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超長的西屋加熱破壁機測試圖文來了,詳細解讀它的十大菜單功能

超長的西屋加熱破壁機測試圖文來了,詳細解讀它的十大菜單功能

·

用最簡單的食材做最美味的食物

今天要來一個超長篇的測試報告。因為雙十一要開團的這款西屋0965加熱破壁機(開團的詳情和步驟點擊這裡查看)要趕天貓小家電專場的整點搶券和100元預定活動,所以這次是發了優惠券才出了測試。正好也好多人問我這款機器如何就趕緊寫了。

測試之前,重點說明一下,這款機器在天貓店雙十一的活動價格是2080(原價2580),贈品也要搶名額才有的。但如果跟嬸子團,就是直接1780(21號12點前領到我的300券的)或1880入手(之後領到200元券的),贈品直接送不叨叨。但因為這次天貓的家電分會場還補貼了廠家一張300元的小家電購物券,就是需要大家自己去整點搶到才可以用,所以嬸子券+天貓300券+店鋪自己的購物津貼300疊加起來,這款機器就可以最低1580或1680入手了。如果你搶不到天貓補貼廠家的那張小家電300券購物券,嬸子也是沒有辦法幫你再減免的,因為我不認識馬雲爸爸。但是1780或1880元的團購價格,本身已經比店鋪雙十一的促銷價格便宜不少了,所以也不存在用這個價格買就是吃虧的問題,請大家考慮清楚再決定是否入手吧。

這台機器的菜單選項很多,所以我是挨個測試後才寫的,看完我寫的應該就會很清楚了。全文篇幅較長,所以有入手意向的小夥伴一定要耐心看完。因為我非專業工程師,所以測試結果僅供參考,有不足之處還請體諒。這款機器屬於現在比較新的加熱機型,為了詳細的表達,我分了三大部分來寫,第一個是外觀和特點,第二個就是實際的製作操作,第三個就是對使用破壁機的一些經驗總結。

第一部分:機器的外觀和特點

這款機器是西屋家比較新的一款機型,在天貓店的銷售量也有上千台了,我也是入手前先去看了參數和評價作參考。因為我開團上一款加熱破壁機都是快三年前的事情了,這期間一直沒有再推薦。數年間,加熱破壁機的技術也一直在改進提升,以後肯定還會有更加高級的機型出來。所以這次開團的這款,只能說是現階段感覺還不錯的。這台機器是0965,我想好多人會對它的上一代0960比較熟悉,因為美食大咖君之曾經給它開過一次團購,有好多人買了。跟那款機器相比,這台0965算是升級加強版,除了大部分功能延續了0960的優勢之外,還單獨增加了預約功能,升級了燉煮功能,並且功率從1000w升高到了1200w,動力更強勁。

機器的實物,感覺跟照片上的差不多。因為我前後有過5台破壁機,從低端到高端都有,所以對機器看重的都是細節部分的做工。這台機器的實物感還不錯,特別是蓋子邊緣和手柄等細節部分很光滑,做工比較細緻。不像一些低端機器看起來就比較粗糙有瑕疵的樣子。機器的配件很簡單,一個加熱玻璃杯,一個攪拌棒,一個刷子,一份食譜和說明書,還附帶了一個配套的不鏽鋼蒸籠。玻璃杯體比較沉,裸重在2500克左右。

圖片能看出來機器的杯體還是挺精緻的,玻璃採用耐高溫的美國進口高硼杯體,杯壁很厚,然後底部是不鏽鋼加熱板。打開蓋子看一下,刀片是三層8葉的狼刀單片,這種比較立體的刀片,相對比只有一層或者兩層的攪打起來更立體些,也就是底層中層頂層都能顧及到吧。這裡有個小細節,就是底部的密封圈。我以前見過的加熱杯體的密封圈都是在杯底邊緣的,這個是在杯壁上的1cm處,外面附了很細的一圈,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所以感覺更渾然一體。

