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憨山大師:凡名載傳燈光照千古者,無不從刻苦中來

憨山大師:凡名載傳燈光照千古者,無不從刻苦中來


憨山大師:凡名載傳燈光照千古者,無不從刻苦中來


示無生祿禪人(乙未夏日在圜中說)

古人最初發心,真正為生死大事,決志出離。故割愛辭親,參師訪友,歷盡艱辛,心心念念。只為己躬下事未明,憂悲痛切,如喪考妣。若一見知識,如嬰兒得母,儻得一言半句,開導心地,如病得葯。若一念相當,胸中了悟,如貧得寶,拌身捨命,陸沈賤役,未嘗憚勞。若二祖之安心斷臂,六祖之墜腰負石,百丈之執勞,楊岐之供眾。凡名載傳燈光照千古者,無不從刻苦中來。乃至過去諸佛,求無上菩提,捨身命如微塵數,無一類而不受身,無一身而不苦行。百劫修因,故感天上人閑。無量供養,乃至末法兒孫,猶受用白毫光中一分功德不盡。豈有天生彌勒,自然釋迦者哉?

痛念末法,去聖時遙,法門典刑,已至掃地。吾輩出家兒,不知竟為何事,生來祇知懼饑寒圖飽煖。一入空門,因循俗習,游談終日,捧腹縱情,徒騁六根,備造眾惡。不耕而美食,不蠶而好友,虛消信施,唐喪光陰。竟不知生從何來,死從何去,豈復知因果難逃,罪福無爽,一朝大限臨頭,如石投水,三途劇苦,一報五千,再得出頭,知更何日。興言及此,痛可悲酸,目擊時流,滔滔皆是。望吾人之修者,如披沙揀金,非曰絕無,蓋亦鮮矣。

嗟乎,三界牢獄,四生桎梏,大火所燒,生死險宅。何由能濕猛離眾苦,至無畏處耶?非丈夫兒具靈根含夙骨者,不能奮發猛勇,一超直入。汝等幸爾生逢佛法,形寓袈裟,早值明師,六根完具。若不痛念無常,深思大事,思地獄苦,發菩提心,改往修來,晝夜精勤,早求出離,因循度日,縱放身心,大限到頭,悔之何及?嗟乎行矣,其無忘我臨岐叮嚀之言,以負吾自負也。

來源:《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劉雨虹老師:南師讀書知多少
為何佛說「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都錯了?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