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賀雲翱|考古學視角下的六朝文化

賀雲翱|考古學視角下的六朝文化

原標題:賀雲翱|考古學視角下的六朝文化



考古學視角下的六朝文化


主講人


賀雲翱


賀雲翱,男,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創始人。主持過二十多項國家和省市科研課題。曾發表有關歷史學、考古學、文化遺產學等方面的論文和論著數百萬字。曾應邀多次為國家和省市領導人授課。 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以下簡稱"遺產研究所" )是隸屬南京大學 專門進行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及文化與自然雙遺產的調查、評價、鑒定、利用、保護、研究的專業機構。賀雲翱任首任所長。



10月21號,本周日下午,賀雲翱老師四川美術館第一學術報告廳舉辦了「巴蜀講壇」活動,講座主題是「考古學視角下的六朝文化」。主講老師是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賀雲翱老師。第一學術報告廳舉辦了「巴蜀講壇」活動,講座主題是「考古學視角下的六朝文化」。主講老師是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賀雲翱老師。


賀老師從六朝時代的歷史特徵講起:公元190年以後,原先統一的東漢王朝陷入不同政治勢力相互混戰的動亂局面之中,經過長期的爭戰,到公元220年以後,最終形成了曹魏(洛陽)、蜀漢(成都)、孫吳(南京)三個政權鼎足對峙形勢。中國歷史進入「六朝」時期。「六朝」是指歷史上的東吳、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六個王朝(北方有曹魏、西晉短暫統一、十六國、北魏、東西魏及北齊北周),其間大約經歷了380年左右的時間。


接著講了六朝歷史考古概說


東吳(229~280年)是建都南京的第一個王朝,江東孫氏為「六朝」的開創者。東漢晚期的建安年間,富春人孫堅起兵參與群雄爭霸,死後其子孫策繼續其大業,在江東初步建立了根據地。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其弟15歲的孫權繼任,公元208年「赤壁之戰」,孫、劉聯軍打敗曹操軍隊,「天下三分」的格局大體形成。赤壁之戰,是指三國形成時期,劉備、孫權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一帶大破曹操大軍的戰爭。「赤壁之戰」奠定「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南北對峙格局的形成與維持的重要事件,對此後東吳國家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


212年,孫權改「秣陵」為「建業」,並於戰國時代的「金陵邑」故址(今南京市區清涼山公園一帶)築「石頭城」,加強防禦。從此,南京得名「石頭城」。這一時期,原本在江南地區默默無聞的「秣陵」(今南京)一躍而躋身於中國古代都城的行列,並擁有了「龍蟠虎踞,帝王之宅」的美譽。後相繼有東晉、南朝宋、齊、梁、陳四朝在此建都,贏得了「六朝都城」的稱號。


東晉(317~420年),六朝之一。建興四年(316年),西晉滅亡。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晉朝,自立為晉王。次年稱帝,改元太興。因都城建康在西晉舊都洛陽的東南方向,史稱「東晉」。其疆域是北以今淮河一線為界,西抵雲南,南至越南中部。347年,東晉滅立國於成都的大成政權,擁有四川。到公元420年,東晉被劉裕建立的宋王朝取代,東晉歷時103年。東晉時期,中原及北方先後有十多個政權更疊,史稱「十六國」。淮河以北陷入戰亂之中,江淮之間歸東晉政權統轄。


江南地區除原有州、郡、縣外,也有不少僑置州郡。在「州」建置方面,設於首都建康(今南京)的「揚州」治域不是限於江南,而是兼有江北的今合肥、安慶、蚌埠地域。江南地區在這一時期發生了文化的重大轉型,由此前的「尚武」為主,改為「尚文」重教、以文擅長的價值取向和發展方向。

宋(420~479年),南朝之一。東晉元熙二年(420年),原東晉「北府兵」首領劉裕代晉稱帝,國號宋,史稱「劉宋」,定都建康。劉宋強盛時北抵今秦嶺及黃河以北,西至四川大雪山,南至雲南南部和越南中部,是南朝疆域最大的王朝。順帝劉准昇明三年(479年),被蕭道成所建的齊政權取代。


齊(479~502年),南朝之一。宋昇明三年(479年),蕭道成代宋稱帝,國號齊,定都建康。為了與北朝之齊區別,史稱南齊,又稱蕭齊。南齊疆域同於劉宋後期。與此同時,黃河流域發生了「孝文帝改革」,北魏政權遷都洛陽(494年)。南齊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短的王朝,僅24年。公元502年,南齊為蕭衍建立的梁朝所取代。