這張圖應該可以看到三層刀片的立體感。杯子放到破壁機主機上會卡的很穩,因為底下的介面處是這種十字型扭紋形狀的。

它的形狀正好能對應著主機上的卡槽。看到那個黑色的十字卡槽沒,這個是可以單獨拿下來的,裡面就是金屬的十字卡槽了。黑色卡槽感覺是橡膠做的,這樣套上去,可以緩衝兩個金屬接頭卡在一起時的摩擦。因為很多破壁機的杯體與主體間其實就是兩個金屬齒輪的咬合,時間久了或者攪打中杯體有偏移後就會產生磨損及黑粉,所以說這個細節的設計我給高分。

再來看蓋子的細節,這個蓋子是要蓋子把手跟杯子把手擰到完全對齊以後才可以啟動機器的。也就是說機器通電後,就算是把杯子放在機器上蓋上蓋子了,它也是無法啟動的,屏幕會顯示兩條橫線,只有把蓋子擰到正確的位置電磁感應鎖死後,機器的液晶屏才會彈出菜單選項。所以不用擔心小孩子會誤操作。蓋子的內部也是比較光滑的,方便沖洗。

蓋子的頂部有一個頂蓋,將它對齊後擰緊就可以工作了,可以防止杯體里的液體噴濺出來。右邊的這個不鏽鋼蒸籠,可以放到杯體的1/2高處差不多。

繼續看主機部分。我覺得這台機器的樣子要比大部分的破壁機好看一些,比較洋氣吧。所有的菜單顯示都在這個圓形的液晶頁面內。初始狀態會顯示9個菜單,分別是濃湯,養生煲,米糊,熬粥,保溫,點動,果蔬,豆漿,玉米汁。然後下面設有加減和DIY及預約等按鍵。隨機配送的刷子挺好玩的,是這種雙頭的,至於怎麼用我會在後面做說明。

第二部分,各個菜單功能

1、豆漿菜單。

這個是破壁機最基本的加熱程序,所以先來測試這個。我直接用了干豆了,因為干豆最能測試出它的細膩程度。能看到我放了很多黑豆和黃豆進去吧,都是洗洗就丟在裡面了,紅棗可以去核也可以不去,但還是建議去核後再放入,畢竟紅棗核太硬。這些材料我大概放了120克進去,配了1000毫升的清水,也算是比較厚的豆漿了。

之後啟動豆漿程序,默認23分鐘。機器會先煮大約20分鐘。

還剩下3分鐘的時候,會先用3擋開始攪打。這一步是先把食材和豆子都先打碎。

我測了一下此時的聲音,大概是在81分貝左右。還剩下2分鐘的時候,機器就開始提速到最高檔8擋了,這時候的機器的噪音就在95-96分貝了,明顯感覺到動力全上來了。這個最高檔的聲音還是比較吵得,所以說不建議深夜或者早上用最高檔,哈哈。

機器停止工作後,這個小蓋子會比較熱。取下後能看到水蒸氣都聚集在了周圍,但沒有豆漿溢出。

打開蓋子,熱乎乎的雙豆紅棗豆漿就做好了。可以之後加糖拌勻,就可以喝了。

這時候看一下杯子底部,我打的豆漿確實比較厚,開始清理吧,用機器自帶的雙頭刷,調成這個角度。

伸進去,正好卡在了刀片上,只要旋轉這個刷子,就可以連帶著刀片底部全部刷到了。清潔之後光潔如新。

2、果蔬菜單。

這個也是破壁機最基本的程序,放到第二個來做。其實我對破壁機的果蔬功能沒啥感覺,因為咱是有原汁機的人,兩種機器的果汁口感差太多。但是當我想喝果蔬糊糊輕體的時候就會用破壁機來打。其實這個功能用這個杯子算浪費,因為團購送的真空杯做果汁更合適,會避免果汁氧化變色,我這就簡單打個青蘋果黃瓜汁即可。先將青蘋果一個和黃瓜一根洗乾淨,蘋果要去掉核,黃瓜去蒂。然後切小塊放入杯子中。之後加到1000毫升的水。如果你想喝糊糊輕體就可以少加水,比較容易飽腹。

