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政府對西方列強唯一打贏的戰爭,為何贏了還割地賠款?(十二)

清政府對西方列強唯一打贏的戰爭,為何贏了還割地賠款?(十二)

原標題:清政府對西方列強唯一打贏的戰爭,為何贏了還割地賠款?(十二)



馬江 海戰的慘敗,固然有艦艇「我小彼大,我脆彼堅」等客觀原因,但主要是清廷妥協求和政策造成的。很明顯,法國利用談判麻痹清政府,以達到突然襲擊的目的;清廷卻一味求和,在軍事上喪失警惕,致使馬江 守軍倉促應戰,措手不及。馬尾軍港形勢險要,閩人張茂才就曾評論說:「天下濱海諸省,獨福州海口奇險天生,當事者苟未雨綢繆,雖鐵脅亦難飛波,何至令人直搗而入哉,清統治者唯恐有礙和談,竟聽任法艦違犯國際慣例,肆意闖入,進出無阻,沿岸炮台形同虛設。這就無異於把主動權拱手讓給敵人,自己只有坐待失敗的命運了。其次,前敵將領昏聵畏敵,也是招致馬江 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張佩綸等明知敵人「有密據要害先發制人之意」,卻借口「不敢事先張皇」,不做認真的應敵準備,甚至將艦上的炮彈也控制起來。張佩綸與何如璋,都是不懂軍事,只知奉承李鴻章的昏庸官僚。8月23日,當戰雲密布、端倪盡露之際,仍不利用早晨漲潮移轉船身的有利時機,先發制敵,而這點正是孤拔所非常恐懼的。侵略者自供:「如果他們(指福建海軍)於潮水來時進攻,那地位便完全倒轉,提督(指孤拔)所打算可得到好處的所有優勢,都將轉到他們手中去,反而對我們不利。」戰鬥開始以後,張佩綸竟嚇得神慌意亂,暈倒在地,由隨從扶起逃命。那個「只圖一己口腹,不顧民生塗炭」的張兆棟,以及由於有點口才而被張佩綸賞識提拔的艦隊指揮張成,也都先後逃之夭夭。由這樣一群戰前調度無方、臨陣爭相逃命的懦夫庸人指揮福建前線故事,失敗是必然的。此外,北洋、南洋海軍各分畛域,不予支援,對馬江 戰局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如果當時的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軍能聯合起來,發揮近海作戰的長處,利用法艦遠道而來、補給困難的弱點,并力圍攻,完全有取勝的可能。可是,淮系、湘系軍閥都把自己掌握的艦隊當作鞏固個人權勢的資本,彼此之間經常傾軋摩擦,勢如水火。福建海軍受優勢敵人直接威脅,一再籲請支援,直隸總督李鴻章竟以「北洋輪船皆小,本不足敵法之鐵艦大兵船」,「若一抽調,旅順必不能保」等等為由,拒絕派艦前往馬江 。新任兩江 總督曾國荃控制下的南洋海軍也拒不支援,造成福建艦隊孤軍苦戰,全軍覆沒。

馬江 海戰雖然失敗了,但是,廣大中國軍民在這次作戰中表現了高度的愛國熱忱,他們誓死抵抗侵略者的英雄氣概,和上層統治階級畏葸投降的可恥行徑,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法國遠東艦隊偷襲馬江 ,清政府感到有損「天朝」體面和尊嚴,在主戰輿論的壓力下,被迫於8月26日發布宣戰詔旨,命令前線海陸各軍準備對法作戰。鑒於法國侵略者已把戰火引向中國本土,清廷認為:「惟當一意備戰,應以進兵越南,規復北圻,俾彼族不敢悉眾內犯,為制敵要策。」根據「牽敵以戰越為上策」這一總的指導思想,在戰略上確定了沿海防禦、陸路反攻的方針。為此,下令「沿海各口,如有法國兵輪駛入,著即督率防軍,合力攻擊,毋任蔓延。其陸路各軍,有應行進兵之處,亦即迅速前進」。同時,公開表示支持黑旗軍首領劉永福,「著以提督記名簡放,並賞戴花翎,統率所部,出奇制勝,將法人侵佔越南各城,迅圖恢復」。


清廷宣戰後,法國為了能夠繼續利用香港等「中立」口岸作為基地,並取得英、美等國的煤和食品等物資供應,因而沒有正式宣戰。同時,法國再次從政治上對清政府進行誘降活動,由總稅務司英人赫德為拉線人,大搞幕後外交 ,以此作為它在軍事上暗中積極部署的煙幕。早在馬江 海戰之前,孤拔和巴德諾就極力主張法艦北上襲取旅順和威海衛,威脅清朝京畿重地。馬江 偷襲得逞之後,他們認為「雖然中國此次完全失敗」,但「福州距離北京太遠,不足使帝國朝廷獲得教訓」,因而「復又堅決主張將戰爭移至北方」。茹費理政府曾一度贊成孤拔等人的侵略計劃,並令其立即在北方各海口行動,但不久又改變了決心。其所以如此,一則擔心北上擴大戰爭,可能招致其它列強的干涉,而當時法國正對由於埃及問題同英國的矛盾尖銳化所造成的歐洲局勢頗為不安;一則擔心北上與北洋艦隊交 鋒,影響李鴻章的地位,而他正是法國政府「應該盡量寬待」的未來談判的極好對手。於是,奪取台灣北部,又成了法國侵略軍的戰略目標。茹費理希圖通過「繼續執行報復」的軍事行動,迫使清政府屈服,允許賠款,或將基壟淡水兩埠口的行政、經營、海關、礦山等權讓給他們,以「提供同等價值的賠償」。北圻方面,法國政府以諒山為中國軍隊入越的主要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且思雪北黎慘敗之恥,因而決計於雨季過後佔領諒山,並相機進犯廣西邊境,以配合孤拔艦隊的海上進攻。所以,法國當時的戰略方針是:東攻台北,西取諒山,踞地為質,勒索賠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月晨雲 的精彩文章:

晚清四大名案之迷霧重重「刺馬案「
文字帶來的血光之災 ——直面清代文字獄 屢興大獄駐冤魂

TAG:日月晨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