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張獻忠江口沉銀一直是歷史之謎,其沉銀地點歷來眾說繪紜。

當出水的張獻忠財寶就在你面前,你會不會「哇」得一聲發出驚嘆!

期待已久的「江口沉銀」終於來成都了。作為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六大主題展之一,今天下午,江口沉銀——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在四川博物院臨展二廳開幕,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1月。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此次展覽是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出土文物首次在發掘地四川展出,也是首次四川省在考古發掘文物出土後未完成整理前對公眾展出!

主辦方介紹,該展覽是2017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也是此次2018年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蓉召開期間的重要系列展覽之一,是「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展示巴蜀文化的具體實踐,備受專業人士和公眾的關注。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1646年11月,張獻忠命隕西充鳳凰山後,大西政權宣告結束,由他聚斂的金銀財寶成為無主之物,不知去向。

這次打撈前,關於他的稀世寶藏有很多種說法,成都曾流傳一首歌謠:

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

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據說,與歌謠配對的,還有一張「藏寶圖」,圖上標有張獻忠金銀寶藏的具體位置,以石牛和石鼓作為暗記。民國曾有人根據這張藏寶圖在流經成都的錦江中打撈挖掘,撈上的只有一些小銅錢,不見金銀蹤影。

謎底終於揭開

截至2017年3月15日,對「江口沉銀遺址」的考古發掘面積已有10000餘平方米,共出水文物10000餘件。這些文物包括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金冊、銀冊、銀錠以及戒指、耳環、發簪等各類金銀首飾和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通過此次發掘,基本確認了張獻忠江口之戰的地點,出水的萬餘件文物是確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

據史料記載,張獻忠曾先後五度攻入四川,從各省一路掠奪而來,搜刮藩王、地主財富,繳清官府銀庫,其錢財數量驚人。進入成都後,張獻忠擁有的財富更是一度達到峰值。展覽的這一部分,能夠讓市民更加清楚了解這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本次展覽參展文物共計521件。其中四川博物院34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479件,眉山市彭山區文管所8件。文物主要以金銀器為主,少許銅、鐵、木等質地的文物。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金冊

遠離他人卧榻避而入川

終其一生,張獻忠給四川留下了兩個傳說,一個是關於寶藏的傳說,一個是關於殺人的傳說。

作為明末農民軍的起義領袖,張獻忠少年時代受過一些教育,粗通文字,青年時當過延安府的捕役,常受同事欺侮。走上農民起義這條路除亂世所趨外,很大程度上與他生活常受壓抑,不堪久居人下有關。明崇禎三年(1630)四月,張獻忠在延安府米脂縣率十八寨之眾投奔王嘉胤,同官軍作戰中,他「臨戰輒先登,於是眾服其勇」,很快成為一支隊伍的領導人,號稱「西營八大王」。

在同明廷的對抗中,張獻忠屢次使出詐降—反叛的招數,一步步擴大勢力範圍,於崇禎十六年(1643)佔領武昌,改武昌為都城,正式建立大西政權。是年冬,張獻忠幾乎佔據了整個湖南進而向江西發展。可就在形勢一片大好之際,張獻忠決定率領大西軍主力西進四川,自行放棄湖廣、江西,臨走之際,還不忘帶上從湘贛搜刮的金銀財寶和數十萬被強征入伍的湖廣百姓。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張獻忠大西政權潼川府經歷司印

1644年春,大西軍逆江而上,水陸並進,由於四川官軍防禦力量相當薄弱,大西軍「越下牢,渡三峽,古稱天險,如蹈無人之境」。6月,大西軍破涪州取重慶,攻城之前,張獻忠派人勸說重慶守城官員投降,守城官員問張獻忠大軍此次入川意圖何在?使者回答道:「暫取巴蜀為根,然後興師平定天下。歸誠則草木不動,抗拒即老幼不留。」明官員拒絕投降,張獻忠命大西軍用火藥炸開城牆,一舉攻下重慶,抗拒軍官被張獻忠下令砍掉一隻手,斷手者經過之處,軍民震駭,紛紛瓦解。

