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42年德軍在蘇聯夏季會戰中的戰略失誤

1942年德軍在蘇聯夏季會戰中的戰略失誤

原著 :J.F.C.富勒

譯者 :胡毅秉

要了解1942年德軍在蘇聯的夏季會戰的全部意義,就不能忘記他們在上一年夏季會戰的目標。我們知道,那一次會戰不是為了征服整個蘇聯,而是為了推進到主要的作戰要害地區,迫使蘇聯軍隊保護它們,然後殲滅這些軍隊。對蘇軍實現戰術消滅就是德軍的戰略目標。

我們也知道這個戰略失敗了,因為德軍的推進速度太慢,戰場空間太廣,(敵對)力量太強。

在條件較為有利的1941 年慘遭失敗之後,同樣的戰略在有利條件減少的1942 年有可能成功嗎?希特勒的回答是「不可能!」,重複這個戰略是愚蠢之舉。因此,另一條路就是用消耗戰略取代消滅戰略。通過戰術消耗來執行這樣的戰略是不在考慮範圍的,因為即使有可能達到目標,也需要花費太多時間;從精神層面入手—煽動反布爾什維克的革命—同樣不在考慮範圍;因此, 唯一可行的路線就是打擊蘇聯的經濟實力—她的戰鬥力量的物質基礎。希特勒判斷,可以通過奪取蘇聯的頓涅茨工業區、庫班玉米產區和高加索油田來實現這一目標。簡而言之,就是從蘇聯手中奪取位於哈爾科夫—斯大林格勒—巴庫—巴統四邊形區域中的作戰要害地區,然後蘇聯的作戰部隊就會慢慢失去戰鬥力。

如此看來,希特勒1942 年的作戰計劃應該是這樣的:通過平行的兩路攻勢切斷並佔領沃羅涅日(Voronezh)—薩拉托夫(Saratov)—斯大林格勒—羅斯托夫四邊形區域,北路沿庫爾斯克—薩拉托夫一線進攻,南路沿塔甘羅格—斯大林格勒一線進攻,然後在封鎖通路的部隊掩護下,穿過高加索直搗巴庫。根據兩位歷史學者的說法,這個計劃「一份落入蘇軍之手的文件證實,部長會議主席斯大林在蘇維埃革命25 周年的紀念演講中提到了這份文件」。文件中還給出了佔領下列城市的時間表:沃羅涅日以東的鮑里索格列布斯克(Borisoglebsk),不晚於7 月10 日;斯大林格勒,不晚於7 月15 日;薩拉托夫,不晚於8 月10 日;塞茲蘭(Syzran),不晚於8 月15 日;以及高爾基(Gorki)以南的阿爾扎馬斯(Arzamas),不晚於9 月10 日。

這些時間表要求的佔領速度之快固然令人震驚,但更令人吃驚的是,對戰略只懂皮毛的人應該也能一眼看出,與其說這個計劃的成功取決於能否佔領戰略要地,不如說是取決於能否阻止蘇軍的反擊。這個計劃似乎忽略了沃羅涅日—薩拉托夫一線以北蘇聯軍隊的存在。因為計劃制定者已經認定,由於空間和實力,不可能從戰術上消滅蘇聯軍隊;而蘇聯人民的民心士氣高漲,也不可能在精神層面上消滅對方,所以打敗蘇聯軍隊的唯一辦法就是使其在戰略上陷於癱瘓。但是這不應該通過奪取其未來資源(例如石油、煤炭和小麥)來實現,而應該通過破壞其直接機動手段來實現。因此,首先必須做的是佔領或圍困莫斯科。如果德軍佔領了莫斯科,再對沃洛格達(Vologda)、布伊(Bui)、高爾基、阿爾扎馬斯和奔薩(Penza) 持續實施戰略空襲(這些城市和莫斯科的距離都在250 ~ 350 英里,處於轟炸機可以輕鬆打擊的範圍),那麼不僅可以封鎖來自阿爾漢格爾斯克的物資和來自蘇聯亞洲部分的援兵,還能使蘇聯中部的所有鐵路運輸都陷入一片混亂(如果不是完全中斷的話)。