果蔬模式默認是2分鐘的,

一開始會是最高檔8檔開始攪打。

然後切換到4擋打一會在切換到8擋這樣

循環幾次後結束程序。

果蔬模式還是很細膩的,杯底也沒有渣滓。

3、玉米汁模式。

這個模式感覺跟豆漿模式差不多,我沒有專門去買玉米來做,而是用它做了紅薯濃湯,出來的口感很細膩也好喝,還順道試驗了不鏽鋼蒸籠的用法。首先將紅薯去皮後切塊,放進蒸籠再放入破壁機杯體內。之後啟動濃湯程序,差不多25分鐘,紅薯就蒸熟了。

蒸東西的時候,蒸籠內的水最好不要超過400毫升,要不然沸騰後容易浸濕籠底的食物。這是紅薯蒸好的樣子。

將紅薯放進杯子內,跟其他材料(紅薯濃湯的材料教程點擊這裡查看)一起放入,然後選擇玉米汁程序即可。這個程序默認22分鐘。

最後剩五分鐘的時候加入淡奶油鹽等調味即可。玉米汁模式除了本身功效外,還可以用來靈活的製作一些土豆濃湯,南瓜濃湯等等。

這種容易熟的材料其實無需單獨蒸熟了,我試驗的目的在於看看不鏽鋼蒸籠的用法。當你不想用蒸鍋的時候,就可以用這個迷你蒸籠來蒸少量的東西了。其實我還用這個蒸籠試驗了蒸米飯可以不可以,答案是能蒸,但就是量少,時間也需要1小時以上才能熟透,否則會有夾生飯粒。這裡看一下我蒸米飯的測試吧。首先將米淘洗乾淨裝入不鏽鋼蒸籠中,我大概裝了差不多1/2蒸籠的量。

之後加入差不多500毫升的清水。

然後選擇濃湯模式啟動機器,默認一小時。

大概蒸到40分鐘的時候,把頂部的這個小蓋子拿下來(記得用手套,避免燙到),從投料口夾點米飯出來看熟不熟。

大概又蒸了五分鐘後就是這個樣子。底部已經都熟了,表面那層還帶著些夾生米粒。這時候別忘了再加點水,防止杯底的水燒乾。

這裡注意哈,因為保護功能將杯蓋擰開後機器就會停止工作了,蓋子擰回去以後機器就複位了,不能繼續剛才的程序了,所以需要重設程序啟動的。大概蒸了一個小時後,米飯就全熟了。其實用這個蒸籠蒸米飯大部分人都不會用到,我只是做個試驗而已,蒸熟沒問題,就是量小時間長,還是上電飯煲吧。蒸個紅薯南瓜什麼的還可以。

4、養生煲模式

這個模式是現在比較新的加熱破壁機才有的,有點仿造養生壺的感覺。所以迫不及待的開始體驗這個功能。我用了1/2朵銀耳搭配幾片百合還有四顆紅棗這樣,燉了一大杯的銀耳湯。銀耳泡發後減去黃色的根部,百合沒泡直接用,紅棗去核,外加幾塊冰糖扔進機器里。然後加入了1400毫升的清水。

選擇養生煲模式,一共78分鐘,然後讓它慢慢的燉去吧。看說明書這個養生煲功能主要用來煮花茶果茶葯膳啥的,所以煮個銀耳湯也合適,不用看火讓它自己工作吧,一個多小時也會把銀耳的膠質熬出來了。

睡了個午覺過來看,工作已經結束了,透亮的紅棗百合銀耳湯已經煲好了~

只不過這會要出門所以暫時先不能喝,所以給機器再設定個保溫程序吧,默認60度,啥時候能喝了再舀出來,還是熱的。

半個小時後回來,打開蓋子還冒著熱氣,銀耳已經熬出膠質來了,放到碗里開動吧。我個人真是很偏愛這個功能,本來還想買養生壺來著,現在有了這個功能就省了。長時間的燉煮+保溫功能,讓沒時間守在廚房裡看火煲湯的懶人也可以喝到久熬的湯了。如果再搭配上預約功能,會更加方便。