8月,張獻忠用同樣的方式打開了成都的大門。短短几個月時間,除遵義和石柱、黎州土司外,四川大部分地區都被納入大西政權中。不久後,張獻忠以成都為西京,改王稱帝,定年號為大順,鑄造大順通寶,設六部五軍都督府等官。

入川初期官民和諧

有史書曾這樣講述張獻忠和李自成的區別:「老百姓對李自成往往開門歡迎,對張獻忠則只有懼怕。」十幾年的流寇生涯,讓張獻忠習慣於攻城略地、大肆搜刮,搜刮的重點雖然是豪門大戶,但有時連普通百姓也不放過。「八大王」和「大西軍」惡名傳播之廣,嚇壞了被明廷拋棄的四川人。聽說大西軍即將攻入成都,成都居民惶惶不可終日,被斷手的據城抗拒者成為一遍遍地提醒著他們可怕的夢魘,成都居民寢食難安,「每夜呼曰:闖至矣!明日又呼曰:獻至矣!」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西王賞功」錢幣

即便是在三百多年後,張獻忠屠四川、殺人魔王張獻忠的惡名依舊流傳於四川民間。有人甚至傳言,張獻忠在四川「殺男女六萬萬有奇」,以至清初出現了長達百餘年的「湖廣填四川」大移民運動。究竟張獻忠是不是令四川百姓懼怕,只知殺戮不知招降的凶神惡煞?在定都成都的3年時間裡,大西王朝屠殺了多少四川百姓?

以張獻忠經營四川的第一年情況來看,「屠蜀」是不符合事實的。張獻忠避而入川的本意是「以巴蜀為根,然後興師平定天下」,所以他在入川初期是非常注重團結所有有可能團結的力量的,打擊的對象僅限於與大西政權為敵的官紳,除了抵抗者之外,並不濫殺無辜。遇到頑強抵抗者如重慶、成都士兵們,則下令「割耳鼻、斷一手」,以一儆百,以便瓦解四川明軍。

與張獻忠接觸頻繁的西方傳教士曾統計過,張獻忠在成都建立政權之初,「在朝之官統計千人」,而其中大部分是在四川吸收的。至於那些未及入仕的知識分子,在張獻忠攻克成都後,或「入學」,或「習舉業」,以至於當大順二年「開科取士」時,「應詔者不下數千」。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銀錠

如果說在張獻忠入川後發動大規模屠蜀或鎮壓官僚士子事件的話,上述原明官吏轉到大西政權尋求保護,或是知識分子在新朝積極考取功名的現象是不可能出現的。無論怎樣都得承認,「大西軍佔領四川的初期,各地社會秩序比較穩定,地主豪紳既有攀龍附鳳之心,又懾於大西政權的兵威,階級衝突並不十分尖銳。因此,大西政權採用暴力鎮壓的措施相當有限,殺人並不多。」

重慶失守屠殺開始

1645年發生在重慶的一場戰役改變了張獻忠「僭位之初,假施仁義,以博民心」的想法,這年春天,明總兵曾英擊敗大西軍守將劉廷舉部,攻佔了重慶,張獻忠派大將劉文秀率幾萬士兵反攻重慶,卻被曾英部擊退。重慶失守,對張獻忠來說,不僅僅是一次軍事上的失敗,鑒於明朝將領據有綦江、黎雅、敘州(宜賓)等重鎮,四川南部淪為弘光政權夥同四川官紳地主顛覆大西政權的重要基地。

張獻忠對朱明宗室深惡痛絕,入川後即下令:

凡王府室支,不分順逆,不分軍民,是朱姓者,盡皆誅殺。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鐵刀鐵劍

為了防範敵探姦細,還推行了嚴格的戶籍、城禁和特務制度。幾十萬大西軍的糧食問題通過沒收和打糧這種暴力方式解決,當時的四川,家有餘糧的固然主要是地主,可這種見糧就搶、見豬就殺的政策,必然會觸及一般農民的利益,這些情況發生在政權初建,敵對勢力尚未反撲時尚沒什麼危害,可一旦所有反對者在南京弘光朝廷號召下集合起來,趁機反撲,大西政權必然在四川站不住腳。官紳地主是敵對勢力,要消滅掉,於是張獻忠於1645年舉行「特科」,將來成都參加考試的各府縣生員約5000多人全部殺光,聽說自己所選「府、州、縣官,有到任兩三日即被殺害,甚至有一縣三四月內連殺十餘縣官者」,張獻忠怒不可遏,又派軍隊對當地居民實施屠殺。而僧道、醫卜、陰陽諸流,及百工技藝人,這些流民中的各類人員,自然也難逃被殺厄運。

