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3萬現役解放軍當群演3位將軍指導拍攝,這部國產戰爭片有多猛?

13萬現役解放軍當群演3位將軍指導拍攝,這部國產戰爭片有多猛?

原標題:13萬現役解放軍當群演3位將軍指導拍攝,這部國產戰爭片有多猛?



不是國軍不努力,奈何共軍有AK!


新中國成立至今,反映解放戰爭的影視作品不下上千部,涵蓋了包括軍事故事片、槍戰片、諜戰片在內的多種題材,可謂是我國軍事電影一座巨大的素材寶庫。


▲真實影像:淮海戰役中解放軍追擊國民黨軍


不過,要說哪一部電影讓軍武菌印象深刻、嘆為觀止,當屬講述三大戰役的《大決戰》系列。



《大決戰》系列誕生與上世紀末,歷史並不久遠,也沒有用到多麼先進的特效。然而該系列在新中國軍事電影中的地位是極其重要而特殊的。這個系列成為中國軍事片的巔峰,用「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大決戰》這一系列對於大多數軍迷而言應該不算陌生,但完完整整能把《大決戰》看下來的人應該沒幾個——因為它太長了,三部總時長甚至超過600分鐘...所以軍武菌也只能長話短說,聊聊關於這部電影的奇聞佚事。


軍武菌覺得,《大決戰》之所以成為戰爭片的經典,就在於它將宏觀戰場與微觀戰鬥、寫實戰爭場景與藝術表演手法、從將帥決策到戰役執行完美的融合,



▲真實照片中急行軍的我軍戰士


達到與真實紀錄片媲美的水平,簡要概括本片特點就是「兩大兩真」,下面軍武菌就主要結合《大決戰》中最出色的一部《淮海戰役》,說說它的精彩之處。

這第一「大」就是參演人員規模之大,為了拍攝三部《大決戰》,解放軍當時瀋陽、北京、濟南、南京、蘭州五個軍區調動海、陸、空三軍部隊,



▲《平津戰役》會師天津湯橋片段


動用解放軍千餘人,公路、鐵路停運一周才拍攝完成


以及軍事院校、武警部隊共20多個軍級單位30多個獨立師團單位,共約13萬幹部戰士參加了拍攝,累計出動次數達330餘萬人次。



▲國軍在影片中也是人數眾多


調動如此大量的部隊參與拍攝,就是為了營造宏大的戰爭場景,事實證明本片在戰爭場面的展現、歷史還原上是極為成功的,



《淮海戰役》中還原的我軍對付敵人坦克的秸稈火牆,利用美製坦克燃料是汽油燃點低的特點,設置火牆阻礙敵人坦克前進,很多強行穿越的斯圖亞特坦克被燒毀。

《淮海戰役》前半段中,黃維 兵團列隊行軍的空中航拍長鏡頭拍攝就動用了解放軍一個師,配上殺氣騰騰的背景音樂,給觀眾營造一種緊張的戰前氛圍。



▲戰爭片中最經典最壯觀的長鏡頭


被後世無數影視劇使用


更了不起的是,這是一個一鏡到底的長鏡頭,沒有剪切重拍、一氣呵成,是非常考驗拍攝技術的手法。《大決戰》中的解放軍大兵團圍殲最後時刻,上百門火炮齊鳴,數萬名戰士向國民黨軍發起衝鋒,配合上解放軍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衝鋒號背景樂與喊殺聲一起食用,讓觀眾為之震撼,大呼過癮。



▲蕩氣迴腸的衝鋒


很多《大決戰》中大場面,如今已經成為了經典鏡頭,被後世影片不斷截取「再利用「。其中就有另外一部經典——《亮劍》。不過這種山呼海嘯般的萬人大場面已經難以再現,在特效技術普及的今天,恐怕已成為世界影壇絕唱了。



▲《淮海戰役》中解放軍的快速前進鏡頭

《大決戰》不僅在參演人數上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多,在武器裝備、物資使用數量上也創造了最大記錄,據不統計僅八一廠動用的各種物資就包括TNT炸藥160噸,解放軍棉衣5823套,國民黨棉衣4331套,血漿100公斤。



▲電影中榴彈炮真實開火鏡頭


可炸汽車100輛,真坦克50輛,火炮百餘門,空炮彈170多萬發,真炮彈1萬多發,藥品倉庫20間,藥品120噸,老式電話100部。《淮海戰役》中還動用了20餘架空軍的初教-6型飛機(扮演國軍P-51戰鬥機)拍攝了一組轟炸的片段。



▲這可能是中國電影史上最大規模的軍機協助拍攝


這第二大就是攝製組陣容的強大,為了儘可能的還原三大戰役的歷史,影片邀請了解放軍、文藝界諸多重量級人物參與劇本創作,顧問團中的張震上將、蘇靜中將、楊國宇少將曾參與淮海戰役(張、楊)、遼瀋戰役(蘇)的籌劃,可謂將星閃耀。



▲《淮海戰役》中的張震將軍


張震將軍在淮海戰役期間任華東野戰軍參謀長是粟裕將軍的得力助手,分量十足的顧問團陣容:七人中五人是三大戰役親歷者,三人為將軍。

影片的「真「最直觀的體現在軍事裝備的展現上,從天到地,從輕武器到坦克、榴彈炮等重型裝備,包括我軍法寶」沒良心炮「在影片中都有所展現,輕武器方面,除了」常客「三八大蓋、湯姆遜衝鋒槍、斯登衝鋒槍、M1卡賓槍等槍械外,還出現了不少56沖(少量81步槍)…



