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明代到現代的紫砂歷史

明代到現代的紫砂歷史

一、 明代篇

北宋,早期紫砂時期。 1976年,宜興丁蜀鎮羊角山發現紫砂古窯址,出土早期紫砂茶具殘片,經考證,年代上限為北宋中期。這一發現證明:宜興紫砂器的生產,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明代中期,據明周高起《陽羨茗壺系創始》載:金沙寺(在宜興湖父鎮西南,為唐相陸希聲山房)僧。搏紫砂細土,搜築為胎,規而圓之。刳使中空。踵捏口、柄、蓋、的,作成壺具。附陶穴燒成。人遂傳用。金沙寺僧確切年代,較難查考。推斷比供春年代略早的在成化~弘治年問(1465~1505)。明代正德一嘉靖間(1506一1566)。據《宜興縣誌》載:明正德間,有制壺名師供春。所制紫砂荼具,新穎精巧:溫雅天然,質薄而堅。負有盛名,所制「樹癭砂壺」為世所寶,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明代嘉靖~萬曆間(1522~1619)。著名紫砂高手有董翰、趙梁、袁錫、李養心和時朋。明代後期。紫砂名師時大彬及其弟子李仲芳、徐友泉,有「壺家妙手稱三大」之讚譽,時大彬所制茗壺。千態萬狀,信手拈出,巧奪天工,世稱「時壺」、 「大彬壺」,為後代之楷模。萬曆時名工還有歐正春、邵文全、邵文銀、蔣伯誇(草字頭下一「誇」)、陳用卿、陳信卿、閩魯生、陳光甫、邵蓋、邵二蓀、周后溪、陳仲美、陳君用陳君等。萬曆後的名工有陳俊卿、周季山、陳和之、陳挺生、承雲從、陳君盛、陳辰、徐令音、沈子澈、陳於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軒和鄭子候等。明末,宜興紫砂器由葡萄牙商人,遠涉重洋運至歐洲,稱為中國的「紅色瓷器」、「硃砂瓷」,成為歐洲市場的熱銷產品。1650年荷蘭人模仿鼎蜀壺,製造成茶用陶壺的最早樣本。

二、 清代篇

1672年英國人模仿鼎蜀壺。製造成第一批茶壺。清代康熙~雍正間(1662~1735),以紫砂名師陳鳴遠為最著名,所制茗壺,善翻新樣,雕鏤兼長,技藝精湛,構思脫俗,配色奇妙。瓜果、砂壺世推絕作。所制茶具、陳設品有數十種不同類型。清代雍正、乾隆間(1723一1795)陳漢文、楊季初、張懷仁,是當時著名高手。王南林、楊繼元、楊友蘭、邵基祖、邵德馨和邵玉亭等,承製官廷御器,並善制彩釉砂壺。清代乾隆時(1736~1795),有陳文柏、陳文居、「寄石山房」、「荊溪水石山人」等、所制紫砂盆,遠銷日本,陳覲候制「紅砂雕花觚」、陳滋偉制 「紫砂梅枝筆架」,均極精緻。清代乾隆、嘉慶間(1736一1820),名匠有惠逸公、范章恩、潘大和、葛子厚、吳月亭、華鳳祥、貞祥、君德、吳阿昆和許龍文等。清代嘉慶、道光間(1796~1850)。有陳曼生、楊彭年兄妹等高手名師。陳曼生是一位善書畫、精纂刻的官吏。曾任溧陽縣宰。相傳他曾設計「壺樣十八式」。交由楊彭年等製作,由陳的幕僚江聽香、郭頻迦等鐫刻書銘。間有曼生自作。世稱「曼生壺」。稍晚有一代名師邵大亨。所創茗壺,獨具一格。清代道光三十年(1850)宜興鼎山白宕窯戶鮑氏,在上海開設「鮑生泰」 陶器店。是宜與第一家在滬開設專售本鄉陶瓷器的商號。清代咸豐十年(1860).鼎山白宕客戶葛翼雲。在上海設「葛德和」陶器店主要銷售宜興陶瓷產品。1600~1867年。約始於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宜興紫砂輸人日本,惠孟臣、陳鳴遠壺。格外受到歡迎。 1867年。日本東京南畫家富岡鐵齊,出版《鐵齊茶譜》。這是日本出版的最早一部紫砂茶具圖譜。 1876年,日本奧蘭田著《茗壺圖錄》出版。詳見「茗壺目錄」。清代光緒四年(1878,日本明治十二年),宜興紫砂名師吳阿根、金士恆,應日本國常滑陶瓷名匠鯉江高須之邀。東渡日本,傳授紫砂制壺技藝、從學者有鯉江方壽、杉江壽門和伊奈長三人。清代光緒二十八年(1902)。宜興鼎山白宕窯戶鮑氏、陳氏合資,在新加坡開設「鼎生福」陶器店。清代宣統二年(1910),宜興陽羨陶業公司和宜興物產會生產的「海竹頂紫砂壺」、「寶鼎壺」、「傳爐壺」和「大柿壺」,獲南京「南洋勸業會」金牌獎。