梁(502~557年),南朝之一。齊中興二年(502年),蕭衍代齊稱帝,國號梁,定都建康。因皇室姓蕭,史稱蕭梁。蕭梁疆域大於南齊,盛時一度佔領淮北和漢中。「侯景之亂」後,國土大為縮小。梁敬帝蕭方智太平二年(557年),梁為陳所代。梁是南朝文化發展的鼎盛時期。


建康城在東吳、東晉、宋、齊的不斷擴充修建下,在梁武帝統治時期達到高峰。梁朝將宮城的兩重城牆增建到三重,為歷代都城之特例,這主要是為了加強防護。梁朝在都城的周圍修建了一系列城堡,如金城、白馬城、冶城等,拱衛都城。建康台城經過不斷修繕,規模宏大,內外殿宇數千間,其中正殿為太極殿,有十三間,象徵著一年12個月加1個閏月。這種講究正殿間數的做法對後世宮殿制度有深遠影響。


陳(557~589年),南朝之一。梁太平二年(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國號陳,定都建康。疆域東、南至海,北臨長江,西抵湖南、廣西,是南朝版圖最小的王朝。陳朝建立後,開始有計劃地修復建康。宮城建設與往日豪華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至德二年(584年),陳後主興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殿。木材選用沉檀香木,並以珠翠、金玉綴飾,奇珍異寶,香聞數里。隋國軍隊在楊廣的率領下消滅陳國,對陳國首都實行「蕩平耕墾」。繁華的建康都城宮室被夷為平地。禎明三年(589年),陳為隋所滅,魏晉南北朝長達300多年的分裂割據局面宣告結束。



最後講到,「六朝」的總體評價


1、草原高原民族第一次大規模進入中原並「漢化」,融入中原文化體系。


2、黃河流域人民第一次大規模南遷長江流域和南方濱海區域,對中國南方區域的人口結構、文化結構、經濟結構產生重大影響。


3、南方地區自秦之後第一次出現國家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中國文化中心第一次南移到長江南岸,北方地區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第一次要向南方「學習」。


4、「東亞文化」體系第一次出現。中國文化大面積進入韓半島和日本,全面影響東亞列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開啟了「東亞文化」體系的真正形成期。


5、「東亞文化」第一次打開大門,迎接另一個文化體系即「南亞文化」體系的融入,以南亞地區的「佛教文化」融入中國文化,進而又進入朝鮮半島和日本島為標誌。這一過程深刻影響了東亞的社會與文化格局,大量新態文化在東亞區域誕生。


6、中國與東南亞、中亞、西亞的交流加深,陸上絲路、海上絲路共同發展,尤其是「海上絲路」真正形成。


7、儒、道、釋三種文化都出現於社會之中,多樣性的宗教文化及相關文化成就完全改變了中國此前內生單一的文化傳統(儘管春秋戰國時期也有過「百家爭鳴」,但還是中國自身的單一體系)和真正意義上的「宗教」文化的缺失,除南亞的佛教之外,西亞、中亞一帶的祆教等也於這一時期進入中國。


8、中國南方地區得到高度開發,中國經濟中心逐漸南移,此後誕生的隋唐文明有了更為廣闊深厚的發展土壤。


9、這一時代從多個方面為隋唐盛世的到來奠立了堅實的基礎:民族融合、經濟上南北方同步發展、瓷器、藝術、宗教、音韻、文學、城市、建築、交通、東亞文化共同體等等;宏大性、國際性、多樣性的文化氣象是在六朝時代的孕育和培育下出現的文明碩果。


「六朝」380年左右的發展史,改變了此前中國四大文化板塊中以黃河板塊獨大的格局,此後四大板塊並行發展,為隋唐盛世的到來奠立了基礎:「五胡」入華,草原高原板塊與黃河板塊融合;北方漢人南下,黃河、長江兩大板塊融合,長江板塊、海洋板塊崛起,中華文明不同空間板塊的發展趨向均衡。 自此,「北強南弱」的局面大體改觀,甚至為唐代之後「南強北弱」的結局奠下深厚基礎。這就是「六朝」的不朽意義之所在!


講座在讀者朋友們熱烈掌聲中結束了,感謝賀老師的講座,也感謝讀者朋友的熱情參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眾考古 的精彩文章:

雜誌精選|日本正倉院藏碧琉璃多曲長杯

TAG:大眾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