▲喪心病狂的「沒良心炮」齊射


▲解放軍用駁殼槍擊斃使用56沖的國軍


雖然這已成為一個梗,但實際上是因為參演人員太多了道具槍不夠用,另外有些鏡頭是臨時補拍的,沒有時間讓部隊領取足夠的道具槍,所以只能讓解放軍群演們拿真槍臨時客串一下了。



▲解放軍使用繳獲的56沖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了重裝備上,由於現存的解放戰爭中被大量使用的美製M2 105毫米榴彈炮數量稀少,不得不用仿的54式122毫米榴彈炮代替。



▲《大決戰》中經常出現的105毫米榴彈炮群

現實中是122毫米榴彈炮


《淮海戰役》中59式坦克承擔了扮演M4謝爾曼坦克的任務,有的因為「外衣「不夠,未經」假扮「就直接被劇組拉上去充當坦克殘骸,所以片中就出現了解放軍行軍經過59式坦克」殘骸「這樣」穿越「般的場景。



▲扮演國軍坦克的59式坦克


不過這也無可厚非,美蘇當年的電影中都曾干過拿本國坦克冒充二戰德軍坦克的事兒,美國在《坦克大決戰》中拿M47假扮虎王,蘇聯在《解放》里也用IS-2扮演豹式、T54扮演虎式。



▲美國電影《坦克大決戰》假扮虎王的M47


▲蘇聯《解放》拚命假裝IS-2的IS-3坦克


沒辦法,畢竟老坦克數量奇少,能開動的更是博物館裡的鎮館之寶,拿來拍電影肯定是不現實的。


這第二真就是演員的演技真,這裡說的演技不僅僅包括那些主演將帥、雙方領導人,而是包括了所有群演。由於扮演片中解放軍的演員就是真正的現役解放軍,參加拍攝的部隊指戰員表現出的艱苦奮鬥、不畏強敵的精氣神,專業戰術動作與電影本身保持了高度一致。


▲也許是因為太整齊了,被一些網友吐槽:


「這些人不像敗退的國軍,分明就是解放軍」



▲總攻前的解放軍戰士,眼神帶殺氣


例如《淮海戰役》圍殲黃伯韜兵團的戰鬥中,部隊利用梯子渡河進攻。參演部隊負責搭橋的戰士不但要在水中忍受寒冷還要面臨敵人火焰噴射器、槍彈的「襲擊「。但戰士們無所畏懼,前仆後繼,讓人為之動容。



▲國軍使用噴火器阻止解放軍衝鋒


這種武器在國產電影中比較少見


▲前面的人犧牲了,後面的人立刻補上


扮演國民黨軍的部隊也沒有鬆懈。劇中黃伯韜兵團被擋在隴海路運河處,依靠唯一的鐵路橋渡河撤退,上千士兵在橋上擠成一團,解放軍群演們就很好的表現了國民黨軍焦急慌亂、紀律渙散的情況。



▲隴海鐵路橋上擠成一團的國軍


其中扮演國軍通訊員丁小二的演員表演令軍武菌印象頗深,他冒死接通邱清泉指揮所與前線的電話線而受到嘉獎獲得「青天白日勳章」。當邱清泉問他為什麼當國軍時。他直言不諱:



▲耿直BOY丁小二,據說有歷史原型


丁小二說:「我原來在火車站賣雞蛋,車裡一個國軍排長讓我把籃子舉高點,我掂著腳舉上去,他就順手把我擰上了車,在我腦袋上扣了頂軍帽,我當了國軍了。」



簡單直白的回答把國民黨軍抓壯丁的「光榮傳統」諷刺的徹底,讓演對手戲的邱清泉也哭笑不得。


▲國軍高層自己都不和,仗怎麼可能會打贏


在雙方人物細節刻畫上,影片也可謂是盡心儘力,我軍包括陳毅、粟裕、鄧小平、劉伯承等在內的指揮員都與原型非常相似,甚至各位將領的四川、湖北、湖南等口音也得到了還原。



▲軍武菌覺得演鄧小平的演員十分還原


背後是扮演水滸傳智多星吳用的演員



▲收到老蔣命令的杜聿明愁容滿面


「完了,校長又要微操了」


後面的兩個參謀面面相覷


國民黨將領中邱清泉的癲狂,杜聿明的無奈都被演員表現的淋漓盡致。扮演大BOSS蔣介石的趙恆多老師簡直把蔣介石演活了,據說台灣的蔣家後人看過此片後也表示了對趙恆多老師演技的認可。



▲老蔣優勢很大,老蔣A了上去...


老蔣打出了GG


人生三大錯覺:她喜歡我,我手機響了,我能反殺。被老蔣體現的淋漓盡致。


硝煙散去已經69年,如今的中華大地欣欣向榮、蓬勃發展,早已沒有了幾十萬人慘烈的搏殺,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光影中感受那場決定中國命運走向的角逐,感受令人熱血沸騰的經典瞬間。



▲我們沒有高達,我們只是擁有必勝的決心


《大決戰》共分為三部,分別是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大家可以在各大視頻網站自行搜索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泉水灣的伢 的精彩文章:

致命的雪絨花:令盟軍無比忌憚的德軍山地狙擊手
許世友談對越作戰的不足

TAG:泉水灣的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