這個程序貌似是不帶攪拌功能的,最後看了一下杯底,也沒有糊底啥的。

5、熬粥模式

這個模式對我來說也很新奇,因為加熱破壁機給我的印象還停留在先加熱再打成糊糊的階段。所以也是直接拿我喜歡喝的香菇滑肉米粥來作試驗了。香菇5-6個切碎,廋肉一小塊切碎用鍋子略微炒熟,配上青豆和差不多70克的大米,再加到1300升的清水。

熬粥模式默認21分鐘,啟動後會間隔的用最低檔1檔低速攪拌,避免大米沉底糊底。

這個程序就是全程1擋偶爾攪拌,粥越煮越厚。因為攪拌的很低頻,所以最後的粥還有點帶著完整的米粒。這是最後煮好的樣子,感覺好像是粥店裡熬出來的感覺。

這個香菇滑肉粥是我比較偏愛的一款肉粥,原先都是人工熬或者電飯煲來做,現在破壁機就可以全自動熬出來不用看管,所以是養生煲後最得我心的第二個功能。

把粥全部到完看底部,怎麼感覺好像有積沉呢?

沒關係,倒入清水沖一下就乾淨了,所以也沒有糊底~~我放心啦。

6、濃湯模式

說真的我對這個模式有誤解,一開始以為是做南瓜濃湯那種細膩的湯,還納悶為啥需要60分鐘這麼久,後來才知道,原來是熬骨頭湯雞湯魚湯用的呀。所以直接拿最硬的牛脊骨湯來做實驗了,做一道番茄胡蘿蔔牛脊骨湯嘗嘗。牛脊骨比較大隻而且幾乎都是骨頭,所以我用砍骨刀給剁開了,之後用開水煮沸後去浮沫。

番茄和胡蘿蔔切塊,跟牛骨一起放進杯子里。

之後加入1400毫升的清水,開啟濃湯程序,默認60分鐘。

這也是個一直燉煮的程序,等待一小時,再回來看的時候湯已經熬出來奶色了,好香的味道。

將番茄牛骨湯撈出來,就可以開動了。

看到這裡估計有小夥伴肯定要問了,破壁機不是可以打骨頭湯魚湯嗎?對呀,對於雞骨頭湯鴿子湯或者是魚湯這類的骨頭不算硬的湯,破壁機是完全沒問題的。但今天我要試驗的是牛脊骨,超級硬的一款骨頭。前面說要把牛脊骨剁的小點再煮,我拿著大砍刀下手的時候,感覺都要把我家菜板剁成兩半了,可想而知這骨頭有多硬........所以今天用它來試驗心裡也是很忐忑,會不會把破壁機打壞了.....這時候就要用DIY程序或者電動程序了,設定20秒,檔位為8~~開啟機器後,立刻嚇了我一跳,整塊的牛骨實在太硬了,所以剛開始打震的機器都有點晃,趕緊扶住杯體,等它穩當了再鬆手。

這些大骨頭,20秒的攪打是不夠細膩的,所以為了保護機器,也為了讓骨頭湯更細膩,打完第一次後,我就是用了點動程序來打,每次打15秒,然後讓機器休息15秒後再打,重複了三次以後,就感覺到裡面沒太有骨頭渣碰撞的聲音了。如果想更加細膩,也可以再循環幾次。這是打到第三次之後的樣子。

舀一勺,感覺這骨頭湯比單純喝煮的湯更加醇厚,適合要吃流食的病人或者補鈣的中老年人。其實還是能喝到很細微的骨頭渣的,畢竟牛脊骨這麼硬。將牛骨湯全部倒出,可以看到底部留存的少許骨頭渣滓,想要更細膩,就繼續攪打吧,或者是用濾網過濾掉最後的硬渣就可以了。這裡強調一下,大家打骨頭湯的時候,還是盡量用軟一點的骨頭吧,像家禽類骨頭或者海鮮魚類的骨頭都沒事,豬骨里的小排小骨頭也沒事,就是這種大塊又超硬的牛骨羊骨,感覺打起來會傷機器了。我的這個測試是基於這款機器進行的,如果你的機器是低於1000元的低端破壁機請慎重效仿或者諮詢品牌客服後再進行,畢竟品牌的主機不同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損害。

