綠豆甘草湯——不一一列舉了,反正據孟元老《東京夢華錄》的記載,僅甜點這一塊,現代人是要汗顏的。

回到仁宗這裡。外面百姓玩得很嗨,吃得那叫一個豐富,烤羊算得了什麼?作為一國之主,忙到現在,卻餓得發慌,想吃羊肉?那就殺羊唄!可是仁宗叫住了小太監,說:「等等……還是算了吧!」小太監不解地看著仁宗。仁宗說了幾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便是:「我曾經聽說,只要宮中一有需要,御膳房就把它作為成例去做。我一旦今晚要吃羊肉,那麼從此以後,每晚他們都會宰殺一頭羊等著。這樣時間長了,要浪費多少食材啊!我怎能因忍不住一時的飢餓,而開濫殺的先河呢?」


到底還是沒有吃到。


這是「忍」的勝利,是理智的勝利。後人評價前朝帝王,認為歷史上能當得起「仁」的皇帝,只有宋仁宗趙禎一人而已。其實大宋的許多制度,也是「仁」的體現,比如說不殺讀書人,還比如說,太祖朝就規定,御膳房只准用羊,不可以用山珍海味,所以,汴梁街上有獾兒、野狐肉賣,而仁宗卻像獻芹的老者,只知道羊肉好吃。


這裡說說仁宗的仁。有一次用餐,他咔嘣吃到了一粒沙子,差點沒把牙齒崩掉,他趕緊吐出來,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換做晉靈公,十個廚師都不夠殺。還有個故事,說的是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這是勸他造反。太守大驚,趕緊鎖上此人,將他縛送京城。宋仁宗一見,笑了,說:「這老秀才只是想做官罷了,給他個官吧!」授他為司戶參軍。


仁宗之仁,在當時就聞名國內外。去世之後,國人大哭,訃告送到遼國,連「虜主」也握住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因為仁宗對戰爭的厭惡,兩國締結條約,換來半個世紀的和平。這五十年的和平,為大宋後來的不斷折騰還不致死打下了基礎。仁宗的仁和他的功德,連有點好大喜功的乾隆帝也十分敬仰,將他列為最佩服的三個人之一,其餘兩個分別是唐太宗和康熙帝,成吉思汗和宋太祖都不在其列。

「仁」與「忍」讀音相近,前者其實是後者的結果,但凡修養都必然與「忍」有關。恣肆我意者,快意恩仇者,當不得「仁」。試想,汴梁的大街上,普通百姓都可以一飽口福之欲,烤羊不在話下,一國之君,吃個羊有啥?並且最高權力在自己手上。有權而不濫用,有欲而不放縱,由小而見大,見微而知著,防範於未然,皆是「忍」之結果。


哪個人沒有夜半之思呢?夜半無人,監督失位,這個時候,面對潮水般的慾望,要對自己說「不」。一個人的「忍」,是對世界的「仁」,是對自己的殘忍,但又是對自己的慈悲。遏制而非放縱夜半之思,才不會增加「胃負擔」、「血管」負擔,而且,還可以消除不良的「食物」帶來的「致癌」危險。

作者:董改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羊網 的精彩文章:

殲-15艦載戰鬥機,牛!
東非首次發現明朝中國人遺骨,中國人早就來過,但他們不是來搞掠奪!

TAG: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