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能成功實施「剃髮易服」的政策,為何滿語普及卻遇到了障礙?

清朝能成功實施「剃髮易服」的政策,為何滿語普及卻遇到了障礙?

滿清入關後為了更好的統治漢族,消除漢族和滿人的表面差別,就頒布了剃髮令,在留髮不留頭的威脅下,剃髮令在全國進行了實施。接著滿清統治者開始普及滿語,希望可以更進一步從文化上把所有漢人變為滿人,但是滿語的普及卻失敗了,到了最後甚至滿族人也不會講滿語了。

推行滿語失敗的原因大概有這麼幾種:

第一、滿語本身就不是很完善,發音的類別很少,本來滿語對於游牧民族來說也夠用了,可是相對於更加先進的漢文化來說,漢語里有很多的發音在滿語里是不存在的,想用滿語表達漢語的意思也非常的困難,當時也沒有什麼語言學家專門完善滿語,而滿清想要治理這麼大一片土地不能只依靠滿人,用漢臣意味著允許漢語流通,在滿清統治初期,雖然重用精通滿語的漢臣,但是當皇帝的也必須要學習漢語,才能更好的和官員溝通,更好的了解所統治的這個國家。

第二,滿清從上而下都很推崇漢文化,畢竟對於滿族短短的歷史來說,漢族的文化歷史源遠流長,非常值得研究。康熙本人就能熟練的掌握漢語,他的兒子們對於漢語和儒家典籍也是從小學習,到了乾隆登基,更是成了歷史上有名的詩人皇帝,四萬多首詩那可是真實存在的。

第三,中國存在的眾多方言和當時遍地的文盲都讓滿語無法普及。對於當時很多老百姓來說,連當時官方的普通話都不會講,更別提說什麼滿語了。當時不論南方還是北方,都存在著大量的地方語言,有時候甚至不過相距數十里,兩個地方的語言都有很明顯得區別。想要普及滿語就要付出極大的努力,而且一種語言想要普及必須要同時學習相應的文字,可是當時大部分人連漢字都不會寫,也不會說通用的漢語,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普及滿語根本就不可能。

滿族統治者雖然想要普及滿語,可是會滿語的人相對於會漢語得人卻太少了,想要教授滿語都拿不出那麼多的老師,當時整個中國遍布了儒家學館,會漢語的人數比起來會滿語的多太多了。所以滿族人從武力上佔領了這片土地,卻被這片土地存在的漢文明所征服,綜上所述,漢語得以保留至今,並不是滿清統治者大發慈悲,也不是漢人誓死抵抗,這也算是漢文化的勝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馮趣聊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同是上海灘黑道大亨,黃金榮最後淪為掃大街,杜月笙為何能善終?
曹操敗走華容道,為何劉備要故意放走曹操,這不是放虎歸山嗎?

TAG:老馮趣聊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