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挑戰正統經濟政策義大利非首例 背後是全球更普遍隱憂

挑戰正統經濟政策義大利非首例 背後是全球更普遍隱憂

歐盟上周二正式否決了義大利政府的預算案草案,為該組織有史以來首次否決成員國預算案。

安聯保險首席經濟顧問、全球發展委員會(Global Development Council)前主席穆罕默德·埃爾-埃利安(Mohamed A. El-Erian)近日撰文稱,這一事件凸顯出,質疑經濟政策正統性的趨勢在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都越來越明顯。

文章稱,這並非發達經濟體當選政府首次挑戰經濟權威(通常來說,這種現象一般更多地會與新興經濟體聯繫在一起)。2015年1月,希臘的激進左翼聯盟(Syriza)政府表示,將與此前政府的傳統策略分道揚鑣,不過,失去歐元區成員國身份的威脅迫使其最終遵從了正統政策。

在美國,特朗普政府推出了對抗性的貿易政策。這與認為貿易互惠、保護主義會帶來不必要的成本的傳統經濟正統思想背道而馳。

同樣,土耳其政府也試圖改寫危機處理規則。至少目前來看,埃爾多安政府在沒有大幅升息或者尋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幫助的情況下成功地克服了匯率危機。

埃爾-埃利安說,上述反正統的政策正在從根本上挑戰傳統上有關經濟政策應該如何排序的觀點。比如,義大利和土耳其均放棄了宏觀經濟穩定性要優先於刺激性財政和貨幣政策的傳統觀念。

反正統經濟政策的趨勢日益興盛背後,是數年來經濟增長緩慢、包容性增長不足,以及對收入、財富和機會不平等現象的擔憂。這些因素削弱了發達經濟體的潛力,侵蝕了權威和專家意見的可信度,助長了政治上的憤怒氣焰。

埃爾-埃利安指出,在應對這種新的反正統趨勢背後的因素時,專家們應該更加開明,而不是對此置若罔聞。具體地說,傳統方法中隱含的權衡需要被仔細量化,並清楚地傳達。目前,增長乏力似乎已成為越來越多經濟體的一個結構性特徵,這些傳統方法應該與時俱進。

他還稱,在預期自我強化和多重均衡的世界裡,努力採取措施促進經濟增長可能會幫助更加持久的結構性改革獲得成功。對於義大利政府的預算案,歐盟應該更加靈活,不過,義大利政府也必須展示出其在供給側改革方面更加認真,從而在長期內促進經濟更加快速增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新債王:美股下跌並不意外 30年期美債收益率將升穿4%
當代青年分手套路大全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