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戰爭:中國能否獨立贏得這場戰爭?這裡告訴你答案

抗日戰爭:中國能否獨立贏得這場戰爭?這裡告訴你答案

有人問,中國能否獨立贏得抗日戰爭?下面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有句老話,叫做「外行看武器,內行看後勤」。廣義一點,我們可以把後勤也包括工業能力和資源。日本這兩方面的情況,意味著全面侵華是取死之道。首先,美蘇最多只會做到不武力介入,而不會真的「和日本玩上了」。就地緣政治而言,美國從來不會希望其他地區出現霸主。或者這麼說,對於任何一個大國來說,都不會期望其他地區出現出自己以外的霸主。只不過這個問題對於美國更為顯著。美國與世界島(歐亞非大陸)相隔甚遠,施加影響力的能力有限。如果一個地區出現了霸主,那麼美國往往就難以向這個區域施加影響力,也更無從獲取利益了。日本在東亞的擴張,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是對美國不利的。美國早在1930年代,就有系統的針對日本的戰爭方案(橙色作戰計劃)。


抗日戰爭:中國能否獨立贏得這場戰爭?這裡告訴你答案


尤其要考慮到,美國在東南亞有著巨大的利益存在,如果允許日本在東亞肆意發展,那麼日本的軍力就可能阻斷美國在東南亞的影響力,這無疑是美國不願意看到的。因此,即便美國的孤立主義佔了上風,而不介入中日戰爭,它也不會和日本走到一起去。對日禁運是必然的。歐洲國家也是這個道理。有人說日本不打美國,美國就會樂於坐收漁利,不斷向日本出售其亟需的戰略物資。這種說法是無視歷史。歷史上美國在珍珠港之前不但已經對日禁運,而且要求日本退出中國。對於蘇聯來說,這就更不可能了。日本和蘇聯接壤。而且是和蘇聯脆弱的遠東地區接壤。蘇聯早在1920年代初期就積極影響中國的軍事和政治,試圖排除日本。這就是為什麼蘇聯會援助孫中山。早在1920年代就積極壓制日本在華勢力的蘇聯,有可能在1930年代支持日本侵華么?蘇聯即便不出兵,也會向中國軍隊提供軍事援助。所以,不要把歷史上各大國的態度當成一種偶然,在各國思路的背後是深刻的地緣政治。另一方面,日本全面侵華有三大嚴重缺陷:


抗日戰爭:中國能否獨立贏得這場戰爭?這裡告訴你答案


1. 沒有預先的全盤規劃,作戰行動缺乏系統性。

2. 缺乏足夠的資源來遂行長期的總體戰。

3.缺乏對於現代民族主義的認識。全面侵華的開始,是明顯的「下克上」的結果。

日軍在此之前缺乏統一的戰爭規劃。對於具體的進軍路線、所需的資源、人力等問題,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因此,整個戰爭過程非常混亂,沒有一個全盤規劃。這個問題,在小的戰爭中問題不大,但是對於征服中國這麼一個巨大的問題來說,就是致命的。它意味著日本在一開始並沒有真的做好征服中國的全面準備。日本之前總是把與中國過往的戰爭當成一種合理的預期。尤其是在東北的案例。發動戰爭的人以為這是一棟破房子,在門前踹一腳,整個房子就倒了。遺憾的是,這房子雖然很破,但也有上萬個平方米,日本如何賣力的踹,也是倒不了的。對於發動一場戰爭來說,你永遠可以選擇你希望的方式來發動,但往往不能按照你期望的方式結束。保證一個穩妥的結局,是所有戰略家的夢想。而就當年的日本來說,基本上沒有人具備「戰略家」的資格,頂多只是賭徒。


抗日戰爭:中國能否獨立贏得這場戰爭?這裡告訴你答案


日本侵華爆發出來的最嚴重的問題,是資源。從資金到石油、橡膠,再到人力。日本沒有一項不缺的。歷史上日本襲擊珍珠港,是因為他們計劃攻佔東南亞,他們知道一旦向東南亞動手,就等同於與歐美開戰。那裡是歐美的殖民地。與其等到強大的美軍來找自己的麻煩,還不如自己先下手為強。而之所以要攻佔東南亞,是因為全面侵華已經導致日本資源全面緊缺,經濟瀕臨崩潰。對於日本當時的南下方案,有一個成語可以說再貼切不過了——飲鴆止渴。因此,日本當時其實是處在一個進退維谷的位置。要麼,攻佔東南亞,獲取必要的資源,但是必然與歐美開戰。要麼,儘快結束中國戰事。在1941年末的情況看,想要短時間內打敗國府,這是不現實的。


抗日戰爭:中國能否獨立贏得這場戰爭?這裡告訴你答案


日本需要更多的軍隊,更多的武器,更多的軍費。而這一切都是日本無力支付的。所以,要結束中國戰事,只能與國府妥協。我們都很清楚這樣一個情況。如果你的競爭對手,本來要和你拼個你死我活,忽然改主意了,過來找你談判,說:過去我搶你的,都歸我了,咱們別打了行不?會有幾個正常人選擇妥協呢?所以,即便日本人想要在維護自己已有利益的條件下進行妥協,從策略角度講國府也絕不會接受。國府的合法性嚴重依賴於它對中國利益的維護。如果它不想把所有國民推向延安,那麼當然不能選擇把日佔區全部割讓給日本。反過來,日本一邊,更是不可能把吃下去的再吐出來,尤其是考慮到當時日本國內狂熱的戰爭情緒和不切實際的思想潮流。


抗日戰爭:中國能否獨立贏得這場戰爭?這裡告訴你答案


所以日本必然走向一個苦澀的失敗。要麼,如歷史上一樣,打珍珠港,被美國人打敗。要麼,慘淡經營中國戰事,被國共前後夾擊,承受恐怖的戰爭傷亡,最終由於無法在經濟和人力上維持戰爭而選擇以極度不利的條件進行妥協。已經吃下肚子十幾年的東三省恐怕都保不住。再者,日本完全低估了現代民族主義的威力,以為能夠和滿清一樣輕鬆佔領。佔領南京以後居然不做安撫,還搞大屠殺。這是徹底把中國國民往自己的對立面推。可以說完全是「不做死也會死,但是做了死就死得更慘」的典型。最後再說一下持久戰的問題。蔣的持久戰和毛的持久戰是完全不同的。蔣的持久戰,說白了是層層防守,直到外國介入。可以說,蔣從一開始就不認為中國能單獨戰勝日本,而是寄希望於歐美武裝干涉。毛的持久戰則是說利用中國遼闊的國土和巨量人口,從人力和物資上拖垮日本。在毛之前,提持久戰這個名詞的人很多。但是他第一次說清楚了中國怎樣才能夠單獨戰勝日本。這就是為什麼在歷史上毛的《論持久戰》會那麼出名。至於所謂蔣百里的持久戰,我到目前還沒看到有人提出可靠的出處。《國防論》我通讀了一遍,沒看到有任何有關對日持久戰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