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作者:小確幸來一打(爸媽精讀主筆)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小外甥剛上小學一年級,這天放學回來後就悶悶不樂。

原來是「英語希望之星」本省賽區在他們學校進行海選,英語老師鼓勵他們班小同學們都去試一下。

都是剛上一年級不到兩個月的孩子,平時學英語就是簡單的日常對話,簡單的句子,孩子們之間看不出太大的差別。

這一參加海選活動,孩子們的真實英語水平差距就顯露出來了。

有個小姑娘,標準的發音,流利的自我介紹,還唱了一首英文童謠。

一個小男孩更了不得,聲情並茂地講了一個英文版《小紅帽》的故事。

而多數孩子,都是簡單的一兩句自我介紹,表演一個在課堂上學過的兒歌。

海選結束了,小同學們開始聊天交流了。

唱童謠的小姑娘說:「我四歲就學英語了,我報的是一年一萬多元的外教課。」

講故事的小男孩說:「我爸爸媽媽在家都用英文和我對話,我不但報了一對一的外教課,還去過好幾個英語國家旅行呢。」

那些小學前就沒學過英語,只跟著英語老師學了幾個簡單句子的孩子,都不敢說話了。

小外甥就是其中之一。

小外甥問表姐:


媽媽,你為什麼不給我報一對一的外教課,你為什麼沒有帶我去英語國家旅行啊?同學們都開始鄙視我了。

我和表姐都很震驚,學個英語都有鄙視鏈了。

家長群里一聊,才知道孩子之間真的有鄙視鏈,而且這鄙視鏈無處不在。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錢鍾書在《圍城》里說:


在大學裡,理科學生瞧不起文科學生,外語系學生瞧不起中文系學生,中文系學生瞧不起哲學系學生,哲學系瞧不起社會學系,社會學系瞧不起教育系,教育系學生沒有誰可以給他們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可見,教育鄙視鏈由來已久。

之前就有新聞報道過,有英文名字的孩子看不上沒有英文名字的孩子,不和他們一起玩。

在電影《嗝嗝老師》中,在同一個學校上學,來自貧民區的孩子被別的孩子們看不起,排擠疏離。

在孩子們之間,鄙視鏈已經悄然產生,還無處不在。

就讀學校有鄙視鏈,讀學費昂貴的私立雙語學校的看不上讀重點公立學校的,讀重點公立學校的看不上讀普通學校的。

孩子學什麼特長也有鄙視鏈,學馬術、高爾夫、冰球、茶道的看不上學美術、小主播、編程、跆拳道的,學美術、小主播、編程、跆拳道的看不上什麼也不學的。

孩子們上學放學乘坐什麼樣的交通工具也有鄙視鏈,開豪車的看不上開普通轎車的,開普通車的看不上騎電動車的。

甚至於孩子們穿什麼鞋都有鄙視鏈。

一個朋友說,有一天她去小學送女兒上學,校門口,一個小女孩對她女兒說:「哇,婭婭,你今天也穿耐克的鞋了啊,和我的是同款,顏色不一樣呢。」

朋友從來沒注意過這些穿校服的孩子們腳上穿的是什麼鞋,那天一觀察,才發現,孩子們的鞋大多是阿迪耐克等名牌,難怪女兒說什麼也想要一雙,說是她的鞋子被同學們笑話了。

前段時間有篇文章說,家長之間有家長鄙視鏈,連孩子都知道。

但是,家長們不知情的是,孩子之間的鄙視鏈,大部分都是通過每天觀察爸爸媽媽知道的,他們的焦慮和攀比,孩子們其實都能感覺到。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香港電視紀錄片《沒有起跑線》曾讓我印象極深:

一對中產父母為了讓孩子入讀「只收10名1月份出生學童」的學校,夫妻精準計算受孕時間,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

正如這對要讓孩子「贏在子宮裡」的父母一樣,很多父母都有教育焦慮: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前一陣子9月1日開學季,孕媽們又開始扎推生孩子了,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能早一年上學,竟然有的不足月就剖腹產。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最焦慮的中產階層的家長們,自己通過不斷的努力才達到了如今的社會階層,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失敗了,再從現有的階層掉落下去。

