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她給石頭做手術,「復活」了千手觀音!

她給石頭做手術,「復活」了千手觀音!

來到重慶,

除了吃火鍋,去網紅輕軌站打卡,

笨鳥菌必須給大家牆裂推薦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慶市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

名號也許不響亮,

實際上,它是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時間跨度從初唐到兩宋,

共有5萬多尊造像,

代表著中國乃至世界近代石刻的最高水準。

1

大足石刻由南宋的本地僧人趙智鳳組織開鑿,

歷時七十餘年。

與北方眾多由皇室營建的石窟相比,

它更加的生活化、世俗化。

比如下面這組《父母恩重經變相》

講的是父母養育兒女的恩德。

最著名的主位雕像千手觀音,

是古代工匠合力完成的偉大藝術品。

其他地方的千手觀音,

往往雕出數十隻手象徵性地表達「千手」概念。

大足的千手觀音,足足有1007隻手,

每一隻手上還有一隻眼。

千手千眼,微微俯視,普度眾生。

然而,由於南方潮濕多雨,

再加上幾百年的歲月侵蝕,

大足石刻面臨著風化、脫層的病害。

逐漸剝落的千手觀音金身,

更是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2008年,千手觀音被列為「國家石質文物保護一號工程」,

並開始組織修復。

這項重擔就落到了石頭御醫陳卉麗的肩上。

作為大足石刻研究院文物保護工程中心主任,

陳卉麗為大足石刻的損毀而心痛不已.

但她也知道,

千手觀音像占崖面積88平方米,展開面積220平方米,

高大壯觀,與山體相連,材質多樣。

環境的複雜程度、修復所需的技藝難度,

遠遠高於一般館藏文物。

所有的修復技藝和方案,

都要先在實驗室里試驗,再去文物局部試驗,

全部成功以後,才能正式使用。

每一輪試驗,都得經受住四季乾濕交替,

過程非常漫長。

文物的修復必須要保留真實性,

任何的創作都是對文物的破壞。

所以,他們在修復時搜遍了所有的典籍,

前後對四川、重慶、河北、山東地區等

三十多座石窟的觀音像進行實地考察,

以此來尋找修復依據。

陳卉麗說,感覺時刻都在跟古人對話。

因為文物損毀嚴重,

他們只能拿著手術刀、注射器修復,

就像手術台上拯救病患的醫生,

不敢有半點疏忽。

為了適應修復工作,

陳卉麗有時站著,有時半蹲,

一個姿勢往往就是一整天。

工作過程中,不能用空調,不能用烤爐,

寒冷、凍瘡、蚊蟲叮咬,

甚至化學試劑過敏,

對他們來說都是常事兒。

有時候,也會遇到棘手的問題,

比如千手觀音主尊右邊前伸的主手不在了,

還被後人用水泥擅自改造成蓋著手帕的造型。

在到處都找不到修復的依據的情況下,

陳卉麗依據千手觀音造像對稱原則,

按照另一側相對應手的形態,

採用「可拆卸式的」修復方法解決了這個難題。

修復前,蓋著手帕。

修復後,拿著念珠。

就這樣,上百次實驗,

8年時間,32000多個工作日,

使用各種修復材料近2千斤、金箔150多萬張,

陳卉麗團隊最終讓這尊國寶重新復活。

在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中,

重慶市在為遊客設計的鑽石路線中隆重介紹了大足石刻。

它是重慶市的一個文化符號。

當我們去重慶在千手觀音前一睹芳華的時候,

不要忘了,那些修復工作者們長達八年的付出。

陳卉麗的事迹也被《人民日報》點贊。

擇一事,終一生。

用自己的堅守,

守護重慶的文化魅力。

2

城市的魅力,

離不開得天得厚的地利,

也離不開世世代代的人和。

許多人,堅守一生,

只為守護這片土地上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

為城市增添亮色。

在南川,有一群葯神。

「植物獵人」劉正宇,

堅守在南川金佛山中「尋花問草」47年,

每年 200 次進山,

換取了 30 萬份植物標本,

3000多份中藥單方。

這份感動背後,是跨越爺孫三代,

長達80年的「葯神」接力。

劉正宇的父親劉世喬,

去金佛山的時候僅帶了一個回形針,

然後彎成魚鉤釣魚,再配上野菜充饑,

再加上劉正宇的兒子劉翔,

爺孫三代80餘年堅守在金佛山這片「中華葯庫」上。

除了他們,還有許多把金佛山當家的葯神。

新一代的葯神們突破了全身玄參種植和藥材加工的難題,

讓南川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玄參產地!

他們的堅守的身影,

是南川最美麗的風景,

是最好的城市精神名片。

3

與重慶的鐘靈毓秀不同,

我國的玉樹可可西里地形複雜,氣候惡劣。

但是這裡卻是野生動物的搖籃。

美麗的藏羚羊就生活在這裡。

多年前,盜獵者肆虐,

藏羚羊急劇減少。

玉樹的英雄索南達傑,

曾先後12次進入可可西里無人區,

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共計抓獲非法持槍盜獵集團八伙。

最終在一個抓捕過程中,

犧牲在盜獵分子的槍口下。

索南達傑曾任可可西里經濟技術開發總公司總經理,

他說:「我是世界上最大的總經理,管五萬多平方公里;

但一分錢沒有,也是最窮的總經理。」

這個世界上,人心浮躁,

那些不為錢財,

用生命守護自己熱愛的土地的人,

是真正的英雄。

他走了之後,

他的事迹被拍成《可可西里》,

國務院批准成立了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有了一批批志願者共同來守護美麗的可可西里,

藏羚羊再也無需哭泣。

笨鳥菌相信,

在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守護者。

只不過他們埋頭於自己的工作,不為人們所知。

現在,越來越多這樣的事迹,

被央視《魅力中國城》節目搬上了熒幕。

節目每介紹一個城市,

就會邀請城市主政者來介紹當地特色,

定製遊玩必去的鑽石路線。

當然,我們在領略城市風土人情的同時,

得以看見真正的大師,

真正的工匠,真正的英雄。

無需刻意發掘,

走進城市,

在每一個城市最具魅力的鑽石旅遊路線上,

都有他們的身影。

他們就是魅力的一部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笨鳥文摘 的精彩文章:

超過三條,你該出去旅行了
為啥嚴肅的《新聞聯播》最後要放收稿子的畫面?

TAG:笨鳥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