一旦按下屠殺這個按鈕,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就像上了發條的殺人機器一樣,再也停不下來。懷疑叛亂的分子潛藏在城市中內應外合,張獻忠竟然做出「除城盡剿」的決定,分遣軍隊到所屬州縣搜殺百姓,連西京成都也不放過,《聖教入川記》中,詳細記載了西方傳教士目睹張獻忠下令將成都「城內居民一律殺絕」的殘酷情形。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金耳環

不過張獻忠之屠蜀導致四川人口急劇下降的論斷,多少有失偏頗。明朝軍閥的屠戮平民、清軍的濫殺無辜,連年兵荒馬亂導致的生產大面積停頓,人民大批量地逃亡,都是導致四川許多地方荒無人煙、人口銳減的原因,按顧誠說法,「直到張獻忠犧牲,大西軍轉入雲貴時,四川遭受的破壞還是比較有限的」。

江口之戰為尋寶埋下伏筆

1646年正月,人心盡失的大西政權在四川逐漸失去控制能力,只能把兵力集中在成都附近,為了挽回局勢,張獻忠命孫可望、劉文秀、王尚禮等率軍南征,張獻忠親率大軍攻楊展於嘉定,結果在彭山江口被楊展所敗,退歸成都。就是在彭山江口,張獻忠為他的金銀珠寶埋下了伏筆。

關於江口之戰,清代蜀人筆記多有記載,如彭遵泗《蜀碧·楊展傳》載:

「獻忠忿展盡取故地,又怒川人之不服己也,大殺成都居民,率眾百萬,蔽江而下。展起兵逆之,戰於彭山。」交戰中,大風起,張獻忠船隊起火,楊展率數位前鋒前往殺敵,張獻忠軍大敗。當時江口兩岸逼仄,前後數千艘船,首尾相銜,驟不能退。風烈火猛,勢若燎原。「展急登岸促攻,槍銃弩矢,百道俱發,賊舟盡焚,士卒糜爛幾盡,所掠金玉珠寶及銀鞘數千百,悉沉水底。」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觀眾看展

由於江口沉銀數量之大,乾隆年間,有漁者在江口河中獲刀鞘一具,總督孫士毅得知此事後,立馬派人赴江口打撈數日,「獲銀萬兩並珠寶玉器等物」。後來在江口河道里,不斷有人打撈出明代銀錠、金銀器等。2005年,江口古鎮岷江河道出土的明代銀錠,從其銘文可看出來自湖南的沅陵縣、湘潭縣、巴陵縣;湖北的京山、黃岡等地區,為崇禎時期所征解的稅銀,而且與張獻忠轉戰路線及所佔地點十分吻合,側面證實了張獻忠江口沉銀之說。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為配合此次展覽,四川博物院除了會推出特色專家語音導覽,考古專家導賞及直播等活動外,還將開設學術講座周,擬組織不低於5場的3個系列學術講座。還擬在展覽期間推出面向歷史教師的考古內容的培訓講座、面向青少年的公眾考古知識講座、公眾考古進社區、展廳模擬考古等社教活動。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此次展覽是世界上首次在大學博物館舉辦的古蜀文明主題跨國聯展,將成都平原與兩河流域文物精品彙聚在一起。

江口遺址文物歸川:沉銀與屠殺兩大傳說浮出水面!

這裡將展出三星堆發掘出土的一批文物和手稿、古蜀文明遺存的青銅人像和玉石器,還有來自兩河流域出土的楔形文字泥版文書、寶石材質的滾筒印章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揭秘懸崖邊的無字天書!
紫檀雕天壇祈年殿藝術珍品,入藏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啦!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