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豈之: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學經典」?

張豈之: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學經典」?

「經典」是指古今中外,各個知識領域中那些典範性、權威性的著作,尤其是那些重大原創性、奠基性的著作。那麼,在中國文化語境中,哪些書籍可稱之為「經典」呢?其判斷標準是什麼呢?張豈之先生認為,經典是民族與國家的文化精髓,能夠集中反映其文化本質和價值理想的作品;經典具有獨特性和無可替代的代表性,是難以複製和模仿的;經典是歷史長期檢驗的產物,歷久不衰,歷史、時間是經典最公正的評判者。所以,「經典」一詞不宜泛化。

經典是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學術研究中經常使用的辭彙,其內涵與外延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實際上,往往不是這樣,不少以「經典」命名的事物卻常常使人產生疑竇:什麼書才是「經典」呢?


張豈之: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學經典」?


在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經典」本有明晰的所指,大多指典範的儒家典籍,如:「周公上聖,召公大賢。尚猶有不相說,著於經典,兩不相損。」(《漢書·孫寶傳》)「後重違母言,晝修婦業,暮誦經典,家人號曰『諸生』。」(《後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自聖賢述作,是曰經典。」(《史通·敘事》)「祭祀之理,制於聖人,載於經典。」(《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誌四》)當然,有些道家道教或佛教以及其他宗教的作品,也被視為經典。但是,「經典」單獨使用,指儒家類的文化元典,意義雖然失於狹隘,但至少內涵是明晰的,不至於產生混淆和名實不副的現象。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奔騰不息,具有百家之學的優秀傳統和日新不已的創造精神。在今天,將「經典」僅局限於儒家元典並不符合時宜,但是,如果泛用「經典」也會導致「經典」一詞名實不副,在客觀上妨礙「經典」的文化意義和獨特價值。「經典」如果被降低標準,會導致人們對真正「經典」精神價值的誤解,所以這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張豈之:什麼才是真正的「國學經典」?

上個世紀初,著名學者梁啟超、章太炎、朱自清等對「經典」都有很精到的闡發與謹慎的使用。梁啟超對胡適列舉的「國學最低限度」的書目中寧列《三俠五義》、《九命奇冤》等卻不列史部的《史記》、《漢書》、《資治通鑒》等大發微詞,原因是容易混淆「人人必應讀之書」與「應該知道的書」,這給人們區分經典提供了重要參考。

梁啟超撰寫《要籍解題及其讀法》一書,不用「經典」而代替以「要籍」,就顯示了可貴的謙虛謹嚴的治學態度和治學精神。章太炎在《國學概論》中涉及的經典包羅面較廣,經史子集都有,視野開闊,但基本是已有的經過時間檢驗的重要文獻。朱自清在《經典常談》的《序》中說,他使用的經典是廣義的用法,包括群經、先秦諸子、幾種史書以及一些集部的作品,即使字書《說文解字》在該著中也被列為經典,而且作為入門首要閱讀的書籍。

他強調「經典訓練」不完全等同於「讀經」,範圍可以廣些,但目的也是使人親近經典,從更廣闊的方面提升人們的學識、見解、學力和經驗。朱先生列舉的「經典」雖有全與不全(乃至節選的篇章)等,但也都是經過思想學術史印證有恆久學術價值的典範作品。從以上舉例可以看出,前賢們的治學實踐和學術主張,有助於我們反思對「經典」的衡量標準。

什麼是「經典」?我的淺見是,至少應該有以下三項標準:一、經典是民族與國家的文化精髓,能夠集中反映其文化本質和價值理想的作品;二、經典具有獨特性和無可替代的代表性,是難以複製和模仿的;三、經典是歷史長期檢驗的產物,歷久不衰,歷史、時間是經典最公正的評判者。在這種意義上,經典無疑是人民精神家園的寶貴財富。它們像等待人們不斷開掘的礦藏,能夠在每一個時代閃爍出耀眼的光芒,激發人們不斷地繼承創新,促進中華文化可持續地發展。

至於今日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精品、傑作,有的學人認為,可以經過現在的某種「評審」將它們確定為「人文經典」。我覺得同時代的任何評審都不可能推出真正的「經典」,這是未來歷史要做的事,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代替歷史評價,對「經典」一詞使用不宜泛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新出土「秦詔版」再現秦代古老文字,有一股震撼靈魂的力量
趙匡胤問世間何物最大?朝堂緊張起來,趙普2個字解圍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