德軍一個完整的裝甲團正向戰場開進

截至7月12 日,霍特已經拿下沃羅涅日—羅斯托夫鐵路線上的羅索希(Rossosh)和坎捷米羅夫卡(Kantemirovka)車站,次日馮·克萊斯特的第1 裝甲集團軍又奪取了米列洛沃(Millerovo)。德軍又包抄伏羅希洛夫格勒(Voroshilovgrad)並於20 日進入該城,而馮·曼斯坦因的部隊直撲羅斯托夫, 迫使蘇軍在27 日從該城疏散。

「整條蘇聯戰線搖搖欲墜……德國軍隊從寬廣的正面渡過了頓河。蘇聯宣傳機構的語氣變得沉重,蘇聯電台的廣播也透出越來越重的焦慮……在蘇聯國內,出現了要求開闢第二戰線的強烈呼聲。」

由於這幾路德軍向著斯大林格勒快速推進,再加上蘇軍在沃羅涅日的抵抗意外地頑強,似乎對希特勒的心理造成了很大影響,促使他決定用魏克斯的幾個集團軍掩護沃羅涅日方向,並指示在正東方的霍特集群與馮·曼斯坦因配合攻打斯大林格勒,等到攻克斯大林格勒之後,再繼續朝薩拉托夫推進。

從戰略角度講,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失誤。因為德軍沒有作破壞莫斯科鐵路樞紐的任何嘗試,這就使沃羅涅日以北的蘇聯軍隊擁有完全的行動自由。而因為佔領高加索是德軍計劃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確保實現這個目標的唯一途徑就是在該地區北面建立一道縱深防禦屏障—按照原計劃,應該佔領羅斯托夫—斯大林格勒—薩拉托夫—沃羅涅日四邊形區域,這是實現縱深防禦和獲得機動空間的必要前提。把這個四邊形區域縮減為沃羅涅日—斯大林格勒—羅斯托夫三角形區域,等於是用一個突出部取代了它,那麼它的北方側翼—沃羅涅日—斯大林格勒一線—就很容易被從沃羅涅日—薩拉托夫一線南下的蘇軍攻破。這樣一來就改變了戰術上的作戰路線,為最終的災難敞開了大門。

在7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和8 月的第一個星期,霍特向著頓河下游快速推進, 在斯大林格勒西面頓河向南彎曲的地方,雙方為爭奪克列茨卡亞(Kletskaya) 和卡拉奇(Kalach)的橋頭堡展開了激戰。8 月15 日,德軍在卡拉奇奪取了一個渡口,但是直到25 日才在克列茨卡亞渡河成功。與此同時,在頓河以南推進的德軍在科捷利尼科沃(Kotelnikovo)被阻止,直到霍特過河後他們才得以繼續前進。9 月9 日,斯大林格勒—鮑里索格列布斯克鐵路被切斷。當天斯大林格勒遭到猛烈轟炸,在德軍看來,攻克這座城市的日子似乎近在眼前。

攝於1942年初夏的勒熱夫,德軍第1裝甲師的一處機槍陣地。

在這些作戰進行的同時,馮·克萊斯特的集群渡過下頓河,然後展開隊形, 高速席捲北高加索平原。8 月4 日,他們拿下了伏羅希洛夫斯克(Voroshilovsk); 8 日,蘇軍破壞並放棄了邁科普油田;20 日,克拉斯諾達爾(Krasnodar)陷落;25 日,德軍到達位於捷列克(Terek)河中游、距裏海100 英里的莫茲多克(Mozdok),蘇軍撤向格羅茲尼(Grozny)。最後, 9 月10 日,德軍佔領黑海的海軍基地新羅西斯克(Novorossisk),此後由於地形、蘇軍的抵抗、交通線過長和缺少汽油等困難,高加索會戰被迫終結。德軍把一切力量都集中起來用於佔領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舊名察里津(Tzaritsin),是一座狹長而分散的工業城市, 擁有居民約50 萬人,坐落於伏爾加河急彎處以北數英里外的右岸。在德軍的進攻面前,這座城市的天然防禦力量來自於它背靠的伏爾加河。當地河面寬2 ~ 2.5 英里,因此很難架橋,而若不能成功架橋,就無法將這座城市完全包圍。

