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英國馬戛爾尼公爵訪華,乾隆皇帝賞玉如意,但他不識貨以為是幾塊破石頭

英國馬戛爾尼公爵訪華,乾隆皇帝賞玉如意,但他不識貨以為是幾塊破石頭

原標題:英國馬戛爾尼公爵訪華,乾隆皇帝賞玉如意,但他不識貨以為是幾塊破石頭



夏商周的時候,咱們中國人種地就懂得用水利技術,耕地使用的農具以木、石、骨、蚌為主,青銅器是不能做農具的,因為它太珍貴,主要是用來做禮器和武器,祭祀和打仗的時候用,青銅是銅、錫、鉛三種金屬按比例煉成的合金,這種合金澆鑄的工藝水平要求相當高,因為這三種東西的熔點不一樣。錫很容易就化了,鉛、銅熔點也都不一樣。這一點很不好把握,而且出土的青銅器,沒有任何兩件是一模一樣的。因為它是做一件用一個模子,完全手工製造,不可能機器生產。不像今天外面賣的假貨,全是批量製造的複製品。青銅器的顏色真正做出來的時候是非常漂亮的,應該是那種黃金般的土黃色,埋在土裡一生鏽才變成綠色。所以嚴謹的電視劇裡面,那個青銅器、銅瓦,都是金黃色的。粗製濫造拍的電視劇,都是綠色的或者是上銹了的,把上銹了的東西給國王用,國王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除了青銅之外,中國人還很喜歡陶瓷,而喜歡陶瓷的原因是因為崇拜玉。中國是世界上最崇拜玉的國家。英國馬戛爾尼公爵訪華,乾隆皇帝賞賜給他很多玉如意。但馬戛爾尼不識貨,以為是幾塊破石頭。他在日記里寫道,中國皇上真吝嗇,我們給皇上的禮物價值1.6萬英鎊,結果皇帝給我一堆破石頭,把我給打發了。由此可見,洋人不懂玉,不知道玉的價值。咱們中國人講究君子玉不下身,小人連佩戴資格都沒有。


但是玉不是任何人都玩得起的,化土為玉,這就是瓷。所以最早的瓷器是青瓷、白瓷。好的瓷器肯定得具備這麼幾個品質:光如鏡、薄如紙、溫如玉、聲如罄。光如鏡就是說平滑度得跟鏡子似的,可以用來化妝。薄如紙就是薄得跟紙似的,跟今天的手機一個道理,越薄越貴。溫如玉,玉的溫度得是恆溫,無論什麼情況下,不管是擱雪裡刨出來,還是擱冰箱里拿出來都是溫的。即使把玉擱火里燒完了之後,你夾出來拿手攥沒事兒,擱微波爐里轉一圈再拿出來也不能燙手。如果手燙掉皮了,那燒的肯定是玻璃。聲如罄,就是說真正像玉的瓷,你用手敲擊它,能聽到類似金屬的聲音,鐺鐺響的瓷,不是噗噗響的塑料。


因為對玉的崇拜,導致對瓷的偏愛,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用漆歷史最悠久的國家,史前時代就出土過用漆製造的碗。商周漆器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周朝漆工藝大量用於車的製造,車身、車篷都用漆來裝飾,這個還是很厲害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視觀 的精彩文章:

TAG:歷視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