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北宋時東京汴梁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城?

北宋時東京汴梁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城?

北宋時的東京汴梁府,是世界最大城市,戶口上百萬,繁華至極,《清明上河圖》可以證明這一點。但是真正奠定開封「世界第一城」地位的,不是北宋任何一個皇帝,而是名氣不大卻真正是千古一帝的周世宗柴榮。

北宋時東京汴梁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城?


割據中原的朱溫定都於開封,但老朱之後去洛陽享福了,開封並沒有大規模的開發。梁末帝朱友貞把國都遷回開封,而朱友貞面對晉王李存勖的打壓,根本沒精力和實力擴建東京。五代的梁唐晉漢周,除了後唐定都洛陽,其他都在開封。無論是石敬瑭,還是劉知遠、郭威,對開封的態度就是「湊合能用就行」,也沒想著給開封升級換代。

柴榮就不一樣了。他是天之驕子,志在做第二個唐太宗,要現實萬國來朝。所以柴榮決定對狹小擁擠的開封進行大規模改造。柴榮之前的開封,人口越來越多,但城市面積不變,街巷狹隘。路面沆窪不平,塵土飛揚。下雨雪,滿大街都是趟黃泥湯的,皇帝出門也不例外。一颳風,包括皇帝在內也要灰頭土臉。更讓柴榮擔憂的是,地少人多,一旦失火,後果無法想像。

北宋時東京汴梁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城?


柴榮不可能阻止外來人口進入開封,這是建設國際一流城市的必要保證。那怎麼辦?只有擴大居住面積。

周顯德二年(公元955年)的四月,柴榮下詔,批評了開封城建的落後,說朕決定「廣(動詞)都邑」。不過,柴榮只是提前告知天下,並沒有馬上開建。為什麼呢?有兩個原因,擴大城建需要勞力,勞力主是要農民,他們還要種地,總要先吃飯吧。柴榮說那就等大家農閑時再來擴建。

第二個原因,狹小的開封城外,就是百姓的祖墳。要擴建,要留給百姓遷墳的時間。柴榮給有祖墳在城外的百姓划了一條線:在朕畫的新城標記之外七里,隨便你們埋。柴榮劃的新城區,不但包括各種機構用處,還允許老百姓自己擇地蓋房子居住,官府一概不問,也不收任何費用。

北宋時東京汴梁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城?


真正動工的時間,是在顯德三年的正月初四,柴榮馬上就要南征南唐。實際上的總指揮是京城都巡檢韓通,以及四個副指揮。韓通指揮開封、曹州、滑州、鄭州諸州的十幾萬勞力集中到開封。人多力量大,新城很快就建好了。

新城和舊城相比,優勢在哪?

首先是超強的軍事防禦功能。新城用的土,來自虎牢關的「鐵土」,此土築城,堅硬如鐵。幾百年後,蒙古大將速不台攻打開封,沒日沒夜的用大炮轟炸,城池巋然不動。

其次是面積夠大,新城周長22公里,面積25平方公里,是舊城的4倍多。舊城的街道就像腸子一樣曲里拐彎,一旦出事很麻煩。柴榮注意到這個問題,要求新城的街道必須直來直去。新城的道路非常寬闊,分三個寬度,最窄25步,然後是30步,最寬50步。

北宋時東京汴梁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城?


這些寬闊的道路如果光禿禿的也不好看,柴榮決定進行城市綠化。柴榮鼓勵百姓在路邊每隔三步或五步修建一個小的街頭公園,種植樹木,挖井取水,朝廷可以承擔經費。柴榮說多種些樹,到了夏天,人們就可以在公園裡乘涼,有水喝,不至於中暑。柴榮南征回來後,對大家說自己為什麼要擴建開封的原因,就是不想讓老百姓擠在一起,居住面積大了,老百姓日子就會過的舒服。

但是,做任何一件事,總會有人不滿意。比如說遷墳吧,當初就遇到很大的阻力。很多人不願意遷祖墳,認為這一是對祖宗不尊敬,二來也不吉利。在命令前不得不遷墳,可有不少人暗中罵柴榮,什麼難聽的都有。柴榮知道後,不但不生氣,反而說讓他們罵吧,出出氣也就是了。朕明白,擴大城市面積,會驚動去世的人,但朕這麼做,卻是為活人著想。雖然死者為大,但活人的利益優先考慮。他們現在罵朕,將來他們一定會住口,因為他們會享受到城市擴大帶給他們的好處。

北宋時東京汴梁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城?


柴榮力排眾議,擴大了開封的面積,提升了開封的軍防功能,又剷除了影響開封商貿流通的地理壁壘,比如浚通汴河。

事實也證明了柴榮眼光的超前。北宋建立後,趙匡胤想遷都,已沒有城市的綜合優勢比得過開封了,所以只能留下來。而從柴榮擴建開封后的60年,北宋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16年,開封才第二次大規模擴建。一座新城用了60年,可見新城的質量有多好。

北宋時東京汴梁為何能成為世界第一大城?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周世宗柴榮稱得上是開封城建之父。北宋時東京汴梁城的無限繁華,只是在柴榮的功勞簿上坐享其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行客地圖帝 的精彩文章:

北歐瑞典為何搶不到一塊殖民地?地圖帝

TAG:獨行客地圖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