7、米糊模式

這個是好多寶媽們會用到的功能,其實也是我對加熱破壁機最忌諱的部分。為啥呢,因為以前用過的加熱機器,在應付米糊上都比較棘手,低端的加熱機,米糊只要稍微一厚就會糊在加熱板上黑乎乎一片,直接整杯米糊全廢了。畢竟我們人工熬米糊的時候也是很容易糊底的,所以這次我用了很厚的一個比例來做這個胡蘿蔔米糊,可以說是放哪個機器上都會糊底的一個比例,但為的就是看糊底的輕重而已。

差不多一碗多的大米和小米洗乾淨後放進杯子內,胡蘿蔔放半根進去。然後加水在800毫升左右。這個比例,熬出來的米糊絕對很厚了,是會噎到大人的那種,哈哈。

米糊程序開始後會比較頻繁的用一檔攪拌+加熱,一開始底部放的米太多,用一檔感覺刀片都轉不動了....可見我弄了多厚的比例。

還剩兩分多鐘的時候,機器會用最高轉速攪打。我感覺這個濃稠厚度有點像我打花生醬時候的感覺,有種要糊底一大片的驚恐感。

程序結束後,緩緩地倒出這粘稠的米糊.....這種厚度,估計大人小孩都會嫌棄的....但是為了做實驗,只能浪費這次的食材了。

忐忑的看了一下杯底,跟預想的一樣有大米黏在底板上了,但是居然沒見黑色的糊印,那就不算糊底了,這個真是有點超出想像。用刷子清理了一下,又光潔如新了。

大家可能理解不了我這種心情,因為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用另一款好幾年前的加熱破壁機杯底圖做一下對比。這也是我有一次米糊做的太厚直接糊底了,清理過後,黑色的糊印卻很難再完全清理掉了。所以說兩年多間加熱破壁機的免糊底技術已經提升不少,至少米糊太厚卻不會黑糊讓整杯都有糊掉的味道啦。

試過了超厚的米糊,再來試驗普通的米糊,我做了紫薯米糊,用大米加小米加生紫薯。米類都沒泡直接加的,紫薯切塊倒入杯子中。大米小米我了1/2碗,紫薯用了一個不大的。水加了1100毫升左右。

開始米糊程序,照樣是1擋開始有頻率的攪拌,煮了一陣子後變成了這種漂亮的分層。

最後幾分鐘機器會開始高速攪打,這是打好後的樣子。

如果米糊不倒出,靜置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這種像棉絮狀上升的樣子,米糊越稀薄的上面的棉絮狀越多,就像我們榨完果汁後輕的果渣會逐漸分層上浮那樣,喝之前再按點動攪拌幾秒鐘就又均勻了。

開蓋舀出米糊放涼後就可以給寶寶們喝了。放涼後的米糊會更加濃稠一些。

看看正常版米糊的杯底,也是沒有粘底等問題。

寫到這裡,加熱的程序就全部實驗完畢了,該來試驗打醬和打粉的功能了。坦白說我對加熱機器的這兩個功能不報太大的希望。畢竟跟非加熱破壁機比起來,加熱機器的杯子都顯得很笨重,而且杯型設計上,也是那種小蠻腰的杯體更適合打粉打醬。對於腰圍比較寬厚的玻璃杯體來說,它的優勢更多在加熱而非打醬打粉上。並且加熱機的主機除了給轉速提供動力還要給加熱提供能量,所以比起只追求高轉速即可的非加熱破壁機,加熱機在轉速方面就會略微遜色。所以測試打粉和打醬,只看是否方便及效果即可,不必跟進口的非加熱破壁機較真。

8、醬料模式

好多人買破壁機也是為了做各種醬料,所以現在要試驗打花生醬的功能了。我用了花生加杏仁一起來打,所以顏色有點深並帶著杏仁皮的小點點。花生和杏仁都先烤熟了,花生去皮,杏仁就不用去皮了,丟入杯子內。

