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為了蓋座橋 3億向荷蘭買技術卻遭嘲諷:中國人最終用行動證明自己

為了蓋座橋 3億向荷蘭買技術卻遭嘲諷:中國人最終用行動證明自己

原標題:為了蓋座橋 3億向荷蘭買技術卻遭嘲諷:中國人最終用行動證明自己


就在本月的23日,歷時9年,被外國媒體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的港珠澳大橋,在億萬國人的矚目之下,正式全線貫通,相信不少網友的心情跟洋洋一樣激動萬分。不少英國網友自嘲:給英國一百年也做不了。作為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里,橫跨伶仃洋,東接香港,西連珠海、澳門三個城市,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年,可抗7級地震、16級颱風。


其主體工程的主梁鋼板用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42萬噸,這樣的數字相當於10座鳥巢或著60座法國埃菲爾鐵塔的重量。因此,放眼世界港珠澳大橋無論是巨大的工程體量,還是複雜的建設條件,以及嚴格的質量標準,都是此前世界上同類工程從來沒有遇到的,全球的建築界直接給封了一個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榮譽稱號。這麼一個世界之最,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研製過程中充滿了各種困難和艱辛。



相信大家都已經知道了,港珠澳大橋是由橋樑、人工島、隧道三部分組成,要把這三個部分連接起來,需要建設兩座面積各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和一條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橋樑與隧道的轉換。這個工程也成為了大橋建設中,技術最為複雜,建設難度最大的部分。當時我們的國內的沉管隧道建設經驗幾乎為零,放眼全世界隧道長度超過3千米的只有丹麥-瑞典的厄勒海峽隧道,另外一個是韓國釜山至巨加跨海大橋。不過,由於沉管隧道這一核心技術只掌握在西方極少數的專業公司手裡,因此,韓國釜山跨海大橋每一節沉管安裝,也都是由荷蘭專家提供全面支持的。


所以咱們初步的思路就是虛心地向人家學習,2011年,在與荷蘭一家公司進行技術合作商談時,該公司卻漫天要價,開出了高達15億元人民幣的天價,當咱們提出能否以3億元人民幣換取技術支持時。沒想到荷蘭人一口否決,並且譏諷到:「3億元只能給你們唱首歌,唱首祈禱歌。」談到最後,荷蘭人也只給出了9億人民幣的最低價格,並且說了這只是諮詢服務費而已,既不包括技術轉讓的部分,也不負責安裝任務,要是再猶豫不決就13億,只多不少。面對此等羞辱,再一次給國人敲響了警鐘:核心技術從來買不來也求不來,只能靠自己!不被理解,沒有經驗,外國人都在看,中國人到底行不行?



從此4000人的團隊開始了歷時兩年多的艱難攻關,終於編寫出《外海沉管隧道施工成套技術》,實現了我國相關技術「零」的突破。2013年的5月1日,歷經96個小時,5天4夜的連續鏖戰,海底隧道的第一節沉管成功安裝。2017年5月2日,最後一節沉管的安裝也終於完成了,長度達5.9公里的世界最大的沉管隧道順利合龍。



世界上節段式沉管漏水率平均值為10%左右,截止港珠澳大橋建成前,也沒有沉管隧道100%不漏水的紀錄。然而,「奇蹟」就在中國人造的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中出現了:這條5.6公里長的海底隧道,在零基礎上攻破重重難關之後,保證了40米水壓下的「滴水不漏」,一舉打破了世界紀錄。其中兩座面積10萬平方米的貝殼島也是一點都不簡單,為此,我們首創了一種在外海領域,深插超大直徑鋼圓筒的快速築島技術,大大提高了工程的進度,只用了221天的時間就完成兩個島的築島任務,直接縮短了超過2年之久的漫長工期。


在大橋設計和建造的14年當中,共有21家企事業單位,以及以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為首的8所高等院校,在包括水文、氣象、地質、地震、測繪、環境等各方面展開了51項專題研究。400多項新專利,7項世界之最,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都是由中國人自主研發。採用了當前世界上最好的高性能環氧鋼筋、不鏽鋼筋、高性能海工混凝土等等,集合了目前國內國際上最好的耐久性技術,達到120年的使用標準,這些在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今年9月份,港珠澳大橋經受住了來自17級超強颱風「山竹」的考驗,主體橋樑、海底隧道、人工島都安然無恙,穩妥的立在哪裡,就連橋面上護欄、路燈都絲毫沒有一點損傷,再次驗證了中國製造的高超水平。如今,中國的橋樑製造和高鐵技術,已經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靚麗名片。而隨著這張名片一同遞出的,是一個作為中國人永遠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民族自信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迷彩虎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俄海軍實力對比逆轉巨大 我052D艦全方位碾壓俄艦 簡直像座大山
逆天而行遭報復:超3900萬噸核彈的颱風 美國強行消滅致數千人喪命

TAG:迷彩虎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