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震樓神器」背後的「比壞心理」

「震樓神器」背後的「比壞心理」

10月25日凌晨,浙江杭州湖墅派出所接到報警,稱文一路某小區有兩戶人家,因為噪音問題,起了糾紛。報警的是這幢五樓的住戶,61歲的老張(化名)。老張說,四樓的住戶老王(化名)晚上用自製的工具(震樓神器)製造噪音,導致自己和家人在夜間無法入睡。(10月27日《錢江晚報》)

《孟子》云:「死徙無出鄉,鄉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意思是說,老百姓無論埋葬或搬家都用不著背井離鄉,在家鄉同耕一塊田地,大家都和睦、友好地相處,防守盜賊也互相幫助,一家有病人,大家共照顧。這句話寄寓了孟子的一種社會理想。事實上,每一個人都不會孤島化生存,無論你居住在哪裡,都會與其他人自然形成一種鄰里關係,比屋相連下的守望相助也是人們所追求的生活狀態。然而,在急劇的社會變遷背景下,以往傳統的熟人社會已經轉化為陌生人社會,鄰里之間的關係也變得「千姿百態」起來,但無論如何,人們在一個小區居住,長期相處肯定都希望和睦、和諧、和美,不希望把之間的關係搞得「劍拔弩張」、「塵土飛揚」,畢竟人性中都有崇尚「美」的元素吧。

「震樓神器」是這幾年驟然走入公眾視野里的事物,而且在網路買賣此種神器生意還不錯,這足以令人不寒而慄。客觀上說,對付那些缺乏自製和公德心的擾鄰表現,這種以牙還牙、以暴制暴的「震樓神器」,的確可能會使某些噪音源頭感覺理虧,從而也許會換來耳根清凈,但這種做法輕則言之曰「你若犯我,我必犯人」,從社會層面分析其實為「比壞心理」的變種。

就像新聞中的事情,樓下老王因為樓上老張家晚上總是傳來各種各樣的動靜,讓他不能安安靜靜睡覺,雙方也溝通幾次沒有徹底解決,便祭出了「震樓神器」,用來報復樓上鄰居。既然你是「樓吵吵」,我就給你個「樓震震」,「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通過正常溝通未能滿足自己的訴求,我就用更壞的招數懲罰你,讓你更不得安寧。簡而言之,就是「你不是壞嗎,我要比你更壞來懲罰你」直觀表現。

揆諸現實,之所以近年來社會上「以惡制惡」「以暴制暴」的事情不斷上演,而無端消耗我們的社會治理成本,其根源大抵就是來源於「比壞心理」的土壤在擴大。近年來流行的一些官場小說,其核心就是「權謀鬥爭」,充斥字裡行間的無外乎「你黑我也黑」,「只有更黑沒有最黑」;在這些作品裡,好人是無法斗過壞人的,只有自己學得更壞,才能「坐穩江山」。

「比壞心理」對社會文明的蠶食是漸進性的,其產生的危害不可小覷。如果任由這樣的思維大行其道,勢必加大社會治理成本,會阻礙依法治國的進程,到頭來受到傷害的還是每一個公民。而要遏制「比壞心理」的潛滋暗長,必須剷除滋生「比壞心理」的現實土壤。一方面,需要持續推進法治建設,讓法治成為每一個公民的信仰;另一方面,我們社會治理亟待提檔升級,在每一個細節上關照公民的需求;同時,必須在全社會樹立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讓作惡者付出代價,讓好人得到應有的尊重。

湖北武漢一位有著十幾年社區工作經歷的「老娘舅」就談到,現實中遇到過不少類似新聞里的糾紛,曾經有一位樓下的住戶主動為樓上的鄰居送去了軟底拖鞋,一下子就讓樓上住戶感動不已,矛盾也迅速得以解決。可見,新聞中的老王「以惡制惡」的比壞,怎勝得如此的「以柔克剛」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以冰除霜」 替代化學品減少污染
香港教育局出手防「港獨」入校園:提醒學生遠離非法社團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