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回應社會關切提升輿論監督品質

回應社會關切提升輿論監督品質

近段時間以來,中共江西省贛州市委機關報《贛南日報》在一版位置,以「暗訪小組」名義發表現場報道,披露市民關切的民生問題,並及時做出回應和反饋,如《路燈多時不亮遲遲沒人來修》《村裡為何「食言」不讓建房》《村民遭打傷醫療費半年沒賠償》《中心城區五龍三路植樹池成垃圾池》等等,引起極大反響,獲得市民叫好聲。

近年來,隨著新聞輿論工作的形勢不斷發展,黨報新聞宣傳工作的要求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需要及時適應新媒體時代的工作要求,更新扭轉思維理念,對於工作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者存在於市民生活中的一些熱點、難點問題,與其被動應付,不如主動公開。主動作為是化解矛盾、贏得群眾理解和支持的關鍵。唯如此,形成良性互動,監督才能落到實處,「關切」方能促進進步。否則,面對監督,諱疾忌醫、拖延時間、遮遮掩掩,不僅不能讓群眾滿意,還會讓相關部門形象大打折扣。

新媒體時代,讀者由過去單一的「信息接收者」向雙向選擇的「信息篩選者」和「主動評論者」轉變,既可以選擇屏蔽官方宣傳,也可以對存疑的信息發表評論質疑,這就要求黨報在做宣傳之前要牢固樹立「換位意識」,把自己擺在讀者、大眾的角色上,以讀者視角閱讀、評價準備宣傳的作品,多一份旁觀者的「清」,少一點當局者的「迷」,從而,進一步提高宣傳工作的可讀性、可接受性,消解輿情風險隱患。

馬克思說:「報刊按其使命來說,是公眾的捍衛者,是針對當權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無處不在的眼睛。」回應社會關切離不開輿論監督,因為輿論監督是各級黨政機關傾聽民聲、了解民意的一個有效渠道。通過這個渠道,各級黨政機關可以了解基層的真實情況,實施輿論監督不僅可以對社會上存在的各種不良現象提出直接的批評,維護社會肌體的健康,更重要的是,這種直接的批評代表了民意。這也要求我們的新聞媒體和媒體人要把自己的觸角深入到基層,在第一線和「第一時間」傾聽民聲、收集民意,更好地把輿論監督的威力發揮出來。這樣的輿論監督,才能使讀者心服口服,真正做到入耳、入腦、入心。

回應社會關切提升輿論監督品質。面對群眾關切的實際問題,直面社會關切也是一種擔當。輿論監督的最終目的是解決問題,要想把這種「擔當」做好,必須注提高對被監督問題的認識、著眼解決問題的思路、舉措和進展形成一致,保持同步。既要熱情關心,敢於為民鼓與呼,又要防止片面反映群眾意見,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前提下,改進創新,努力提升新聞輿論監督的社會功效,充分發揮輿論監督對促進社會和諧,引導社會進步的積極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抗1100℃高溫的納米金催化劑研製成功
社會治理的關鍵 是「人」不是數據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