三、民國篇

民國元年(1912).宜興鼎山白宕窯戶葛翼雲。和日本商人合資。在日本國名古屋市,開設主銷宜興產品的陶器店。

民國二年(1913)。宜興蜀山興辦利用陶器公司,聘請紫砂名師範大生為技師。民國初期,宜興利用公司在蜀山創辦「利用陶工傳習所」,特建造龍窯一座招收學員多名,這是宜興陶瓷有史以來建立培養紫砂人材的第一所學校。

民國三年(1914)一月十六日.江蘇省民政長韓國鈞,聘請樊均、葛翼雲兩人為參加美國舊金山「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宜興陶器公司名譽經理。

民國四年(1915)九月二日。「葛得和陶器店」和「利用陶器公司」生產的紫砂器,在美國舊金山「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獲頭等獎和二等獎。

民國四年(1915).宜興鼎蜀鎮成立紫砂業公所、缸業(粗貨業)公所、 黑貨業公所、砂貸業公所和溪貨業行會、同時成立。

民國六年(1917)四月,江蘇省立陶器工廠在宜興蜀山成立。招聘陶瓷專家和技術工人生產紫砂器。對紫砂泥質、泥色及造型等進行研究改進,當時有職員技工十七人。徒工四十多人,年產茶具、花盆、文具、罐和鼎等十二萬件。

民國七年(1918).宜興蜀山創設江蘇省立陶器工廠,專制紫砂陶器。

民國十年(1921)左右,宜興鼎蜀鎮紫砂生產,主要分布於蜀山、潛洛和上袁一帶地區,燒造紫砂的龍窯有十座,年產達100多萬件。

民國十五年(1926),宜興紫砂大花瓶和多式荼具杯碟,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獲特等獎。

民國十九年(1930).宜興紫砂茶壺,在比利時舉行的「列日國際博覽會」獲銀牌獎。

民國二十年(1931)。美國芝加哥舉行「世界工藝博覽會」中國參展作品在上海預展。朱可心作「紫砂竹節鼎」為宋慶齡定購。現該鼎藏上海宋慶齡故居。

民國二十一年(1932),紫砂從業人員達六百多人,全年共燒紫砂器140 窯年產量220萬件,年產值42萬元,產品暢銷日本、東南亞等國。是年,為近百年宜興紫砂生產特盛的一年。

民國二十一年(1932)。紫砂名家朱可心、 程壽珍、俞國良、吳雲根和范福奎創作的「雲龍紫砂鼎」、「掇球紫砂壺」、 「仿古壺」和「傳爐壺」等,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工藝博覽會」展出,均獲優秀獎。

