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佛教里常說的十二緣起原來是這個意思!

佛教里常說的十二緣起原來是這個意思!

十 二 緣 起

我們的生命是怎樣來的? 也就是說,人生世界是從何而起的? 佛陀解答這個問題,是用「緣起」的道理。這緣起的緣,有十二種,叫做「十二緣起」,或「十二因緣」。因是指人生諸法所從生起的主力,緣是指它所依附而成的助力。十二因緣的次第,是「無明」為緣生「行」,緣行生「識」,緣識生「名色」,緣名色生「六入」,緣六入生「觸」,緣觸生「受」,緣受生「愛」,緣愛生「取」,緣取生「有」,緣有有「生」,緣生而有「老死」。這正是闡明了我們這一期的生命是怎樣生起的,和人生世界所以循環不斷的原理。

一、無明生行

無明是痴,亦叫做惑。由於迷惑真理,就造妄業,成為我們現在這一期的虛妄生命生起的根本原因。所以無明和行,是我們過去所造的二因。

二、緣行生識

行是身口意三方面造作的行業,有時作善事,有時做惡事,有時作不善不惡的事,所以這行和上面的無明,即是我們過去所做的惑和業,也便是四諦中所說的集諦的內容。由於行業的強逼力所驅使,碰到父母交合的時候,就有自己的識神來投胎。所謂「識神」,便是「阿賴耶識」染污虛妄的精神作用,也即是我們由無始劫來習慣所成的第二天性,或可叫它為「虛妄的生命」。

三、緣識生名色

由這阿賴耶識虛妄的生命,投入母胎,便在胎中執取內色,控制精神,沒有形相,唯有其「名」,所以叫做「名」;但它所執取耽著的內境——精血是屬於物質,卻是有形「色」的,所以在這個階段,得名「名色」。這正是識神入胎後,精神的妄識和物質的色法互相滲透渾然一體的狀態。因為投胎以後,精神和物質慢慢地結合,長成胎兒,這時心識極其暗昧,形體也沒有完具,不能叫做身心,就另起一個名字叫做「名色」,用以代表精神和物質結合的狀態罷了。

四、緣名色生六入

由名色的階段再進一步,演成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另起一個名詞叫做「六入」,而不叫做六根,是因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可以接觸外面的境界;但這時的胎兒在母腹中只有幾個月,雖長成六根的模型,對於外界的感覺還沒有完全靈敏,不過是稍微有點感入,作用沒有完備,所以叫做「六入」,正是人生的胚胎時期。

五、緣六入生觸

觸就是感覺,是指出胎以後兩三歲的嬰孩,能接觸外境,起簡單的知覺,不能分別孰是孰非,孰苦孰樂,並不起愛憎的感情,所以單叫做「觸」,是剛和外境接觸的混沌時期。

六、緣觸生受

是由和外境接觸,就生出或苦或樂的感受,是指人生四五歲至十四五歲的時候,心識逐漸發達,領受環境,起飲食玩具等希望,遇順境曉得快樂,遇逆境知道痛苦,愛憎的感情,有所感受,所以叫做「受的階段」。從識至受的五個階段,是四諦中苦諦的內容,也即是我們現生所受的五果。

七、緣受生愛

愛是貪愛,染愛,人生在十六七歲的時候,即便開始貪戀財貨和男女色慾,生出種種強烈的慾望,執著在心,追逐不已,不肯放鬆,所以在這個時期,起名叫做「愛的階段」。

八、緣愛生取

取是執取,據為已有,比愛更進一步,是在成人以後,貪戀物慾的念頭增長,必定要達到目的,方滿自己的慾望,因此三業不凈,廣造眾罪,都是由貪取而來的。

九、緣取生有

有即是有了著落,因現在由於取著,多做惡業,必定又有來生的苦果。約年齡來說,這應在三十歲以後的壯年時期了。

十、緣有有生

上面的「愛」和「取」是現在世的惑,「有」是現在世的業,和過去的「無明」和「行」是一樣的道理,都是拿集諦的內容來加以詳細分別。這都是現在世所做的三因,有了這現在世所做的三因,就有了未世來的著落,不免又要去投胎受生,所以叫做「緣有有生」。

十一、緣生有老死

老死是說明了未來世既然要再投生,必然又要老死,因果循環,生生不已的道理。所以這生和老死,是未來世的二種因果,也是拿苦諦的內容來加以詳細的分別。

十二因緣說明了人生生起,循環生死,是通於過現未來的三世,而有兩重因果:從過去世無明和行的二因,生起現在世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的五果;又從現在世愛、取有的三因,生起未來世生和老死的二果。我們這個人生,就這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循環不已,叫做輪迴,根本不外惑和業為因,造成生死的苦果。釋迦牟尼佛的覺悟,就是用這種人生觀,智抉生死的原因,破斥了當時印度人以梵天創造人類萬物的不正思想,而為各宗教哲學所不能及得到的現為明了起見,再列表於下:

對於十二因緣的觀法,還可以分成兩種,即「順觀流轉」和「逆觀還滅」。從流轉門觀,是雜染不凈的人生,自無明為緣生行,乃至生為緣而有老死來看,可知這惡濁人生的來源,同時也知我們人的一生,無非是內因外緣的湊合,沒有實在常住的我可得,不過是由最初的一念無明不覺,發業潤生,就有生死輪迴的流轉;那麼,要使人生凈化,解脫生死輪迴的苦痛,須先滅除了無明,就不會再去造業,生死的連鎖,也不怕它不斷絕了。這是從還滅門觀,由於修道的功行,使無明滅,乃至生老死都滅,就可以去除惡濁,凈化人生,超脫輪迴的苦海,而達到滅諦的涅槃彼岸,還歸於清凈無生的真境了。

在佛教徒中,有一種人聽了這十二因緣法門而覺悟證道的,叫做「緣覺」,和上面所聽四諦法門而證道的「聲聞」,稱做「二乘」;若加由修六度法門而成佛的「菩薩」,就合稱「三乘佛教」的人物。

(摘選自《初級佛學課本》)

積 福 慧

戊戌年藥師佛聖誕

供燈法會共修

2018年11月7日(農曆九月三十),恭迎藥師佛聖誕。應大眾所請,積福慧啟建戊戌年藥師佛聖誕供燈法會共修,祈願藥師如來加持眾等疾病得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究竟解脫一切憂苦。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常隨佛學 的精彩文章:

用佛法審視我失敗的婚姻
親眼所見的一則因果報應:土狗「小虎」被殺之後……

TAG:常隨佛學 |