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幾百里加急,這波便民的AI 小應用實在surprise!

幾百里加急,這波便民的AI 小應用實在surprise!

如今 AI 可謂是當今最新的爆款。

有人說這種科幻電影的「專屬」科技實在太遙遠,可左看看右瞧瞧,TA 的衍生技術已經默默選擇為我們的日常生活貢獻便利啦!

過去我們腦袋中的 AI 是個寬泛的辭彙,如今 TA 是智能音箱、是搜索引擎、還可能是小體積、大用途的翻譯器等,隨隨便便的一個識別,就讓「人臉」不再平凡!


幾百里加急,這波便民的AI 小應用實在surprise!

圖片來源:sports.eastday.com


關注華為 AI 應用創新大賽的童鞋們可能了解,上篇文章《【華為 AI 十強應用·上卷】官宣!這裡的 AI 應用「神了」……》中,小編剛剛「助攻」了一波神應用,效果堪佳,如今這輪貼著「便民」標籤的 AI 小應用也正蓄勢待發,請隨我仔細「檢閱」一番吧!


1.一言不合就斗圖?你贏了

話說你斗圖嗎?

說罷這話,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們紛紛舉起手來……

話說你斗圖贏過嗎?

……(一片鴉雀無聲狀)

關於這點,90 後小哥哥陳鑫已經幫大家想到了斗圖必勝的秘訣,使用「摳臉斗圖」這款 AI 應用就可以啦!

所謂「摳臉斗圖」,其實就是基於日常微信聊天表情包斗圖的需求,能夠讓用戶快速使用圖片人物製作專屬表情包,記住是「專屬」呢!

談及製作這款有趣應用的初衷,陳鑫不禁吐槽微信聊天時出現的千篇一律表情包,來來回回就那麼幾個不說,還沒啥創意可言。他當時就在想,身為程序員是否可以自己製作個性表情包呢?這不就是一款應用的事兒嗎?

說 GAN 就 GAN。在實踐中,小陳團隊發現這款應用最具難度的環節就是針對某張照片中人臉的準確檢測,而華為 HiAI 在此過程中帶來了很大幫助。


幾百里加急,這波便民的AI 小應用實在surprise!

圖片來源:www.duitang.com


他回顧研發過程中遇到的挑戰時表示:「起初並沒有覺得很難,但真正上手之後,在將檢測到的人臉扣除並部分風格化這個環節,我當時採用了直接應用層的處理圖片,結果效果不佳、效率也比較低下,一直想著怎麼優化,結果竟然全是負優化,一時間慌了手腳、一籌莫展;經過一番掙扎之後才想道使用 openGL 來處理圖片,發現效果不錯。但有一點,基於目前的 AI 演算法水平,還暫時不能摳出位置偏差的臉,這個過程中還需手工調整。」

據了解,這款應用的最大亮點在於它使用了華為手機自帶的人臉檢測的功能,不用聯網即可實現流暢檢測,而一般的應用要實現這個功能必須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伺服器來處理圖片,不僅耗流量而且不流暢。

關於未來,陳鑫對我們說,由於自身比較關注航空航天類的信息,所以想開發一款專註於航空航天的應用,這個應用可能包含最新的航空航天資訊,其實也相當於一部人類航天史的小百科全書吧,人們能夠通過使用這款應用了解人類航天史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十分有意義!


2.關於語音這事兒,程序媛也能頂起半邊天!

這是一支人生開掛的 90 後團隊,「名校畢業+競賽獲獎」這些對他們來說統統都是小 case,最最「驚艷」的是,團隊中不但有程序媛,還頂了半邊天!

談及「布點語音」的研發,團隊的小夥伴們表示,這款可以通過語音操作手機的功能,無論是定鬧鐘、發紅包還是查線路的應用,最初是為了解決「一心二用」做的。

團隊成員表示,由於之前參加過華為開發者聯盟舉辦的 Android 開發講座,聽聞華為新推出了 華為HIAI 人工智慧引擎,正巧與團隊正在從事的開發項目相關。所以考慮到背後有華為強大技術以及硬體支持,調研後最終決定引入語音識別能力。

眾所周知,開發初期所有的技術都需要自己摸索。據了解,為了能獲得更低的延遲和更好的識別率,成員們查閱了大量的論文和文檔,不斷的重複著嘗試和失敗,才有了今天成果。

例如,客戶端因為調用的介面相當冷門,網上基本搜不到相關文章,只能在 Android 的源碼中研究每個介面實現的功能和調用的方法,才讓應用具備了如今的顯著優勢。例如學習功能,用戶可以根據提供的教程設置沒有處理過的 APP 定製自己的需求。


幾百里加急,這波便民的AI 小應用實在surprise!