民國二十三年(1934)。紫砂、粗貨(缸業)、黑貨、溪貨、黃貨五個行業,合併組成陶業公會,

民國二十四年(1935),紫砂名師範大生,創作的紫砂雕塑「鷹」,在英國「倫敦國際藝術展覽會」榮獲金獎。

民國二十六年(1937).抗日戰爭爆發。八年抗戰時期,七座紫砂窯,100 多間廠房被毀、技工流散。整個蜀山窯場,全年燒造紫砂壺不足千把。生產一片蕭條。

民國三十六年(1947)十二月,宜興蜀山第一陶器生產合作杜製作的紫砂壺在「江蘇省第一屆合作杜產品展覽會」。榮獲特等獎。

四、 解放篇

1950年11月,成立紫砂產銷聯營處。多次組織紫砂產品參加城鄉物資交流會、展覽會。銷路逐漸擴大

年產8 萬件。產值1.2萬元。

1954年。成立紫砂生產工場,聘紫砂名師朱可心、任淦庭、裴石民、吳雲根、王寅春、顧景舟、蔣蓉、吳純耿等作技術輔導。同時政府撥款改造舊設備。為發展生產創造條件。是年,紫砂產量增至28萬件。產值7.7萬元。

1955年10月,紫砂生產工場,轉為紫砂工藝合作社。招收26名知識青年進廠學藝,指措派任淦庭、朱可心和吳雲根等技術高超的老藝人負責培訓,以充實技術力量。

1956年冬,任淦庭、朱可心、王寅春、吳雲根、裴石民、顧景舟、蔣蓉七名藝人,被江蘇省政府任命為技術輔 導員。

1957年7月,紫砂藝人任淦庭、朱可心、顧景舟出席」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受到副主席朱德的接見。

1957年10月,宜興縣陶瓷公司和陶瓷專業聯社,共同組團首次參加「廣州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紫砂茶具、花盆和鼓凳等255個品種,銷售總額 27萬多元。

自1957年起,紫砂產品恢復出口,年產量達106萬件,產值28.1 萬元。

1958年4月,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宜興合新陶瓷廠與上袁、潛洛二十八家紫砂手工業戶合併,建立「宜興紫砂工藝廠」,當時有職工2067名。其中藝徒299名。

1959年。紫砂名師任淦庭出席江蘇省社會主義建設先進代表大會。評為江蘇省先進工作者、工業特等勞動模範,並出席全國群英大會。

五、 文革篇

1968年12月28日,著名紫砂陶 刻家任淦庭因病逝世,享年78歲。

1975年8月。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開門辦學,在宜興鼎山省陶研所舉辦「全省陶瓷美術培訓班」。由楊永善、陳若菊和白雪石等教授執教,紫砂工藝廠有汪寅仙、何道洪等參加學習,學習時間一年。

1976年7月、在宜興鼎蜀鎮蠡墅羊角山,發現紫砂古窯址。據考證,其年代上限不早於北宋中期,盛於南宋,下限延至明代早期

六、 現代篇

1977年2月。紫砂名師裴石民因病逝世。享年七十八歲。

1977年。在美國紐約舉辦「宜興紫砂陶藝展」,受到各界人士重視,尤其得到茶界人士的高度好評。

1979年。紫砂名師何挺初、隨中國陶瓷代表團赴澳大利亞考察,並作示範表演。

1979午,宜興紫砂工藝廠生產的紫砂陶器。獲國家經委銀質獎。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1979年。紫砂名師徐漢棠製作、鮑仲梅嵌銀絲。十五頭「四方藏圓紫砂咖啡具」和范盤沖設計製作「寶塔紫砂檯燈」,被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

1979年。紫砂名師沈蘧華。被全國婦聯命名為全國「三八」紅旗子。以表彰她在紫砂創作上突出成就。

1980年5月6日.各國駐中國 大使館武官。來宜興鼎蜀鎮紫砂工藝廠 參觀製作工藝。

198l年2月20日,宜興周墅紫砂廠成立。

1984年5月l日更名為「宜興紫砂工藝二廠」。

1981年9月,宜興紫砂工藝廠顧景舟、高海庚、徐秀棠和南京博物院宋佰胤,應香港市政局藝術館邀請。赴香港參加?第六屆亞洲藝術節」,舉辦「宜興紫砂陶藝展」,舉行「中國紫砂陶的歷史發展與生產過程」專題講座。並作工藝示範表演,引起港、台茶界人士、對宜興紫砂茗壺的狂熱興趣。展覽特刊在台灣銷售好幾版。