可用點動模式(默認最高檔8檔),也可用DIY模式自己設置速度和時間。前者感覺更方便些。點動模式是需要一直按著工作鍵的,最長時間60秒,所以攪打15-20秒,就停下休息個7,8秒再繼續點動攪打。打花生醬最高檔的噪音在95分貝左右。

打著打著就會出現這種漩渦的,這也是破壁機自帶杯體打醬料都會出現的一種現象,所以就需要停止程序的時候用攪拌棒將邊緣的往中間撥一撥,再繼續點動攪打。

如此重複幾次後,就會看到花生醬越來越有光澤了,油脂被打出來以後,就會像液體那樣開始旋轉流動了。打到有顆粒還是很細膩就看你的喜好了。

這個機器是不用加一點油就可以打出來很細膩花生醬的,只要你能熟練的掌握打醬料的技巧即可。總結就是第一花生的量要多一些,蓋住刀片2-3厘米,太少了不容易攪打。第二就是注意打得手法,就是打十幾秒停一下,攪拌棒從四周往中間撥弄聚攏,再打一會繼續聚攏,循環即可。

這裡還有個細節要說一下,打完花生醬最愁的就是洗杯子,因為杯壁還好說,就是黏在杯底和刀片上的油膩花生醬比較難清洗。所以這裡示範一下。首先將花生醬全部取出,之後倒入600毫升的清水。再啟動點動程序5秒,重複個三四次。

此時的杯底和杯壁就差不多衝刷掉大部分了,但是還殘留了一些醬料,這時候上雙頭刷繼續清理角落即可,很快就乾淨了。

9、打粉模式

我用了打糯米粉來測試它的打粉功能。至於大家經常問我需不需再配一個干磨杯,也會在這裡詳細說一下。糯米粉我沒稱量,反正蓋過刀片的高度就可以了。這裡要注意哈,打粉的量要沒過刀片一些,否則少了會不太好打,這是破壁機的通病。如果你是只需要打很少的量,那直接買個100多元的干磨器就可以了。磨粉用點動程序或者DIY程度都可以。我個人喜歡用點動,每次按著按鍵啟動,鬆開就停轉。一次最長一分鐘。

打粉的時候,杯體的中間位置會出現一個漩渦。這個攪拌棒感覺有點短了,夠不到最邊上的那些糯米粉,所以中途休息時可以打開杯蓋,將四周的粉往中間歸攏一下,這樣會打得更細膩。打粉的聲音還是比較大的,我測了一下93分貝左右,最高位8擋的聲音。

我大概用了3次的點動程序,每次18-20秒左右。往手上一抹,打出來的糯米粉細膩度還真不錯。如果想更加細膩,可以用篩網過篩一下繼續打。

接下來是不鏽鋼研磨杯跟加熱玻璃杯打粉的對比了。0965的不鏽鋼干磨杯不是隨機帶的,需要大家再單獨配,也就是可選的配件。其實剛才大家已經看到了,用加熱杯磨粉已經能做到了,但考慮到有人喜歡分杯使用,就是磨粉一個杯,加熱一個杯,真空果蔬汁又一個杯。所以我就單獨去買了個研磨杯回來一起試驗了。先來看看這個不鏽鋼研磨杯啥樣:身高上,研磨杯比加熱杯矮一點,重量上就輕的多了,整杯才1000克,是熱杯重量的一半還不到。

杯體是不鏽鋼一體成型的,底部是一個單層的刀片,幾乎平貼在杯子底部。頂蓋是塑料的,也帶著一個旋鈕把手。

開始對比吧,兩個杯體內都放入一樣重量(大約300克)的熟黃豆。

這是分別裝上研磨杯和加熱杯的樣子。不鏽鋼杯體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到打粉時候的狀態,只能估摸著用時,玻璃杯的則可以看見內部攪打的狀態。

先來測試不鏽鋼研磨杯吧。還是使用點動8檔的模式來打。這裡要吐槽一下,剛開始打刺耳的噪音嚇死我了,因為不鏽鋼杯體的金屬傳音特強,剛跟黃豆開始攪打的噪音實在是太尖銳了,我測了一下噪音到了103多,這就是電鋸在旁邊的聲音呀。等到黃豆打碎後聲音才略微小點了,到了100以下。