圖片來源:spro.so.com


團隊成員們描述道,只要對它說「我教你」,後面緊跟著想要教它的學習技能,隨後在手機上演示一遍完整的操作路徑後,它就能記住這個操作了。當下次再說出這一指令,它就可以直接跳轉,就像一隻「無形的手」幫你搞定一切。

另外,「布點語音」還支持技能共享、個性技能自定義,目前已經可以覆蓋 300 餘款 APP 並支持 12000 多個語音技能,各種需求從此都變成一句話的事兒;接入 華為HiAI 之後,「布點語音」妥妥支持手機語音離線功能,能夠在無網路情況下操作手機中的各項功能。

現如今,語音助手往往被大家吐槽「雞肋」,該團隊希望做出真正好用的語音助手,能夠「聽懂」並且「做到」用戶提出的需求。

3.80 後奶爸教你解決「有美圖、但詞窮」

用 80 後奶爸曹慶皇的話說,這是一款嘗試揣摩人類思想的應用。

應用藉助強大的 華為HiAI 識別能力,通過根據識別出的場景和物體信息,可以試圖按照人的思維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應用叫啥?「文人綠客」。

作為一款能夠智能識別照片內容且自動生成配圖文字的 APP,十分方便用戶發表朋友圈、微博等來完美解決用戶「有美圖,但詞窮」的痛點。

「我當時的靈感主要自來刷朋友圈以及發朋友圈。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我發現有的朋友只發圖片卻沒有配上對應的文字,作為強迫症的我來說體驗比較難受,後來想想這種情況肯定有想要表達的含義但苦於沒有合適的文字;此外,我作為發朋友圈的一員,經常在選擇圖片以及編寫適當文字上大費腦筋,尤其是文字難度特別大。偶然看到小寶寶看圖識物,讓我萌生了根據圖片講故事的念頭。」


幾百里加急,這波便民的AI 小應用實在surprise!

圖片來源:j.news.163.com


這樣一款智能的應用在開發過程中同樣也是經歷了很多困難,例如終端的缺失。

由於 華為HiAI 對終端要求很高,手邊的手機都不支持 華為HiAI 能力,幸好華為提供了遠程真機調試來解決。

當然,在這位奶爸的眼中,關於「圖配文字」這事兒還有許多工作要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讓普通客戶更強烈地感受以及體會源自 AI 的魅力,這其中不單單是給定一個圖片來完成瞬間文字搭配,而是以動畫的形式給大家呈現智能的分析過程,所謂開發的意義就是讓物更有故事和情感,進而縮短人人之間的距離嘛!


4.今天,你的手機通知整理了嗎?

經常,小編的手機總有一些不間斷的推送、提醒 and 廣告,但是當頻繁的消息成為打擾,你是不是就不開森了呢?

我們接下來重點提及的這個名叫「一知」的團隊,就是聚焦該痛點,最初的出發點是為了更好聚合所有通知內容,研發一款安卓手機消息的「收件箱」,之後「一知」成為一款碎片化信息聚合的產品,期間做了很多探索努力。

通知聚合功能就像是所有通知的「收件箱」,用戶再也不會被隨機的通知打斷注意力,也不會丟失通知逼死「強迫症」。

為了更高效的管理通知,幫助用戶聚焦自己的注意力和時間,一知 app 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智能識別廣告促銷類通知,並進行聚合過濾(用戶可以點擊查看詳情)。

據了解,一知 app 的「通知信息聚合過濾」是通過大規模用戶使用所積累的數據模型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將通知短文本進行基於內容的識別分類和實體生成,這個技術能力目前已經向國內各大主流手機廠商合作輸出,預計年底前就會看到陸續上線。


幾百里加急,這波便民的AI 小應用實在surprise!