於是,拼盡全力要為孩子擇校,選好的興趣班補習班,努力讓孩子成為「人上人」,成為自己教育成功的驕傲。

正是家長的這種無處安放的焦慮和攀比心態,無形中蔓延到孩子中間,影響到了孩子們,才形成了孩子之間的各種鄙視鏈。

雖然,鄙視鏈的存在是現實,但當「鄙視鏈」和「教育」如此明目張胆地勾連在一起,它就像一個笑話,彰示著教育最大的失敗。

鄙視鏈上無贏家

無論你多麼努力想讓孩子處於鄙視鏈的上游,甚至頂端,都有別人依然站在更高的地方鄙視你。

安柏在文章《你在教育鏈上鄙視別人家孩子,它站在食物鏈頂端鄙視你》中卻描述了這樣一番景象:

他引用了牛津大學博士尤瓦爾·赫拉利的話:


事實上,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是因為演算法變得越來越聰明,也是因為人類逐漸走向專業化,所以用計算機取代人來越來越容易。

人工智慧目前無法做到與人類匹敵。

但是對大多數現代工作來說,99%的人類特性及能力都是多餘的。

人工智慧要把人類擠出就業市場,只要在特定行業需要的特定能力上超越人類,就已足夠。

即使你現在拼盡一切讓孩子處於鄙視鏈頂端,幾十年後人工智慧時代來臨,孩子現在所學的知識和成績也可能毫無用途。

父母將焦慮和攀比傳遞給孩子,讓自己的孩子身處鄙視鏈中,本身就是父母教育的失敗。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什麼樣的孩子才是真正有出息的呢?

內心強大,漠視鄙視鏈的孩子

作家咪蒙曾經寫過她的兒子。

她們剛去上海時,沒有房子,在創業期,開的車也沒有別人家的好。

一次她去接兒子,看到自己的小破車淹波在別人的豪車中,於是問兒子:「媽媽的車沒有別人的好,你介意嗎?」

兒子說:「這有什麼介意的,再好的車在市區只能開60碼以下,再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有豪車的人說不定操心孩子成績不好呢?」

很佩服小小的孩子能有這樣好的心態。

最好的教育,不是努力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而是讓孩子擁有漠視鄙視鏈的強大內心。

父母是否有正確的價值觀,對孩子能否有強大的內心很重要。

正確的價值觀一定是尊重他人,不會以金錢畫圈子,不會站在物質的台階上俯視他人。

當一個人的優越感建立在金錢和物質上的時候,恐怕也是最脆弱和最可怕的。

父母自己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不與別人比吃穿住行,生活上不攀比,學習上卻要有上進心,鼓勵孩子在學習上你追我趕。

父母們正確的價值觀,才是我們所能給予孩子們的,最好的禮物和饋贈。

言傳大於身教,父母傳遞給孩子正確的價值觀,還要時刻審視自己的言行。

當發現孩子有攀比的心理時,首先審視自己,在言行上有什麼不當。

父母言傳身教,讓孩子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要攀比,才能擁有強大的心理,有內在的自我。

薩提亞心理學認為,孩子沒有問題,如果孩子有問題,一定是父母的問題。

孩子之間悄然而生的鄙視鏈,是大人的焦慮、攀比造成的

父母們無處安放的焦慮,變成了「我想給你最好的,我能給你最好的。」

一個內心真正強大的孩子,不會將自己置身於鄙視鏈中,會跳出來漠視鄙視鏈,會按照自己的節奏,在自己擅長的賽道內專註奔跑

不要再把自己的焦慮傳達給孩子了,畢竟,你也經歷過被鄙視的感覺。

「我的鞋是耐克的」: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在鄙視鏈中力爭上遊

作者簡介:小確幸來一打,富書籤約作者,期刊寫手,國家認證心理諮詢師,親子諮詢師,媒體人,用文字分享人生小確幸,感悟生命大歡喜,簡書、微博@小確幸來一打。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bmnfrc),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媽,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