還是點動程序,攪打20秒,讓機器休息10秒,再攪打20秒這樣,大概打了3次後,拿開蓋子是杯子中的這個狀態。

繼續試驗玻璃加熱杯體的打粉功能,同樣的操作程序,但是加熱杯體的噪音要比不鏽鋼杯體小得多了,沒有一開始那種刺耳的高噪音。

不同的是玻璃杯體每次停下後杯體中的粉都會變成這種中間低兩邊高的樣子。這是因為刀片不同,研磨杯的刀片只有一組,並且平貼杯底,所以不會出現這種旋渦狀。但加熱杯的刀片立體狀三種傾斜角度的,所以就需要每次停止後,用攪拌棒將邊緣的粉往中間歸攏一下再繼續打。

這是進行了三次點動程序後,杯體內的樣子。之後取出兩個杯子打的黃豆粉,取同樣份量的兩勺用網篩看看哪個打得更加細膩吧。

從篩出來的黃豆粗顆粒來看,不鏽鋼研磨杯留下的渣滓數量,確實要比加熱杯的渣滓更少一些,所以說在磨粉上,不鏽鋼研磨杯的效率要高於加熱杯體的,並且它的耐磨性也更強。如果你要打一些比較硬的物質,像三七之類,還是建議不鏽鋼杯體更加抗磨。

簡單匯總一下加熱玻璃杯體和不鏽鋼研磨杯的特點:

加熱杯體:磨粉優點是噪音小,大概93-94分貝之間,磨粉的狀態從透明杯體能看到,方便根據情況靈活控制時間。缺點是中途需要人工干預下,將邊緣處的粉往中間撥一下繼續打,這也是很多破壁機打粉時都需要的一個步驟。成品的細膩度,會比不鏽鋼研磨杯的略粗些,但肉眼看著差別不大。

不鏽鋼研磨杯:這個杯子跟0960,0965破壁機都是通用的,磨粉優點是單獨一個杯體不串味,中途人工干預少,成品相對加熱杯體更細膩些。並且跟沉重的玻璃杯體和輕巧的高硬度塑料杯體相比,不鏽鋼杯體是最耐磨的,適合打硬一些的食材。因為玻璃杯體容易摔壞,塑料杯體打太硬的東西會刮花杯壁,不鏽鋼杯體則不用擔心,但是它的缺點就是噪音太大了,特別一開始,簡直刺耳嚇一跳的那種高頻噪音。並且杯體不透明,看不到實際攪打的狀態和程度,每次停下後需要開蓋檢查。

0965隻贈送真空果汁杯,這個不鏽鋼研磨杯不隨機配送需要單獨購買。杯子的單獨售價是300,嬸子最後跟廠家爭取下來可以100元加價購,需要的就雙十一付尾款時找客服備註西鎮一嬸暗號下單即可,比自己買便宜200元。如果以後再單獨買的話也是報暗號西鎮一嬸就可以超低價100元入手的。

10、預約模式。

這款機器對比0960,最大的優勢就是有預約功能,畢竟做一次豆漿熬個粥都得20多分鐘,早上吃早餐有點來不及,所以預約功能就很好用。提前一天把材料和水都放好,預約好時間後,早上睜開眼就能喝到熱氣騰騰的豆漿或者米粥了。(記得把廚房門關緊,要不然機器工作的聲音也是挺大的)所以開團加熱機器,沒有預約功能的會不方便。預約功能很簡單,首先選擇你需要的程序~~比如我明早要做豆漿,就先選擇豆漿模式,然後點擊預約。

這時候就會進入時間的菜單,預約時間最短30分鐘最長12小時,以30分鐘為間隔單位,比如我晚上十點設置早上六點半讓機器工作,就可以設置時間為8:30,之後按開始鍵,機器開始倒計時,時間到了就開始工作了。這個預約功能,除了保溫和點動,DIY程序不能用,其他的程序都可用,果蔬程序也可以。

總結一些使用經驗:

1、加熱程序中,涉及到米類的,尤其是米糊,別做的太厚,否則就會有米粒黏在杯底上的可能。然後像牛奶這樣本身蛋白質含量高的液體,可以加清水後一起煮汁,但如果是單獨放進去直接加熱喝,容易有附在杯底變糊的概率。

2、這款機器的特色我覺得主要是升級了燉煮功能,所以養生煲,熬粥,濃湯這三個功能是我最偏愛的,不用守著鍋子自己熬了。缺點就是量會做的少,畢竟對加水量有限制。所以對一家三口吃足夠了,但是一家四五口以上的,因為熬煮的水量限制在1400毫升下,就會感覺不太夠。

3、冰沙和肉餡,都可以用DIY或者是點動程序來做。如果你要做無骨魚湯,可以選擇濃湯模式,將魚和湯料先燉煮後再點動打碎,也可以直接用米糊模式20幾分鐘搞定。如果加上預約功能,會更加方便。製作不同食物的時候,可以靈活使用機器的各項菜單,需要久燉久煮的,用濃湯或者養生煲,再搭配著DIY或者點動程序使用喝細膩的。不需要煮那麼久的,就米糊、玉米汁模式都可以。預約和保溫功能也是很方便的。

3、不鏽鋼蒸籠,容量比較迷你,一次大概能裝兩到三個紅薯的量。它是搭配著濃湯功能使用的,加水不要超過400毫升否則會濕底。用來蒸東西是可以的,米飯也能熟,不過還是怎麼方便怎麼來。

4、這款機器的工作聲音有點大,比我現在用的韓優非加熱的吵不少。熬煮的時候很安靜,低檔速工作時在80分貝左右,最高速8檔工作,在93-94之間,如果是打粉就會最吵到96-97分貝了,應該說噪音處理方面沒啥優勢,早上用的話記得關緊廚房門以免吵到家人。現在市面上也有靜音破壁機出現了,大概在59分貝上,但我看轉速是18000,比這台標註42000西屋慢一倍多。

5、關於清洗。玻璃加熱杯很沉,所以清洗時可以先使用點動預洗,再用刷子清理。底部因為有加熱原件,所以不要浸泡水中,它的清洗也跟大部分破壁機一樣需要手洗。市面上已經有免洗的無人豆漿機了,我前陣子也入了一台正在用。從清洗方面來說比破壁機方便多了,但是做東西不如這個破壁機的種類多,沒法燉煮比較限制,特別懶或者不差錢的小夥伴可以私下問問我。

6、打粉打醬料時,更多的看熟練技巧,我一般就是打個十幾秒就把邊緣的往中間聚攏一下,多循環幾次就好了。這款機器是有加熱杯,真空杯和研磨杯三個杯體。分別針對加熱食物,果蔬汁和打粉的。其實一個杯體就夠用,只不過現在都做的很細分了。最後的研磨杯跟廠家磨了半天也不送,所以只能爭取最低價100加價購了。大家自己找客服就是300元不講價的。至於需不需要入,大家看我的測評自己決定吧。我能爭取到的就儘力去做,實在不行的就爭取個最低價出來,所以就別再問我這個能不能送那個能不能換之類的。

這次要開團的破壁機測試就差不多了,總體來說,除了加熱破壁機最常見的豆漿,米糊,打粉打醬料,果蔬汁等功能外,它的突出優點是蒸、煮、燉都可以,也可以預約和保溫。除了煲湯的量少點,基本都可以做到無人看管自己烹飪。對於圖省事或者喜歡喝豆漿、濃湯的人比較方便,能夠煲湯熬粥也是很大的優點。缺點就是打到高檔位的時候聲音比較大,特別用是單獨的不鏽鋼杯體磨粉,聲音很大,如果在噪音方面能夠改進就比較好了。這款機器的雙十一團購方式可以點擊下圖查看。

微信號:xizhenyishen

想做吃貨科學家的小嬸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鎮一嬸趣活堂 的精彩文章:

麵條做法那麼多,但最好吃的,還是我這碗鮮蝦仁蔬菜炒麵
宜家一天要賣掉200萬顆的肉丸子,好吃的秘密原來都在這裡呀

TAG:西鎮一嬸趣活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