1982年5月。日本名古屋電視台。到宜與鼎蜀鎮拍攝「紫砂陶器和龍窯窯址」電視片。

1982年5月。國家輕工業部和全國陶瓷美術學會,在宜興鼎蜀鎮聯合召開 「全國陶瓷美術設計評比會一」,紫砂工藝廠徐漢棠、徐秀棠、高海庚等創作設計的紫砂作品,二件獲一等獎,九件獲二等獎。

1982年9月。陶覺公司經理胡兆根和紫砂工藝廠廠長高海庚,赴日本考 察陶瓷生產工藝技術。

1982年9月。宜興紫砂工藝廠,在北京歷史博物館舉辦「紫砂名人名作展覽」。 1982年10月5日,七十五國駐中國使節團一行九十八人,由外文部副部長韓念龍等陪同,分兩批來宜興參觀紫砂工藝廠、陶瓷陳列館。

1983年6月。台北故宮博物院邀請謝瑞華女士。演講「談宜興紫砂」。之前,台北陸羽茶藝中心、也邀請謝瑞華女士舉辦了「宜興紫砂」座談,這是外地專家,第一次到台灣介紹宜興紫砂壺藝。

1983年, 宜興紫砂工藝廠生產的 「方園牌高級紫砂茶具」,榮獲國家經委金質獎;八件(套)紫砂陶,獲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大東坡紫砂壺」、 「六件三友茶具」,獲對外經貿部優質產品稱號;高海庚、呂堯臣創作的,九頭竹圈紫砂酒具」獲中國國際旅遊會議優秀旅遊紀念品玉質獎。

1983年11月,香港葉榮枝先生、應台北陸羽茶藝中心之邀,與台灣壺藝界舉行座談「宜興紫砂制壺諸問題」。這是台灣首次獲得較祥盡的宜興制壺資料。1984年2月春節期間,台灣台北歷史博物館,徵集民間收藏,舉辦大規模「古代茶具特展」,其中大部分為宜興古代紫砂茗壺,這是台灣古壺收藏的高期。1984年3月。紫砂名師李昌鴻,應邀赴美國參加「新奧爾良國際博物會」 這是紫砂藝人第一次被邀請參加國際博 覽會。並在「中國經濟貿易展覽館」進行紫砂工藝示範表演。

1984年4月。紫砂名師李昌鴻、沈蘧華製作、陶刻高手沈漢生鐫刻的,竹簡紫砂茶具」和紫砂名師顧紹培製作、陶刻高手譚泉海鐫刻的、百壽紫砂瓶」、榮獲德國「萊比錫春季國際博覽會」金獎。

1984年6月。香港「茶具文物館」 開幕,其中半數藏品為宜興古今紫砂茶具,從此促進了港、台壺藝的研究風氣,活躍了台灣古壺市場。

1984年,紫砂名師鮑仲梅等,在斯里蘭卡作紫砂示範操作表演。

1984年。紫砂名師顧紹培,出席江蘇省先進表彰大會。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 1984年。宜興陶業界著名人士華蔭棠,將珍藏多年的清代嘉慶、道光制壺名師楊氏作的「竹段紫砂壺」、「風卷葵紫砂壺」和鼎蜀醫院中醫楊葆清、將清代嘉慶、道光間制壺名手邵大亨作的 「授球紫砂壺」,獻給國家。三壺均為古代紫砂名壺,現藏於宜興陶瓷博物館。

1985年3月,科教片《紫砂陶》, 由中央文化部翻譯成英、法、俄、西班 牙和葡萄牙等語言。對外發行。

1985年5月1日。中華全國總工會授於紫砂名師顧紹培「五一」勞動獎章」,表彰他在紫砂創作方面取得的突出貢獻。

1985年9月18日。經中央國家經濟委員會確定。紫砂名師高海庚創作的 「集玉紫砂壺」,為國家禮品。

1985年9月。紫砂工藝廠的「紫砂藝術集錦系列小壺」,獲全國輕工業開 發新產品一等漿。

1986年月。紫砂名師鮑仲梅。赴孟加拉國參加「紫砂陶藝展」。

1986年l月。紫砂名師沈遽華。應邀赴日本進行紫砂技術表演。

1986年3月27日,紫砂名師朱可心。 因病逝世。享年八十三歲。

1986年11月16日,「宜興紫砂散文節」在紫砂工藝二廠開幕,參加的有中國作協江蘇分會會長艾煊、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葉至善、中國作協上海分會副主任何靈和著名散文家菡子等六十多位文化藝術界名人。談紫砂、論散文。紫砂散文皆由宜興紫砂工藝二廠發起主辦。

