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國軍中的抗日名將,10大元帥中有8個都是他的部下

他是國軍中的抗日名將,10大元帥中有8個都是他的部下

原標題:他是國軍中的抗日名將,10大元帥中有8個都是他的部下


由於歷史原因,國共雙方開始了戰場上的交鋒。但是對於那些英勇的國民黨將領我們不能否定他們在戰爭中為我們新的國家的建立所做出的貢獻。在近代中國有一個功績赫赫的前輩,他雖然是國軍但是他在抗日時期立下了汗馬功勞,並且還在手底下帶出了好多位優秀的國軍和共軍的將軍,十大元帥中有八個都是他的部下,包括葉劍英、聶榮臻、賀龍、林彪、陳毅、劉伯承、徐向前、朱德


這位老前輩就是生於19世紀末期的張發奎,他在16歲的時候就參加了在廣東組建的同盟會,成為了眾多為中國光明前途而鬥爭群體中的一員。在當時由於他的勤奮好學和英勇善戰他很快的成為了北伐軍隊的鐵軍的軍長,而在那個時期周恩來、葉挺等人都在他手底下做事。由於後來國共兩黨第一次出現了分裂,葉挺與賀龍等共產黨人在南昌舉行了起義,國民黨開始對共產黨人進行抓捕屠殺。正直的張發奎聽了手下葉劍英的建議放棄了對葉挺賀龍等人的追擊攻打,而是去攻打廣東地區的軍閥,完全不參與蔣介石的剿共計劃。



在局部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張發奎主動請戰希望自己能夠前去東北地區支援抗日的東北軍隊,但是上級兩次卻以缺少軍費為理由拒絕了這位愛國將領,這使得張發奎在當時氣憤不已,離開中國前往美國宣傳抗日思想。後來在全面抗戰的時候他立刻趕回了中國,並且擔任江浙地區的抗日指揮官。當他在上海指揮抗戰的時候擊敗了日軍幾十次進攻,給了日軍極大的震懾,因此他也獲得了神炮的稱號。


只不過他最終沒能守住上海,在1937年的11月奉命離開了這個他苦苦堅守數月的地方。在這之後他又轉戰各地方戰場,在武漢、廣東、廣西等地都能看到他英勇奮戰的身影。後來他還作為廣州地區的代表接受了日本人在廣州地區的投降,這就是他一生為中國抗日做出的極大貢獻。



後來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隊戰敗以後他就去了香港生活,一直到1980去世這位老人都沒能再回歸祖國。而他去世的時候曾與他一起共事的葉劍英元帥還給他家人發送電報進行弔唁這位一生功績卓著的老前輩。並且有人這樣評價他的一生,說他是國民黨中少數的清正,愛國敢於打仗的老前輩,一生培養了眾多優秀將領,為抗日戰爭作出了卓越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米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封他大官,他卻跪地哭喊:我不做官,每天能喝酒就行
皇帝寵臣帶刀進殿,衛士卻沒有發現,因此差點釀成一樁大案

TAG:小米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