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人們都有錢了,但這樣東西卻永遠不能丟!

人們都有錢了,但這樣東西卻永遠不能丟!

01

思想成就人的偉大

思想成就人的偉大。人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這決定了人在自然界甚至整個宇宙的地位。

人之所以區別於別的物種,是因為他有著想像,有著靈魂,有著思考,然而,在這個物慾縱橫的世界裡,碎片化生活式正在侵蝕我們的思維,腐蝕我們的心靈,影響我們對生活的深思考。

早晨,地鐵里集滿了密密麻麻的人,一眼看過去,他們有些人看明星八卦,有些看新奇事件,有些看朋友圈晒圖……這些生活看似充滿著樂趣和光華,其實背後隱藏著很深的時代危機——生活流於表面和淺層,人們把大把的時間耗費在無聊的事物上,正在逐漸的失去思考(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走向和濟世之心)的能力。

人們都有錢了,但這樣東西卻永遠不能丟!

現代社會,我們已經離不開手機,這個智能機器就好像一層防護罩,保護我們不受言語的傷害,但同時也阻擋了人與人之間親密關係的發展。在這個網路娛樂的時代,在這個充滿生活壓力的社會裡,我們或許可以通過看電影、打遊戲、網路聊天分散注意力,帶給短時間的生活快感。可是這些碎片化的娛樂,是否真的可以帶給我們內心的充足和精神的需要?

以上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再思考和再認識的時代大問題,但現在的年輕人呢?似乎一觸碰到這些,都有意或無意的迴避了,因為這些問題不頂吃不頂喝,而且超級不好玩。

一些看似平常的的生活方式,其實早已潛移默化 地影響了我們的思考方式。

02

赫胥黎的擔憂

赫胥黎在上個世紀就開始擔心人類面臨的娛樂至死的可能,在《美麗新世界》里他說:讓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現在看來,這不是一個警告或暗示,而已經成為了一個不可爭辯的事實。

在這個碎片化的時代,或許我們可以通過電子閱讀提升認知能力,手機、電子閱讀器普及以後,似乎閱讀就更加方便快捷,我們可以無時無刻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這使我們充分利用瑣碎的時間,打發苦悶無聊的等待,但是碎片化的生活也給我們帶來了諸多的壞處。它最大的壞處在於看起來方便快捷、獲取信息量大,也看似讓我們在短時間裡了解了很多知識,可是實際上,這種碎片化閱讀久而久之會影響我們的思維,使我們的思維缺乏連續性,讓我們的思維只停留在表面上。

人們都有錢了,但這樣東西卻永遠不能丟!

03

為何我們不再思考?或者我們已經喪失掉思考的能力?

為什麼我們不再思考,是這個時代的生活方式影響了我們,還是我們的心靈不再相信思考的力量?總結起來,還是社會角色的轉變和生活壓力,讓我們的心靈不再追求長時間思考而獲得的精神情感,更加偏向於在短時間裡獲得精神愉悅。

為什麼男人下班之後都喜歡在車裡抽根煙再回家?一個超贊的回答是:因為下車之前,你只是你自己,不是父親,不是兒子,不是丈夫,所有的身份,煩惱都被擋在車外,這種感覺只有開門之前存在,開門之後就是另外一個世界了。

現實社會讓我們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責任讓我們忙碌起來,忙碌著學習,忙碌著工作,忙碌著賺錢,忙碌著奮鬥,可是忙碌讓我們漸漸忘記了自己,忘記了最初最簡單的心裡滿足感。這些呆在車裡的男人,就是在找尋一個空白自我的空間,在車裡,是一個世界,在車外,是一個人。

04

思考的張力,碎片化心靈的危害

思維的一種探索活動,思考力則是在思維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具有積極性和創造性的作用力。簡單的說,就是我們通過反省自己,從而在腦海里形成的一種為使得自己變得更好的力量或者動力。但是碎片化的生活式阻斷了力量的形成,使得人的心靈上對 碎片化的信息形成依賴,甚至成為精神的寄託。人一旦離開這信息來源,從身體乃至精神都像吸毒一樣難受。

在這裡,我們可以藉助心理學知識引入一個新的概念:碎片化心靈。

人們都有錢了,但這樣東西卻永遠不能丟!

碎片化心靈普遍存在這個社會上,可是人們很少去關注它,因為它存在心裡的最深處,像是慢性中毒,你看不見它來勢洶洶的樣子,也沒體會過它帶給你的刺痛感,但是就那麼一點一點地積累和壓迫,當你承受不住壓力的時候,它就會跳出來給你致命一擊。人的精神就會出現萎靡不振,對生活充滿不屑,變得狂躁不安。我們應該時刻提醒自己,喧鬧之後留一片安靜的地方給自己的心靈放一個長假。

當人長期處在一個安逸不需要思考的環境里,就很容易固守現狀。美國學者埃里克·霍弗在他的著作《狂熱分子》里這樣解釋這種現象:當我們的生活朝不保夕,完全無力控制我們的生存環境時,就會執著於熟悉的生活方式。我們通過把生活模式固定化去對抗深深的不安全感。藉此我們給自己製造了一種幻象,不可預測性已為我們所馴服。習慣了這種思考的思維模式,我們就僵化地躲在熟悉的環境里,不去改變,害怕改變。漸漸地我們不去思考必須思考的問題,不去做必須做的事情,漸漸地我們也會變得怯懦、狹隘和封閉,這些消極的心理會一直存在,直到我們的靈魂和心靈被蠶食。我們的思想也將會被撕裂成碎片,而我們只能在其中跌跌撞撞,疲於拾掇縫補,苟且喘息。最終,我們在碎片式生活的原地踏步中越來越忙碌,越來越庸俗和無能。

人們都有錢了,但這樣東西卻永遠不能丟!

05

認識你自己

很多年前,蘇格拉底就告誡人們,無論何時都不要忘了「認識你自己」,因為人才是最核心最主要的認識客體,同時也是認識主體,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從我們的眼耳口鼻等感覺器官所接受和發送的,只要把自己搞清楚,隨時認識自己的內心和它與外界的關係,我們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發現真理。

認識自己最好的途徑就是思考,有些心靈大師認為冥想也可以,在此不予討論。國外一位人本主義大師認為,絕大多數心理問題都是因為忽視乃至扭曲了自己的內心體驗所造成的,說白了,就是不懂照看自己的心靈。

所以我們要時刻關注和思考自己的內心,在繁瑣的忙碌里,尋找自己的精神信仰。無論是讀書、聽音樂、旅行、看電影,我們都不要忘記給自己建立一個心靈驛站,時刻提醒自己不讓自己過多的沉浸在那些無聊的碎片信息里。當自己的心靈純凈且變得睿智而祥和,你自己和整個世界才會變得更加明亮、清澈和美好。

一句話,人們都有錢了,你雖然處於很發達的社會組織中,但思考這個東西卻永遠不能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詩畫 的精彩文章:

集儒釋道於一身的唐代詩人——溫庭筠,退而不隱,自然隨性!
讀《呼嘯山莊》有感:人生雖充滿著愛恨情仇,但依然要勇敢面對!

TAG:哲學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