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在北美最受歡迎的中國菜,中國人卻都完全沒吃過……

在北美最受歡迎的中國菜,中國人卻都完全沒吃過……

帶老人在在西方國家旅行,吃是個麻煩事兒。老人家一輩子養成的中國胃,很難接受西方的飲食。對多數人來說,偶爾嘗個新鮮,吃頓牛排意麵也能接受,頓頓吃,就受不了了。凡有中餐的地方,我們這能往中餐館奔。

數周之前,在紐約的一家湖南餐館落座。我很想嘗嘗這家餐館菜單上的左宗棠雞。服務員看我們一桌中國面孔,不耐煩的說:那是給老美吃的。我笑笑不知可否,這位中國大陸來的服務員並不知道左宗棠雞的來路。

我想吃這道菜,恰恰是因為這家餐館看起來不像是迎合美國人口味的山寨中國餐館。左宗棠雞是湖南菜,但的確不是傳統的湘菜。在西方世界,它可稱得上是和宮保雞丁、芝麻雞、檸檬雞、姜味牛齊名的「偽」中國菜式。但居住在中國大陸的湖南人大多聞所未聞。它是49年赴台灣的湖南名廚彭長貴影響力最大的一道發明。彭先生是譚家菜的入室弟子,聲名遠播,在台灣,常為政要宴客服務。據彭先生自己所述,1952年美國軍方高層訪問台灣,國軍海軍司令梁序昭奉命接待。梁將軍找到了名廚彭長貴幫忙。彭長貴在這次準備菜品的過程中發明了這道菜:取新鮮雞肉切塊,過油,爾後炒制。佐料當然是湖南風格,中外食客筵宴之中交口稱讚,詢問菜品名稱,彭長貴見當時賓主都是軍方將領,隨口以湖南同鄉左宗棠將軍的名字把它命名為左宗棠雞。從此,左宗棠雞在「中」美都名聲遠播。

到了1970年代,彭長貴在紐約曼哈頓開設著名的「彭園」餐廳,常有政商文藝各界名流慕名而來,左宗棠雞更加為美國人所知。據說「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之一,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十分喜愛這道菜,以至於主流媒體前來報道。

我們華人的致富路數是,啥賺錢,我們就山寨。被媒體廣而告之的左宗棠雞看起來很容易做嘛!於是,山寨版的左宗棠雞從波士頓到溫哥華,從安大略到得克薩斯,一發而不可收,出現在北美大大小小中餐廳的菜單上。此後一路所向披靡,佔據了中南美,和歐洲各國的中餐館。不過山寨的路數與其他低端菜品並無二至,裹上麵粉,油炸,用甜甜的醬汁炒制,旁邊還會點綴上看起來笨重無比的西蘭花。這道菜,又被簡稱為左雞。菜單上的英文名稱是General Tse』s Chicken,Tse又有異寫Tso,Gao, Gau等等。有些餐館又「出口轉內銷」,翻譯回中文叫做「高將軍雞」,或者「曹將軍雞」。

不過不知道店家是否在悠久的中國歷史里找到了一位姓高或者姓曹的將軍來杜撰合適的典故。甜口向來不是湖南菜的風格做派。據說彭長貴看到「美國化」了的左雞,也感到不可思議,甚至有些失望。由於海外的中餐館主流是廣東菜,這些山寨的左宗棠雞,其實是用粵菜「咕咾肉」的做法烹制雞塊而已。說是「美國化」,其實不如說是「低端粵菜化」。作為傳統四大菜系之一,粵菜以食材廣泛著稱。不愁吃的廣東人極為重視菜品的自然鮮味。而由於歷史原因,海外的粵菜館往往走低端路線。山寨版左雞也走了這條老路。

在北美最受歡迎的中國菜,中國人卻都完全沒吃過……


某快餐連鎖店版本的左宗棠雞


在北美最受歡迎的中國菜,中國人卻都完全沒吃過……


台灣「彭園」的左宗棠雞

今天紐約的「彭園」早已經不復存在,彭長貴先生也在近十年前駕鶴西去。在山寨左雞一統天下,哪兒還能吃到真正的左宗棠雞嗎?能,在台灣,老彭家經營的「彭園」餐廳。上面那張圖片既是來自彭園的網站,正統的左雞應該是菜色金黃,而不是像山寨版那樣看起來紅彤彤的。彭園餐廳的網站介紹說,左宗棠雞 「雞腿肉外脆內嫩,辛辣帶勁」。我幻想著哪一天能有機會,去台灣吃一次非山寨版的左宗棠雞。

關注了公號加拿大和美國必讀(ID:jianadabidu)的人,94%都成功留學移民出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