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零售40年,商業的本質如此美麗

零售40年,商業的本質如此美麗

對商業的想像遠沒有商業現實來的漂亮,在衝突、變革、重構、融合之中而顯現出來的狀態才是美好的,也許這並不完美,但最為真實。

零售在社會進程中的發展

零售來源於法語,這種古老的商業行為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進程和結構,而從歷史上看,每一次的商業變革都超出對商業的想像預期,這也是零售業的魅力所在,產品和服務依然從業者追求的真諦。

2016年的雲溪大會,馬雲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相信那時沒有多少人會預見到這將是一場盛大的零售變革,在有人探討馬老師商業想像力時,新的趨勢突然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儼然成了全零售業盛大狂歡。

不管是新零售也好,零售革命也罷,在零售商業的節點,是社會變革、供求關係、科技革命綜合的交叉,每一天都值得紀念,每一個行業都值得重新做一次,這種呼喚在於變革後對於價值的再認識和流程再造。

數字化是當下零售業思考的重點,從誕生之日起,裹挾著價值交換方式的想像和對未來的驗證。從今年的數字化進程不難看出,數字化商業時代,不管是製造商還是零售商都應該把重心從過去的產品思維轉向客戶思維。

零售在互聯網時代的革新

新零售中關於人、貨、場的重新結構,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場景化思維更能增進商家和消費者的粘性,也是最易上手的數字化方式。

德勤公司也曾論斷,當今零售業面臨的最根本改變是消費者對技術的應用超越了企業,從而推動企業需要變革自身來追趕消費者的新需求。而數字化平台可以幫助企業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觸達消費者,由此帶來了競爭模式的徹底變化。

記得在今年初,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數字化大會上,一個對話環節,當被問及數字化能否改變零售的本質時,「資本和科技是否能改變零售的本質?」,答案令人吃驚,大部分中國傳統民營零售企業領導者選擇了「能」,反而是技術性企業選擇「不能」。

能與不能說的是一回事,就是對於數字化結構的認識,只不過判斷點基於出發點的不同,數字化必將想兩端延伸,最終阿里巴巴曾提出「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的論斷。

今年的雙11即將來臨,巧合的是,阿里和京東在同一天召開了雙11啟動的發布會,這也給了業界無限的想像。

說到天貓雙11,今年最大的變化,就是除了互聯網板塊外,也是銀泰商場、居然之家、大潤發等賣場都全面參與,天貓方面也正式宣布全國近600家新零售改造的賣場和商超將全部參加進來。

實體零售商從未向現在這樣,全方位參與到一場原本的電商營銷之中,線上線下的融合。新零售線上線下的組合會不會更零售帶來新的觀察,都在等待。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在「下一個5年,中國零售應該密切關注6大趨勢」中認為,從零售交付來看,80%的消費者選擇到店自提的方式,但到家方式卻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今年連鎖百強企業到家業務的銷售佔比儘管只有1%,但卻呈現80%的增速。

電商與實體零售的關係,就是一部零售商業演化史,或者說是零售革命,零售的演變也是為了以一種更友好的方式接近消費者,電子商務拉近了視覺空間的距離,而實體店依然是視覺空間該表物理空間的處在。

社區電商快速崛起是商業升級的外在表現

社會對於社區商業的關注,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熱度,社會的進步也是商業升級的表現,新零售在於在實體零售如繁花似錦,便利店無疑是其中最熱鬧的一枝。

儼然,便利店成為了風口,風口也要鍛煉自己飛行的能力,嘉御基金董事長衛哲認為便利店是門口的生意,看的是自身業務的加強,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王洪濤更認為便利店更是心口的生意。

融資只是相關業務的開始而非終極目標,去接近消費者心境才是便利店的經營精髓,風口、門口、心口更像是基於觀察維度不同的判斷,規範行業發展,樹立便利店從業者的誠心正意也是根本,從近兩年的便利店市場變化歷程,就是在按照這個邏輯在推進。

裴亮會長還強調,政策對零售的影響是立竿見影的。例如到家服務就產生兩大問題:一是包裝物的問題,帶來了環境破壞和資源浪費;第二是交通問題。近日有消息稱,上海試點外賣車輛一人一車一碼,提升交通守法意識。

當然,政策導向有著正深遠的商業變革力和社會價值。在社區商業,尤其是惠民型的零售業態更具關注點。

例如,在這方面,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可謂殫精竭慮,2018年10月18日北京市商委發布了《關於進一步促進便利店發展的若干措施》,這也是近一年來北京市商委第二次發布關於便利店發展的文件。

在2017年12月8日就曾發布《進一步優化連鎖便利店發展環境的工作方案》,詳細比對不難發現,相比於去年,規划進一步完善,今年政府將對去年更加細化,這也難怪,從「方案」到「措施」措辭本身就是強化了執行力。

例如將北京市範圍內的便利店數量從到2020年的3000家增加到6000家,更是執行力、便民性和商業性的綜合考量。

對於零售的進化與改革,很多討論的都是變數和常量的問題,考驗的依然是想像的空間,阿里巴巴CEO張勇說現在,國內每天都有1.4億包裹在流轉。

他說,今年的雙11,一天就會超過10億包裹。這在十年錢看來無法想像,但幾年後可能這個數字就會變得習以為常,今天的「變數」,明天就會成為「常量」,社會的進步在數值上的表現就是如此。

零售的本質依然是產品和服務,不管是實體零售還是電子商務都改變不了本來的屬性,如何服務消費者也成了重點,就認為消費將會分層,而如何針對顧客的分層化消費進行相應的調整呢,這個問題在中國40年的零售歷史中與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有著密切的關係。

西武百貨原董事長水野誠一曾對「顧客成熟化」做過評論,而從商業歷史的演進看,成熟是個相對的過程,需要特定時期的消費觀念作為參照系,顧客只會進化,科學技術在零售體系中的應用加速了顧客的進化過程。

對於零售場景的追求,從未像這樣極致,新零售驅使下,場景化思維成為了零售商的必備素質,這是一種從顧客實際使用角度去出發,將各種場景元素綜合起來的一種思維方式,也是商家向顧客同理心的一種表達。

科技在零售行業場景融合

科技在零售場景中的贏造不遺餘力,AI技術、AR技術以及視覺識別技術等都成了商家和顧客新的連接方式,這種場景化的營造以及支付手段的進化直接帶來了體驗感的進化。

前不久,餓了么與口碑合併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這並非是單純的業務整合,更對阿里與影響線下零售體的影響和重塑。也是最近,永輝超市百佳中國和騰訊聯合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將對永輝和百佳中國超級市場業務重新整合。

也在近期,騰訊重新發力地圖業務,作為地理位置區隔的重要工具,地圖業務會不會在接下來的本地生活發揮重要作用,零售業務會不會再進一步進化和優化呢,答案是肯定的,也希望結局是美好的。

融合是商業模式的變數,進化成為商業發展的常量,美麗的本質如此。

品途精彩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上周融資額為194.45億元,華寶國際近7億美元收購嘉豪食品
互聯網化供應鏈的未來在哪裡?利豐前專家如是說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