1986年,紫砂名師徐秀棠、李昌鴻 創作的「丙寅大吉壺」,獲中央輕工業部召開的「全國陶瓷創作設計評比會」 一等獎。

1987年1月。紫砂工藝廠為國務院辦公廳特製大型「百壽紫砂瓶」,作為中南海紫光閣陳設品。同年5月,又選送紫砂器40件(套),供中南海紫光閣接見廳陳列,國務院特發給榮譽證書。

1987年,紫砂名師顧景舟創作的「 五頭提壁茶具」,獲「全國旅遊紀念品展評會」一等獎;紫砂名師顧紹培創作的「天龍頂珠紫砂壺」和「紫砂大汽鍋」,獲「全國陶瓷質量評比」優勝產品獎;紫砂工藝廠生產的「紫砂中低檔茶壺」,獲「全國名優陶瓷展評會」、 「消費者滿意產品」稱號;紫砂工藝二廠生產的「蠡龍茶具」,獲中央輕工業部「優質新產品」獎;紫砂二廠生產的 「華藝牌」、「夏意」工藝雕塑和「一節竹段壺」。獲中央農牧漁業部「創新 產品」獎。

1988年1月28日,紫砂陶刻名師 譚泉海,當選為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並在第八屆繼續當選。

1988年3月16日,宜興紫砂工藝 廠為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第七屆 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精製一萬套刻有「 全國七屆人大政協會議留念」字款的「 小水平紫砂茶具」,由空軍某部空運至,首都北京。

1988年4月,首都召開「第三 屆全國工藝美術藝人專業技術人員代表大會」授予紫砂名師顧景舟「工藝美術 大師」稱號。

1988年6月5日,紫砂名師顧紹 培製作的「金聲玉振巨型紫砂壺」燒造 成功。壺高90、寬82厘米。容量88 公斤。送往香港展出。被譽為「世界 壺王」。

1988年6月18日,宜興紫砂工藝二廠、上海四海茶具館和上海西角亭酒家,在上海展覽中心音樂廳,聯合舉辦首家「復興茶藝研討會」。參加會議的有來自海峽兩岸的近百位茶友,共同研討茶藝、壺藝、並提出「復興中華茶藝」 的口號。 1988年7月6日,紫砂名師徐秀棠、鮑仲梅、范洪泉、儲立之等。應香港雙魚藝瓷有限公司的邀請,赴香港參加「紫砂陶藝術大屐」和「紫砂陶藝術 研討會」。

1988年9月9日,宜興陶瓷公司副經理田志芳、紫砂工藝廠廠長唐伯年,紫砂名師謝曼偷,范永良和均陶廠廠長鬍國榮,赴美國參加中美合資天山有限公司,在紐約和芝加哥舉辦的「中國節紫砂工藝陶瓷展覽會」。

1988年10月6日。中國美術家協會和日中陶藝交流協會聯合舉辦「中國宜興陶瓷藝術展覽」。在日本東京開幕。展出陶瓷精品1000多件(套).展覽期間,紫砂名師汪寅仙和張紅華,作紫砂陶藝製作現場表演。

1988年,紫砂工藝廠生產的五頭「 清風印紋茶具」,獲「全國旅遊品內銷 展評會」優秀獎;「系列紫砂花盆」和 「紫砂陳設品」,獲「全國金龍騰飛 獎」金獎。紫砂工藝二廠生產的「華藝 牌紫砂茶具」,獲中央農業部1988年、度優質產品稱號。 1989年5月23日,紫砂名師顧景舟、 李昌鴻、何道洪、王石耕、高麗君等, 赴香港參加「中國宜興紫砂特藝大展」。

資料來源:美壺網,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進入

嶺南盆景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

盆景投稿:微信lnpj178

書畫交流:微信tyzw17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嶺南盆景 的精彩文章:

又到漫山紅葉時
山格木,嶺南人更懂它的珍貴!

TAG:嶺南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