所以,德軍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在伏爾加河左岸立足。只要到了左岸,一支規模相對較小的部隊就能阻止所有過河的交通,從而將斯大林格勒的守軍活活困死。

在一切戰前渡河行動中,決定因素都不是河流的寬度(雖然這個因素也很重要)而是進攻方的臨河戰線的長度。如果臨河戰線很長,要渡河的一方就可以通過在多地佯動的戰術引開對手,或遲或早,總可以在某個無人防守或者防守力量薄弱的地點架設起跨河橋樑,並在對岸建立橋頭堡。因為在伏爾加河這樣寬闊的河面上架橋的時間比在狹窄河流上更長,所以戰術佯動的距離也必須更長。因此,德軍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實施這一戰術。然而他們卻選擇了直接攻城—試圖靠快速的連續突擊拿下這座城市。

攻城行動始於9 月15 日。在此後的整整一個月里,德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攻擊,但是在崔可夫將軍(eneral Chuykov)指揮的守軍的頑強防守面前,任何一方都無法取得局部或暫時的優勢。在德軍發現無法快速拿下這座城市以後,他們本應該立即認識到這種進攻是愚蠢至極的行為;因為雖然城市本身並不是要塞,但只要守軍保持頑強鬥志,而且其後勤補給線保持通暢,那麼把城市炸成瓦礫就是把它變成比有史以來任何要塞更為強大的堡壘的最有效方法。在這些毫無意義的突擊中,德軍蒙受了極為慘重的損失,以至於在10 月15 日以後, 霍特將軍奉命暫停進攻,先通過炮擊和轟炸將這座城市全面夷為平地。但是,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唯一可能的答案是,為了維護希特勒的威望;因為這座城市已經成了一片瓦礫場,它的工業已經被摧毀,伏爾加河的上下游航運也已被阻斷。這意味著巴庫和莫斯科之間像臍帶一樣輸送石油的通道已經停止了運轉。因此,此時德軍需要做的僅僅是維持對伏爾加河的封鎖而已,這座城市本身已經沒有任何戰術價值。

就這樣,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正當德軍在北非的力量越來越衰弱之時,他們在蘇聯的主動權也流失殆盡。雖然有許多因素可以影響到主動權的維持, 但基本的一條是行動自由;反之,奪取主動權的根本在於限制敵人的行動。在北非和斯大林格勒—事實上是在整個蘇聯—我們都可以發現一條共同的規律,那就是,隨著德軍交通線的過度延伸,維繫它們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儘管如此,在1942 年秋季,蘇聯的經濟形勢還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只能依靠源源不斷運抵阿爾漢格爾斯克的英美物資,雖然希特勒的排兵布陣給對手提供了絕好的機會,但蘇軍能否將這一機會化作勝勢還是很值得懷疑的。

自1941 年6 月以來,德軍的佔領使蘇聯政府治下的人口從18400 萬減至12600 萬—減少了30% 以上。不僅如此,蘇聯的經濟損失也是巨大的—其糧食產量減少了38%,煤炭產量和發電量減少50%,鋼鐵產量減少60%,錳和鋁的產量減少50%,化工產業減少33%。

因此,希特勒的戰略計劃的指導思想是正確的—打擊敵軍的經濟實力, 從而削弱其軍事實力的基礎。只不過在實施過程中他連連犯錯,其中最大的一個錯誤是:由於蘇聯遼闊的國土阻礙了他想要與之決戰的意圖,他未能意識到,必須先削弱蘇軍的機動能力,然後才能進攻其作戰要害地區。如果他佔領了莫斯科—機動的樞紐,就能做到這一點。然而他卻像查理十二世一樣(或者說更像拿破崙),失去了主動權。

本文摘自戰爭藝術系列《第二次世界大戰史:戰略與戰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對地理知識的完全缺乏導致十字軍兩次遠征埃及以慘敗告終
圖說二戰美國陸軍醫務兵單兵裝備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