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馬哈魚檔》原著作者 講述幕後故事
《雅馬哈魚檔》海報
《海外赤子》海報
章以武在現場講述《雅馬哈魚檔》的創作。 (曾俊/攝)
放映現場:經典電影十分受歡迎
「珠江潮湧,粵影風華」——改革開放40周年廣東電影成就暨「珠影再出發」經典電影展映活動正在進行中,開幕片《雅馬哈魚檔》等收穫高人氣。主辦方指出,這次影展就在於讓觀眾重溫經典的魅力,初衷是讓廣東電影再出發,回顧過去更是面向未來,希望廣東電影人堅定打造藝術精品的信心。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俊(除署名外)
圖:王維宣
上周末,《雅馬哈魚檔》的廣州圖書館負一樓的放映現場,幾百位觀眾將整個現場幾乎佔滿了。記者注意到,觀影過程中沒有幾個觀眾中途離場的。大家被片中流露出的市井風情逗笑了,一眾非職業演員的表演雖然沒有技術可言,他們操著各地的方言,洋溢著貼近生活的真實感,街坊親朋相互支持奮鬥、追求理想,更反映了廣州當時就已經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
10月27日,《海外赤子》繼續在廣州圖書館南樓6樓展映,這已經是此次電影展映活動的第四場。現場工作人員透露,他沒想到廣東經典影片依然非常受歡迎,報名情況十分火爆,每次報名觀看的人數基本是能容納人數的兩倍以上,因此需要更大的場地來解決問題。據了解,根據每場影片的題材不同,觀眾的構成層次不同,比如《海外赤子》就吸引了許多中老年觀眾早早前來霸位。
展映活動精選了15部廣東出品的經典電影。接下來11月的每個周末都有佳作展映,觀眾可從中一窺南粵電影事業的芳華時代。
廣東經典電影的一次系統梳理
廣東省文聯專職副主席李仙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這一影展不僅對廣東電影是一次很好的宣傳推介,也是對改革開放以來廣東電影輝煌成就和歷史經驗的一次系統梳理。
李仙花認為在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今天,舉辦這樣一個影展具有兩方面意義:一是把這些經典電影介紹給今天的觀眾,讓觀眾在重溫經典藝術魅力的同時,獲得有益的人生經驗。與此同時,對於今天的創作者也提供了歷史經驗:「回顧廣東電影的過去,是為了著眼當下和面向未來,讓廣東電影再出發,也為廣東電影人接下來打造藝術精品堅定信念。」
李仙花表示,本次參展的作品不僅題材豐富,而且有高度、有深度,有著鮮明的藝術特色和接地氣的廣東風格,是真正紮根生活、紮根群眾的一批藝術精品。
在影展的開幕式上,《雅馬哈魚檔》主創再聚首,暢談當年的拍攝故事,讓人聽得心潮澎湃,這就是經典的魅力:「曾經風靡全國的《雅馬哈魚檔》,記錄了廣州個體戶如何靠自己的雙手走向富裕的故事,被譽為『廣東改革開放第一張亮麗的名片』『當代廣州的《清明上河圖》』。我認為它對我們的啟發是:文藝創作要紮根人民、紮根生活。文藝創作要精準把握時代跳動的脈搏,對生活進行提煉、升華並加以詩意地表達、闡釋,這樣的作品才接地氣,才能經得起人民群眾和時代的檢驗。」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岸)
講述緣起: 時代變化帶來寫作靈感
章以武: 好作品必須表現時代表現生活
昨日,《雅馬哈魚檔》編劇章以武做客「羊城學堂」,回顧影片的創作歷程。在他看來,《雅馬哈魚檔》的寫作和大時代的轉折緊密相關。當時廣東率先改革開放,陸續開放了水果、魚鮮等各種市場,「當時我住在百靈路,那裡就是一個農貿市場,賣魚的、賣燒鵝的、賣牛仔褲的、髮型屋各種都有,我望著這條路是幸福花開,整個人都思想解放,給我很大觸動,就想記錄這種時代的變化」。
儘管章以武有表達時代劇烈變化的強烈衝動,但那時他的腦海中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故事和人物原型。等到有一次,他在街上遇到一個賣魚仔,賣魚仔很自豪地跟他說:「別看我的箱子濕漉漉,這是裝錢的。」這句話帶給他很大震動。
1983年,章以武以前一個的學生的經歷更打動了他,「他請我去喝茶,還要去東方賓館,我沒去過。他說他現在有錢了,每個月賺300多塊。我一個大學老師一個月才賺60多塊,這讓我很驚訝。他還說『我活得風生水起,一定要打的去』」。
有感於此,章以武把這個學生化成了短篇小說《魚啊魚》的主角,在一個編輯的建議下改成了中篇小說《雅馬哈魚檔》,之後發表在《花城》上,被珠江電影製片廠發現了,就變成了劇本。
憶當年火爆:
票房相當於如今的20多億
《雅馬哈魚檔》最終交由導演張良執導,對此章以武表示很感激,「這個導演第一是大膽用一大幫非職業演員來演,這要冒巨大風險;第二,他用紀實性手法來拍攝,取景全是廣州的街頭和市場,所以你們想看上世紀80年代的廣州,看這部片子就夠了」。
章以武回憶說,片子拍完以後拿到北京放映,許多名導、名演員點贊片中濃濃的「生活味」和先進的理念,「全都起立鼓掌,都在問這真是我們中國人拍的嗎?」據透露,該片發行拷貝收入8000多萬元,這相當於現在票房的20多億元,「我拿到稿費800多塊和獎金48塊5,珠江電影製片廠收入300多萬元,可以躺在那裡吃三年」。
對於這部片子,諸多電影評論家評價很高,認為有深度,「說實話當時我沒那麼高覺悟,我只是覺得勞動致富,待業青年做個體戶很光彩,實現了他們的價值。我的運氣很好,但是運氣是給有準備的人的。」章以武說。
至今《雅馬哈魚檔》仍然被奉為廣東電影乃至中國電影的經典,在時間的長河中,它經受住了歷史的檢驗,「這個片子有前瞻性、思想性,也就有了生命力。」章以武說。
分享創作秘訣:
不能閉門造車,要深入生活
談到創作秘訣,章以武分享道,作家一定要對時代保持敏銳,「一定是春江水暖鴨先知,而不是在家裡閉門造車,好的作品必須表現生活、接地氣,要表現偉大的時代」。
章以武接著反問,為什麼很多寫作者面對沸騰的時代,就沒辦法表達?他認為,「真正的作家要受到社會認可,勤學苦練是不行的,需要很高的天賦。作家也需要深入生活,喜怒哀樂,情感世界越豐富,就越容易長袖善舞,寫出好作品。再次,寫作是艱苦的事,作家要勇于堅持、耐住寂寞」。他說,自己剛過80歲,但會始終堅持寫作,「這是我一生的熱愛,還可以防止老年痴呆,我一般早上九點開始寫,寫到下午3點,才吃中飯,正常的中飯時間不要打擾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