如此便民的應用,對於團隊來說研發並不容易。「對於短文本的預處理環節,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分詞問題,這表現為自定義的分詞庫很大,處理速度和體積都不太適合直接集成在 APP 中;這個問題我們找到了合適的解決方案,華為 AI 分詞和詞性標註模塊相比起我們自定義的詞庫有更廣泛和更準確的識別能力,去除詞庫後可以大大節省 APP 的 RAM,也一定量壓縮了軟體體積。」

另一方面,團隊表示一知作為「碎片化信息聚合」的應用,一開始的目標就是圍繞著」有價值的內容」展開,不僅有「通知聚合」還有「收藏聚合」。全局文章收藏可以讓用戶把散落在各處的有價值的零碎信息聚合起來。

當前一知是一款工具型產品,,未來團隊表示考慮以有價值的內容形成用戶的互動,也就是所謂的內容社交平台,這將是一個很大的計劃,已經醞釀了很久。

在用戶收藏文章的同時,該文章也會被分享到「一知流」中。當用戶量足夠大時,「一知流」將被構建成一個更廣義的「微信朋友圈」,集中展示各種被收藏的有價值文章,從而形成一個信息交流的社區。

如果可以做到通過「一知流」完成用戶畫像的構建,屆時還將推出類似「這棟樓裡面的分享」、「1 公里內的分享」等有趣的社交維度。


5.城市是我家,美好靠「找茬」!

居家周圍的垃圾又多又雜?

下水道的井蓋居然又壞了?

共享單車怎麼又停在行人便道的中間?

……

想必這些問題我們統統遇見過,如何快速反饋來解決呢?有個應用可以麻溜兒來幫忙!

只需要上傳自己的照片註冊 APP,然後直接刷臉登陸,通過精確定位「事故」地點,再加上現場的圖片以及文字詳細描述後,相關部門就能及時看到你的反饋並加以解決啦!

這款神奇的 APP 不是別的,就叫「城市找茬」!

據了解,該款應用目前已融入了 AI 機器學習、語音交互、大數據分析等應用功能,表現更加人性化,使用起來智能方便。


幾百里加急,這波便民的AI 小應用實在surprise!

圖片來源:spro.so.com


「更重要的一點,我覺得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十分貼近城市生活,APP 能夠讓普通市民便捷發現城市中各種問題並及時反饋,為解決城市人口、車輛、房屋等不斷增加引發的各種城市管理問題提供了數據。」研發人員表示。

談及未來的發展規劃,團隊提到,由於目前應用還是偏向 C 端,未來打算不僅面向城市中的普通人群,也會向政府開放,希望從城市找茬輻射開來,通過這個平台將 C 端和 B 端高效聯繫在一起。

此外,從同好到同事的團隊成員們也對未來機器產生了美好的憧憬與嚮往!

他們認為未來機器應該具備一定的交互能力,可以作為一個「管家」的角色,只要提出需求(說一句話),它會馬上為你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例如我們對機器說:「我現在要去某某景區遊玩」,機器語音回復:「目前景區人流量較大,當前人流量為 80000 人,建議您在 12:00-13:00 左右入園,避開人流高峰期,路線規劃如下……12:00-13:00 景區停車場空位約 30 個,遊玩時間建議在 3 個小時之內,周邊有符合您喜好的餐廳有 8 家,包括…..」,真正可以通過語音交互、AI 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將所有的事情安排的合理舒適,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便民!

好啦,加急趕來的這波便民 AI 小應用暫時介紹完了,有沒有想大力點贊的款呢?還是老規矩,抓緊投票是王道!

各位看官注意啦,下面的小貼士很 important 呢!

投票時間:2018 年 10 月 16 日-2018 年 10 月 30 日

投票規則:投票期間,每個手機號每天擁有 3 次投票機會,輸入手機號及驗證碼即可參與投票,可以投票給同一個作品,也可以投票給不同作品。

幾百里加急,這波便民的AI 小應用實在surprise!

想要為你喜歡的應用「搖旗吶喊」嗎?很簡單,參與其中拿獎又秒變粉絲,還等什麼?

投票抽獎:投票後系統將立即啟動抽獎程序,若中獎,參與投票的手機號會收到中獎簡訊。

點擊「閱讀原文」,快來參與抽獎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SDN 的精彩文章:

重磅分享 64歲圖靈獎得主攻克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史上難題!
程序員秒解 Python 三大難題,他做對了什麼?

TAG:CSD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